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对不同的聚合条件和水解条件等因素对树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测定了树脂的吸水率、保水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红霉素发酵液大孔树脂法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大孔树脂对红霉素发酵液的脱色作用,详细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树脂脱色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以1.0BV/hr的流速进行吸附时,D293树脂对红霉素发酵液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处理量为10BV时,脱色率为68%;并对树脂再生条件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大孔膦酸树脂对钇(Ⅲ)吸附的PH条件,静态吸附容量,等温吸附曲线,树脂对钇的吸附速率以及吸附反应中树脂功能基与钇(Ⅲ)配位比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树脂颗粒大小对离子交换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301R树脂吸附Cr(Ⅵ)为例,在吸附最佳酸度的条件下研究了树脂颗粒大小对离子交换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孔树脂纯化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纯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静态饱和吸附量、洗脱量、静态洗脱率考察指标,比较了5种大孔树脂,以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对树脂吸附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所比较的8种大孔吸附树脂中,D101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及洗脱参数,在上样液浓度为4.0 mg·mL-1条件下,上样体积为35mL,用70%的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3 mL·min-1,得到总黄酮含量为56.89%。结论 D101树脂综合性能较好,可有效地用于银杏叶黄酮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应用和研究进展,具体论述了利用腈纶废丝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和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研究将废旧腈纶毛线经常压碱法水解,用甲醛或Al3 作交联剂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过程和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使用丙烯酸在阴离子树脂中聚合制备弱碱弱酸两性树脂,对两性树脂的静态吸附及解吸附性能研究,在70℃的反应条件下合成的弱碱一弱酸型两性树脂,其对Nacl的静态解吸率可达到89.43%.  相似文献   

8.
通过HPD450、HPD100、HPD100A、HPD600、HPD700、HPH480系列大孔吸附树脂对苯酚的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HPD100树脂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并分析了溶液的pH值、温度等条件对HPD100树脂吸附苯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废报纸为原料,经脱墨、碱煮、酸煮可得纤维素,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二硫酸钾为引发剂,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吸水树脂。讨论了原料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考查了制得的吸水树脂对蒸馏水、自来水和一定浓度NaCl溶液的吸收性能。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吸水树脂对蒸馏水的吸水倍率为340 g/g,对自来水的吸水倍率为280 g/g,对0.05 mol/L NaCl溶液的吸水倍率达50 g/g。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4—氨基三氮唑树脂对钼(Mo)吸附的PH条件,等温吸附曲线,硫酸铵浓度对树脂吸附钼分配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改性脲醛树脂胶粘荆的工艺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岭土-聚乙烯醇高吸水性复合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吸水树脂属于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其应用广泛.我国主要研究对象是淀粉接枝丙烯脂和丙烯酸盐系,聚乙烯醉(PVA)系高吸水树脂只有少数单位进行过研制.章采用悬浮聚合法,以顺丁烯二酸酐为交联剂,添加来源广泛、价格非常低廉的高岭土,制得了聚乙烯醇高吸水性复合树脂.该树脂的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分别为256和29倍.通过实验,讨论交联剂用量、高岭土添加量、水解程度等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对树脂吸水速率和保水性能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羟丙酯混合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树脂,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制备了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3C-NMR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详细探讨了采用甲醇热溶冷析分离方法测定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的接枝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甲醇热溶冷析分离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所合成制备的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的接枝率;在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共聚反应中,随着单体用量的增加,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的接枝率增大,但单体反应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纳米铁氧体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和机械共混法两种方法制备了纳米Fe3O4和BaFe12O19改性丙烯酸树脂涂料,并对复合涂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的纳米Fe3O4和BaFe12O19改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吸波性能明显优于机械共混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涂料.  相似文献   

15.
As a thermosetting resin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epoxy resin is used in many areas such as electronics,transportation,aerospace,and other fields.However,its relatively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limits its wide application in more demanding fields.Here,a three-dimensional carbon(3DC) network was prepared through NaCl template-as sisted in situ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 and used to reinforce epoxy resin for enhancing its thermal conductivity.The 3DC was prepared with a molar ratio of sodium atom to carbon atom of 100:20,and argon atmosphere in CVD led to an optimal improvement i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poxy resin.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poxy resin increased by 18% when the filling content was 3 wt.% of 3DC network because of the high contact area,uniform dispersion,and enhanced formation of conductive paths with epoxy resin.As the amount of 3DC addition increases,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s also increases.As an innovative exploration,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pplication of epoxy resi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CMC/CTS)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CMC/CTS比值(质量比)、甘油质量、聚乙二醇质量及反应温度等各因素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CMC/CTS为3:1、甘油为1.60 g、聚乙二醇为3.20 g、反应温度为25℃时,其吸水率为405 g.g-1,且吸水速率适中,保水性能良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尼龙6改性苯酚-淀粉树脂的合成(原料配方、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及性能.性能测试与应用证实,与苯酚-淀粉树脂相比,它是一种改进了脆性、提高了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的新树脂.  相似文献   

18.
低氮低酚冷硬呋喃树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铸造生产中使用的冷硬呋喃树脂存在的一些问题 ,研制了一种低氮低酚冷硬呋喃树脂 ,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及成本低、少公害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枇杷核中苦杏仁苷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莆田"解放钟"枇杷核为原料,采用水提工艺,筛选出一种吸附性能较好的树脂,并对其进行了苦杏仁苷的分离纯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HZ801进行苦杏仁苷的富集纯化较佳,并确定优化枇杷核中苦杏仁苷大孔吸附树脂HZ801富集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20.
刨花板用脲醛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丈针对木材用脲醛树脂胶耐水、耐热性差、游离甲醛含量高等缺点,研究了脲醛树脂的改性方法,通过降低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改变投料方式、加入改性组分等方法可获得性能优良的改性脲醛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