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理论依据就是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相似文献   

2.
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主要的依据是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配平的步骤主要是:1.确定反应前后发生化学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2.标出变价原子失去电子数和得到电子数,简示为:失□,得□;3.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4.用观察法配平变价元素原子的个数;5.配平H原子的个  相似文献   

3.
孙运利 《新高考》2006,(9):25-30
一、叙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1.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氧化剂l司时存在同时产生·还原剂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与应用(l)守恒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电子得、失总数相等。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强弱律: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反应生成弱氧化剂与弱还原剂。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应用: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3)价…  相似文献   

4.
1观察法 适合于比较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正向配平法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为不同物质,配平时可以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由正向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最简系数比,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系数.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哪些规律1.守恒规律(1)电子得失守恒: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2)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在任  相似文献   

6.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①电荷守恒,即得失电子总数相等;②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现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总结出常用的9种方法.1 顺配法先从氧化剂或还原剂开始入手配平.该配平法适用于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  相似文献   

7.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个难点。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交叉系数配平法进行教学,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配平原理:(略) 二、配平步骤举例: 第一步:正确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式,二者之间划“——”线,标出反应前后相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第一: 第二步:用“↑”和“↓”在还原剂和氧化剂的下方标出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和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相似文献   

8.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下称电子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下称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相等(下称电荷守恒);质子总数不变(下称质子守恒).利用这些规律建立线性方程,解这线性方程可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系数比,而后整理系数比并配平其它原子.利用该法不但可配平较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而且对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也适用,并能确定有多组合适系数的反应方程式的系数的数值关系式.下面结合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王夏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时,首先要遵循两点:一是氢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使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配平发生电子得失的元素原子个数,从而降低配平方程式的难度。二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2005,(4)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反应的先后规律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当向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或氧化剂)先把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还原(或氧化)。如:已知溶液中存在AgNO3、Cu(NO3)2,向此溶液中加入Fe粉时,Fe粉先与AgNO3反应,当AgNO3完全反应后,剩余的Fe粉再与Cu(NO3)2反应。(2)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此规律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3)邻位转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正>1.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奠定解题基础(1)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含义及特征。所谓的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反应的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其特征主要在于: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我们可以采用类似于下述的简单顺口溜来进行记忆:"降得还、氧化剂、还原产物,升失氧、还原剂、氧化产物",这样将大大提升我们的记忆效果。(2)氧化还原反应中满足"对立统一"基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中学化学教材里介绍的是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的方法。有一些物质,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也就是说,这些物质所起的反应属于分子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同一物质中的同种元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又称歧化反应或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如 CI_2+H_2O=HCI+HCIO)。这类反应较为简单,有时用奇数配偶法或观  相似文献   

13.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正确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一直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它贯穿于中学化学始终。只有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应用自如。下面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举例说明如下。一、升高与降低共存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该规律主要判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以及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成分等。1.判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例1下列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Fe2+→…  相似文献   

14.
因新教材没有编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内容,学生在运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时,常因变价元素的原子来源或去向不止一种,选不准配平的起点物质.现介绍一种快速配平法——起点物双箭头法并归类点拨,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巧,加快配平进程.一、方法导学1.配平原则、依据(1)电子守恒: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3)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和离子二合一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2.配平要领(1)选准配平的起点基准物质,确定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向.原则:①所选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在用来计算化合价升降总  相似文献   

15.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等的计算,只要抓住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问题就可得到解决.所以在解这类题时,不必配平整个氧化还原方程式,只需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局部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计量数或只配平氧化剂与还原剂间的计量数.  相似文献   

16.
一、理顺知识脉络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图1)2简.氧记化为还:升原失反氧应化中还概念原之剂间,降的得区还别原与氧联化系剂.二.掌握几条重要规律1.价、电守恒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化合价降低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  相似文献   

17.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等的计算,只要抓住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问题就可得到解决.所以在解这类题时,不必配平整个氧化还原方程式,只需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局部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计量数或只配平氧化剂与还原剂间的计量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化学中可用观察法、奇偶数法和化合价法配平化学反应式。在大学化学中依据电荷守恒原理,可用氧化数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依据电荷和质量守恒原理,可用离子-电子法配平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式。前者要计算反应前后氧化剂和还原剂中被还原和被氧化元素的氧化数变化值;后者要书写配平的半反应,超出了中学化学内容。本文介绍基于原子和电荷守恒原理,所拟定的原子-电荷法来配平化学反应式。  相似文献   

19.
当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实质就是原子之间的化分和化合,即可推知某种元素的原子无论是在哪种物质中,反应前后其质量及物质的量都不会改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降相等.  相似文献   

20.
一、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例1 (2000年全国高考)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 mol/L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 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 (A)S2- (B)S (C)SO32- (D)SO42- 解析:由于Na2S2O3中硫的平均化合价为+2价,由守恒规律可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