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1.通过各种各样的玩绳活动,教幼儿练习立定跳远,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2.发展幼儿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准备:用绉纸编成的辫子绳每人1根(约1米长),青蛙头饰每人1个。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起兴趣(发给幼儿青蛙头饰和绳子):教师扮青蛙妈妈:“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我们用彩绳  相似文献   

2.
运用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我根据教学目的来设计数学游戏形式和内容。例如让每个幼儿手持一根尼龙绳(绳的长短不一),让幼儿自由结伴,边念儿歌“尼龙绳,真漂亮,有的短,有的长,找朋友,比一比,谁的短,谁的长”,边比较绳子的长短,在玩中懂得物体的长短是比出来的,只有两样东西或更多的东西放在一起时才可比较长短。我还常和小朋友一起做《找椅子》游戏。请几个小朋友听琴声唱歌绕着小椅走(椅子数比小朋友数少1),琴声一停就立即找椅子坐下,结果总要有一个小朋友坐不到椅子。通过这一欢快的游戏,巩固了幼儿对“几比几多1,几比几少1,几和几一样多”的认识。我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和安排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魔绳是我园教师和幼儿共同自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绳子。绳子的材料是防雨绸和丝棉,绳长约60cm,直径约2~3cm,在绳子的一端有一个纽扣,另一端有一个扣眼,其中一端还有2根布条。在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对此绳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创造出多种玩法,如:将绳子两头扣在一起,可做套圈游戏或斜背在肩上当小骑士,或将两根绳子接在一起,练习跳绳。总之,此绳的玩法多种多样,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探索出绳子更多的玩法,体验创造性进行体育活动的乐趣,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活动目标1、能探索出绳子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绳的基本技…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55):161-16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保证幼儿有充分的体育活动和游戏时间,通过全面锻炼幼儿身体促进体质健康。绳类活动以绳子为基本载体,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律和韵律,演变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符合幼儿生活的体育活动或游戏。绳类活动作为一种可塑性强的综合性活动,既可以作为体育活动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又可以创新为游戏运用在幼儿教学中。通过各种绳类活动,能够让幼儿们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和游戏的快乐,发展基本的动作和技能。因此,在幼儿生活中绳类活动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本文将贯彻"低成本、高质量"的宗旨,针对绳类活动进行研究,对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以及如何把它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去进行研究,为切实响应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引导幼儿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2帮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合作精神。活动准备1幻灯机一台,幻灯片两张(一张内容是两个小朋友抢书看,另一张内容是两个小朋友各搬一张桌子,但是都搬不动)。2红黄两种颜色的绉纹...  相似文献   

6.
简简单单的一根绳子可以玩出很多不同的花样,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绳子的特性,我们尝试将玩绳目标融入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增强幼儿的机体协调性,激发幼儿对玩绳活动的兴趣,帮助孩子在游戏情境中练习走、钻、跳等基本动作。通过中班一年的花样玩绳活动实践,本文从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对中班幼儿花样玩绳运动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开始了一段快乐的玩绳运动之旅。  相似文献   

7.
我园在开展苏州教科院"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快乐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中,对跳绳活动进行了专题性研究,探索出适合于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跳绳游戏有:双脚跳、跑跳、跳大绳等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动物过冬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懂得动物采用不同方式过冬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二)愉快认真地参加活动,乐于观察、大胆讲述及表演。二、活动准备一幅冬天自然景象挂图、贴绒板、插图动物教具若干,几种动物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色笔、纸、剪刀等。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知识童话“过冬”。 1.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扮小白兔跳、小燕子飞进入活动室 2.引入课题。教师:“小朋友刚才扮演谁?”幼儿:“小白兔、燕子。”教师:“小朋友想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3.教师讲述知识童话“过冬”。 4.讨论:小兔是怎样过冬?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全身长满密密的毛过冬?小青蛙、蚂蚁又是怎样过冬?  相似文献   

9.
娇娇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孩子,平时不言不语,很少和老师、同伴交往。为了让娇娇变得开朗、活泼些,我们也想了好多办法,如请能力强的幼儿带她一起玩,介绍她参加小朋友自发组织的游戏,在集体活动中让她担任力所能及的工作等。虽然老师和小朋友在活动中热情地支持、鼓励娇娇,可她总是缺乏兴趣。  相似文献   

10.
“拼积”游戏是指幼儿用积木、塑胶粒(或五彩扭扣)、拼版(如七巧板)、小石子及其他构件一类的东西,模拟周围事物形象进行拼搭的的智力游戏。其根本特点是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可以不断地花样翻新,百玩不厌。幼儿时期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时期。“拼积”游戏通过对拼积材料的比较选择,造型设计,有利于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拼积”游戏也是幼儿对客观事物从“再造”走向“创造”的过程,如幼儿玩积木时,开始只按图和成人的指点,后来能按自己想象来拼搭,并说“这是一座大桥”,这就是最初的创造活动。同时,“拼积”需要精细、灵巧的动作,这能使手指小肌群得到良好锻炼,从而刺激大脑皮层的“手指运动中枢”,有利于幼儿智能的全面提高。A、开展“拼积”游戏,首先要带领孩子观察  相似文献   

