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 《传媒》2002,(6):38-39
什么是"有效发行" 报纸的效益通常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效益,二是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和"无效"之分."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的界定,基础前提是在考察纯经济效益的范畴平台上讨论.理想而言,当然是发行量越大越好,如果一份报纸能够做到无空隙覆盖,其影响力自然会很大,这样也能产生更好的广告效益.  相似文献   

2.
徐建 《传媒》2016,(13):15-17
2013年1月8日,《华西社区报》在成都创刊,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份面向社区免费发行的报纸,是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的华西传媒集群深耕成都主城社区、抢占社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个新载体.3年多来,《华西社区报》扎根社区,始终坚持"温度 互动 实用"办报宗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便捷服务,为企业营销铺设"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3.
论报纸的有效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桦  梁林 《当代传播》2001,(4):89-90
看了这标题,也许有人会问,发行也存在有效与无效吗?那么,首先请大家看这么一个例子。新闻学博士曹鹏在《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中有这么一段话,“1992年,笔在襄樊铁路系统采访,亲眼看到列车段办公室堆着大叠《工人日报》,据介绍,他们按规定订了二十多份,由于客运段工作性质,工人们一出车就是四五天根本没时间真正阅读这些为他们订的报纸,除了包东西,就量卖废纸。”(第53页)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工人日报》的这种发行就是无效发行。发行是关系报纸的生存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家报纸只有卖出动,为消费所订阅购买才能实现其价值,并得到生存和发展。本试图从经济学的层面来探讨发行问题,探讨遵循怎样的发行规律才符合经济学的原理要求,使其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4.
刘燕 《青年记者》2006,(12):79-80
新媒体的崛起使报纸面临严峻的挑战,发行工作,作为报纸重要生命线成为报纸发展战略的重点.所谓“有效发行”是指在报纸的行销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扩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并能直接带来广告回报或对广告有吸附力的发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报纸做好有效发行,实现广告、读和报社的良性互动将成为报社发行的一大方向.  相似文献   

5.
但敏  吴军 《新闻实践》2006,(4):29-30
10年前,《华西都市报》因为在全国率先开展主要是针对订户的“敲门发行”,并取得骄人的业绩,一时间,众多报纸竞相学习模仿。而对于成都这样一个报纸零售业非常发达的城市来说, 零售量又是每一张报纸都必须十分重视的课题。一直以“敲门发行”方面领衔业界的《华西都市报》却在零售的比拼中处于下风。  相似文献   

6.
陈岚妮 《传媒》1999,(2):22-22
一张报纸的成功发行,除了报纸定位、版面质量之外,能否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以独特的发行手段占领市场同样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刚上市不久的四川《商务早报》迅速占领了成都较大份额的读者市场,其发行观念、手段颇具特色。 四川《商务早报》创刊于1998年12月18日,这张综合类新闻报纸在成都上市时面临的报业市场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记者》报道:为调整报业结构,成都的《蜀报》和《商务早报》停办。两年多来这两家报纸虽然在发行上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由于报纸定位不准,一味模仿当地的综合性报纸,缺乏个性特色和目标读者群,发行搞低价扩张,均严重亏损。这两家报纸的失败证明,一个城市容纳综合性报纸总归是有限的,国外很多地方流行的“一城两报”现象不无道理。成都停办两家报纸  相似文献   

8.
从1996年到现在,八年的时间过去了:曾风靡一时的"敲门发行"至今仍被许多报纸运用:但报纸发行所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就成都来说,城市的面积更大了、小区的管理更严了、人们更忙了、报纸的竞争更成熟了……作为"敲门发行"的首创者,<华西都市报>面对着发行环境的变化,对"敲门发行"这一理念的内涵也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重庆报业市场差异化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江文 《今传媒》2005,(2):36-37
重庆报业在西部地区起步较早,但其发展在西部地区却相对滞后,明显地落后于成都和西安。如何使重庆报业进一步发展,这是值得业界和管理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一、重庆报业市场的现状与同在西部的成都、西安两市相比,重庆的市场类日报的种数大致相当,但报纸发行总量和单家报纸发行量则有较大差距。目前重庆市场本埠报纸主要有《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重庆经济报》《重庆青年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旅游新报》《重庆法制报》《新女报》和《都市热报》等报纸,加上重庆内刊报纸,总数已经超过了20家。2003年重庆全年出…  相似文献   

