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3 毫秒
1.
桂林抗战戏剧运动是一场在戏剧文化工作者领导下的群众性的文化运动,各行各界的群众积极组成了许多抗战戏剧团体,有效推动了桂林抗战救亡戏剧运动的胜利前进,在桂林抗战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西南剧展是抗战时期在桂林文化城举办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当时海内外对其评价:“中国西南八省戏剧工作者于一堂,检讨既往,共策将来,对当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实具有重大贡献.”新西南剧展是广西师范大学打造的一个大学戏剧文化品牌,以重排、重演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优秀剧目为主要内容,旨在以青春激活历史,用学术引领时尚,既重现桂林文化城的辉煌壮烈,又体现今日大学生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3.
西南剧展是抗战时期在桂林文化城举办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当时海内外对其评价:“中国西南八省戏剧工作者于一堂,检讨既往,共策将来,对当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实具有重大贡献.”新西南剧展是广西师范大学打造的一个大学戏剧文化品牌,以重排、重演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优秀剧目为主要内容,旨在以青春激活历史,用学术引领时尚,既重现桂林文化城的辉煌壮烈,又体现今日大学生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4.
作为桂林抗战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运动.其表现形式的群众性、内容题材的人民性、艺术手法的大众性等特征.突出地展现了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群众艺术特质.团结与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动员了桂林各界的抗战力量,不仅推动了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蓬勃发展.而且在中国抗战文化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广西桂系军阀与蒋介石有矛盾,桂系军阀出于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在政治上尽量表现开明,加上桂林是抗战后方,因而很多革命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界知名人士,都云集到桂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当时桂林文化活动中最活跃、最有声色的是戏剧。 抗战时期,在桂林活动的戏剧家和演员很多,著名的有田汉、欧阳予倩、夏衍、洪深、瞿白音、焦菊隐、章泯、马彦祥、杜宣、洪遒、熊佛西、唐槐秋、金山、许之乔、万籁天、汪巩、严恭、许秉铎、吕复、朱琳、刁光覃、石联星等。他们编剧、导演、演戏、出版戏剧刊物、开办训练班、举办讲座、普及戏剧知识、培训戏剧干部,日以继夜地为“抗日救亡”贡献力量。 在桂林活动和到过桂林演出的戏剧团体也极多,计有“新中国剧社”、“国防艺术  相似文献   

6.
桂林世界旅游城是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先行试点,以桂林临桂为点,发展成"一点三星三区"的基本布局,形成与桂林老城相互呼应的国际旅游名城。通过梳理桂林临桂的文化脉络,以城市意象的各要素为依据,对桂林世界旅游城的城市文化意象的塑造,提出打造桂林旅游城旅游文化、道路文化、边界文化、节点文化、地标文化等特色文化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为了动员民众、支持抗战,为了揭露战争中的自私、腐败、贪婪、愚蠢、残忍,为了鼓舞爱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战,作为戏剧家,欧阳予倩曾写过话剧,还参与组织、指挥了盛况空前的“西南剧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桂林文化城时期,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桂剧改革,既身体力行地改编、整理、创作桂剧,又勤奋认真而卓有成效地改革桂剧体制,培养桂剧编、表、导演方面的人才。究其根源,或许也是跟旧剧在当时的现实影响力、旧剧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一相对而言更艰巨更重要的任务有关。探讨欧阳予倩的业绩,分析他在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戏剧工作重心的转移,会给我们以新的领悟或启示。  相似文献   

8.
物华天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居民都视养育了自己这方水土为母亲,本地特产是母亲给予的瑰宝。民间以"三宝"作为对本地最优土产或人、事的概括。"桂林三宝"的概念出自抗战时期,避难桂林的文化人士,以撰文、绘画、戏剧演出等多种手段记录了不同内容的"桂林三宝"版本,各"三宝"名录中不仅收录了马肉米粉、三花酒、豆腐乳、辣椒酱这些后人熟知的内容,锥栗、柚子、金桔等蔬果也被纳入"三宝"名录,更由于"当日号称文化城的桂林,实际另有‘三宝’"即"自由,朴素,文化事业"[1]一说,极大提升了桂林城市文化的地位与空间。1949年之后,迁居港台、海外的大陆人士,在去国怀乡的追思文字中,"桂林三宝"成了化不开的浓浓乡愁。研究"桂林三宝"的形成与演变历史,有益于提高桂林旅游商品的文化品质,扩大知名土特产的品种范围。  相似文献   

9.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至今约有200余年的历史。1896年唐景崧开办了桂剧科班"桂林春班",其创作的桂剧剧本《看棋亭杂剧》是桂剧发展史上第一批为本剧种而撰的独有剧目。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马君武、欧阳予倩、田汉、焦菊隐等人成立广西戏剧改进会、桂剧学校等机构,从事桂剧改革和人才培养,为桂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桂剧演出以桂剧团为依托,多次在地方和全国的戏剧活动中取得辉煌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逐渐丰富,桂剧也与其他传统戏剧一样面临市场萎缩、后继无人等现实问题。面对当代桂剧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促进桂剧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桂林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抗战文化和当代文化,把桂林文化数字化,不仅是文化、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小康桂林的需要。我们应该积极运用桂林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把桂林文化数字化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