11.
姜美芬 《山东教育》2002,(36):35-36
角色游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小朋友,为尊重小朋友的意愿,突出小朋友的主体地位,我们极力推崇让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游戏,做喜欢做的事,扮喜欢扮的角色,想喜欢想的游戏情节。然而,角色游戏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我们觉得自由自主上还可挖深挖透。“自助餐”式的角色游戏就使幼儿对于自己的活动更具支配和控制的权利。所谓“自助餐”式的角色游戏,即指幼儿自己扮演游戏角色、选择游戏材料、确定游戏地点、构建游戏空间、创设游戏环境的自主性活动。为此我们在这方面作了尝试:一、突出环境的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开放能使幼儿在游戏中…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要求:①启发幼儿利用折纸开展体育游戏,巩固走、跑、跳、投掷等基本动作;②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二、教学准备:废纸和纸折玩具若干,动物头像4张,录音机,音乐磁带。三、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幼儿边念儿歌(可自编)边模仿动物飞、走、跳、爬、跑等动作入场,站成一种队形。2.基本部分: ①教师讲解示范。先出示纸飞机、纸球,启发幼儿:用纸折成的飞机可以投来投去玩,揉成纸球可以抛来抛去玩。请小朋友动脑筋,想出跟老师不一样的用废纸当玩具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幼儿园花样玩绳运动是通过幼儿用细细长长的绳子折起来、接起来、随意拼搭摆放,固定在椅子上或拿在手上创造出多种玩法的运动。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爬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鼓励孩子探索各种绳子的玩法,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体验设计的乐趣。于是,我决定进行花样玩绳运动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形成一套以"花样玩绳"为特色的系列活动,如:花样跳绳、翻绳、绕绳、编绳、踩绳、拉绳等。  相似文献   

14.
材料: 果冻盒、线、彩色绉纹纸或吹塑纸、剪刀、铅丝。 制作: (1)将果冻盒洗净,在底部中心用铅丝穿孔备用。 (2)将彩色绉纹纸剪成长条或将吹塑纸剪成圆片。 (3)在线的一端扎上绉纹纸作穗,把两个果冻盒口对口,中间用绉纹纸或吹塑纸隔开,穿到长度适中为止。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游戏中,孩子为了逼真地反映(模仿)成人的社会活动,经常需要制作一些“门票”“菜票”“邮票”等游戏材料。而利用版画活动,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又快又好地制作这些材料。1.制作角色游戏材料:幼儿爱玩“邮局”游戏,“邮局”游戏需要“邮票”“信封”“明信片”等游戏材料,我们让幼儿通过版画活动制作。用吹塑纸做底  相似文献   

16.
三、在各科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彩棒拼图,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语言、常识、计算课中作了尝试。常识课进行“春季总结性谈话”时,请幼儿先拼一幅“春天”的主题画再讲述。许多幼儿拼的画面不一样,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春天,如春耕、春游,小朋友找春天、种瓜、种树,小蝌蚪找妈妈等。王娟是我班能力最弱的小朋友,可是,应用彩棒拼图,她不仅能把春天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幼儿学得生动活泼,我在计算课中常安排一些集体活动,其形式如下: (一)摆游戏棒每桌分发游戏棒若干,让幼儿用四根游戏棒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五根游戏棒拼成两个三角形,用六根游戏棒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七根游戏棒拼成两个正方形。(二)折纸分给每人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幼儿对折成两个三角形,也可折成两个长方形。用同样方法,折成四个三角形或四个正方形。(三)玩七巧板用彩色吹  相似文献   

18.
利用色彩鲜艳的绉纹纸制做成的百折裙,经济、美观、实用。可作为节日表演用服装。一、单层百折裙:①取绉纹纸一卷,定好裙子的长度(约30厘米),按长度剪绉纹纸;②将纸轻轻展开,用针线缝好折裥;③取约8厘米宽布条,缝在裙腰上;④在裙子下摆适当部位粘贴上金银色的装饰小花片;⑤根据穿者的腰围,确定好钉扣子的位置,钉上四个按扣即可完成。如果钉上两根背带,即成为背带裙。  相似文献   

19.
面对孩子的要求文/孙颖为了锻炼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开学初,我们在活动区投放了绉纹纸,让幼儿练习搓小球。因为没有教过幼儿如何使用胶水,因此,暂时没投放粘贴用的材料。一天,早餐过后,李会小朋友来到小巧手活动区。不一会儿,她跑来跟我说:“老师,我想...  相似文献   

20.
活动来源在一次户外接力赛跑游戏中,我发现有一小组多出一个小朋友,便向幼儿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多一个人怎么办?期望幼儿能通过协商或通过数学活动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但幼儿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所有的建议都是让多出来的这个小朋友从事比赛以外的活动:有的说让这个人去休息,停止游戏;有的说让这个人独自玩一会儿别的玩具,或去跑步;还有的提出让多的这个人去当裁判……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契机,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