10.
王荣 《新闻知识》2001,(3):21-23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或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 ?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1.
王荣 《新闻出版交流》2001,(5):10-12,17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2.
王爽 《记者摇篮》2004,(1):27-27,55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主要是报业经营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的问题。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  相似文献   

13.
竞争本已十分激烈的成都报业新近又开辟“第二 战场”,将报业“战火”燃向昆明,一场更为“惨烈”的报纸大战在美丽的春城爆发。 报业“川军”南下昆明 在南下昆明的“川军”中,《成都商报》当属开路先锋。1999年,《成都商报》接手云南计委主办的《云南信息报》。《成都商报》副总编郭平出任执行总编辑,并率采编、发行、广告人员充实该报,将《成都商报》的新闻策划、版面模式、发行经验全面移植。同时,《成都商报》还带来600万元资金,并每天向昆明传送4个版面的新闻。由此,《云南信息报》这张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行业报大受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业发行模式、理念的变革与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几乎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经济学理论的更替变化。对历史事件的梳理能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这一脉络,从规模经济到二八法则再到长尾理论;也能看到有效发行的演进过程,及未来走向。发行量越大越好:规模经济在中国报业发展的早期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是报纸追求发行量的阶  相似文献   

15.
“有效读者市场”如何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的发行大战,从2008年的11月份开始,至12月底基本告一段落.经过各方努力,自然有不少报纸形势喜人.但面对"大好形势",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隐忧.发行市场有了,我们需要认真考究的是"有效读者市场"如何?  相似文献   

16.
武志勇 《现代传播》2006,3(3):102-106
"邮发合一"是一种邮政与发行业务相结合的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社会转型期的政治文化建设需要,确立了"邮发合一"的报刊发行体制.报业生态也因此发生重大变化.报业整体影响力大幅提升,发行数量增加、读者范围扩大、投送速度加快;报纸发行自主性减少,预定和计划发行成为发行的主要形式,征订时间、订阅时段、发行费率、给报社的缴款方法都取决于邮局;报纸发行范围行政属地化,新闻舆论监督功能受到局限;报社本身的发行功能基本丧失,报纸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减弱,内容、风格同质化严重;报纸发行工作政治任务化,摊派发行与强迫征订屡禁不止;邮局长期垄断导致报纸发行服务质量、效率下滑.  相似文献   

17.
吴晓军 《新闻实践》2005,(11):19-20
如何将以成本核算为中心,以最大利润为目标的财务管理工作融入整个报纸经营中,是媒体公司财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有效发行为例,作一分析探讨。 一、报社经营利润构成分析 就以广告发行为主要经营内容的报社而言,经营利润就是该报纸的报纸利润加上广告利润,或者说,是广告利润弥补报纸亏损后的余额。 报社的经营利润=报纸利润+广告利润=报纸收入-报纸生产成本+广告利润。 报纸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纸张、印工和采编成本构成,其中单位纸张成本一般约占单位报纸生产成本的60%—70%,采编成本是块  相似文献   

18.
活动编辑部     
目前,世界上的报纸出版机构一般都是在固定的馆址里编辑和发行报纸的。但有些国家也设立了一些别开生面的活动编辑部,使报纸的发行更为有利。美国《冰川之光》,是一张在火车运行途中发行的日报。它的编排、印刷均在火车上进行,内容以载新闻为主,供旅客阅读消遣,并在沿途车站发行,直至终点站。日本的《中日新闻》是日本最大的一家地区性报纸,总发行量仅次于日本三大全国性报纸(即《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主要读者是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部  相似文献   

19.
2013新年伊始,《河北农民报》将每周3期总计48块版中的40个版整合重组,打造成了5个专刊——《种养宝典》《炕头阅读》《天下农资》《民事关注》《红男绿女》,并分叠发行,从此迎来了《河北农民报》的专刊时代. 报纸办成专刊的原因 将报纸办成专刊,是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涉农报纸始终面临发行困境,农村地广、线长、点多,邮发滞后,有的地方一周甚至半个月、一个月,才能收到一次报纸,时效性大打折扣.专刊出版,周期延长,内容整合打包之后更系统、更连贯,方便阅读,以期实现更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晚报(Evening Newspapers)?有人通俗地称之为“晚上看的报纸”,《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下午出版的报纸”,《中国大百科全书》概括为“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则更为全面:“每天下午或傍晚发行,供人们晚饭前后阅读的报纸,是一日间发行最迟的报纸,常报道午前的消息。”[1]现在看来,“晚上看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