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远离尘嚣》发表于1874年,是哈代"环境与性格小说"的奠基之作。他讲述了女主人公巴丝谢芭与三个追求者——牧羊人奥克、富有的农场主博尔德伍德和英俊潇洒的军官特洛伊之间的爱情纠葛。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哈代的早期爱情观既有田园牧歌式的向往也有理性主义的追求,从深层次上体现了哈代爱情观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道德经》视野下分析哈代短篇小说《西波利村探险记》中蕴含的老子教育思想,探讨哈代与老子共同的有关世人修身养德的教育思想。研究发现,哈代在小说中塑造了主人公斯蒂夫在探险过程中成长为"唯道是从"的英雄人物,并将"与道同德"的圣人形象具体化为人物"失败者",以体现圣人对世人的引导作用。哈代在这部儿童小说中所表达的道德教育寓意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利奇和肖特的文体学理论,对托马斯·哈代的死亡挽歌《身后》从音韵(格律、押韵)、词汇(语义、大写)、意象、修辞手法(双关、委婉语……)等方面进行了文体学诠释。文体分析既可全面深刻地展示《身后》的语言特征,提高对哈代诗歌美学的认识,亦可揭示哈代对死亡冷静真实的感悟和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4.
常玉的作品,不刻意追求客观事物的客观造型,而是追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常玉笔下的人物动物以及静物,都能表达出其自身的主观意志,他不会去计较一花一草的外在形态,也不会去追究动物形象是否符合形体结构,而是追求作品整体意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卡佛既是诗人,又是小说家,同哈代一样,他跨越两种题材,且都取得成功。我们可以说卡佛的诗歌、小说的创作是同时进行的,且相互影响,虽然小说的名气更大一些,但卡佛更珍视自己的诗歌。本文将通过卡佛的诗集《我们所有人》来赏析其诗歌特点,进而探讨卡佛的小说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卡佛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德伯家的苔丝》以自我、爱欲、复仇等为主要基调,旨在向读者展现人类在爱情伦理关系中的无知无助,尤其是女性在伦理关系中的被动地位。列维纳斯倡导的伦理观把爱视为伦理关系的根基,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的重要性以及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重要性。只有无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充分尊重他者,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本文将借助列维纳斯爱的伦理,详细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找出导致三位主人公之间伦理关系破灭的原因,探讨导致主人公的爱变扭曲直至消失的原因,从而更深层次地再现托马斯·哈代这位文学巨匠想向读者展示的真正的爱情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7.
历史意识是历史哲学视域中的核心,马克思并没有在他的著述中探讨过关于历史意识的内容,在研究的过程中却发现历史意识贯穿马克思的整个唯物史观当中,所以历史意识作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性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历史意识生成的角度对历史意识进行界定,以此来揭示历史意识的内在本质并提出看法,即意识与历史性的结合绝对不是抽象的,而是在人类自身以往的实践中与意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主题、叙事伦理三个方面分析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的动物叙事特色。叙事结构方面,对其小说角色、时间、空间设置的特征进行归纳;叙事主题方面,探讨王华动物叙事主题的三种类型:生态主题、爱心主题和苦难主题;叙事伦理方面,阐释其强调生命意识的两点核心要义:尊重生命与净化心灵。  相似文献   

9.
我与云鹤先生熟识,缘于他的书法,多年前我就很欣赏和叹服他的书法。在我看来,作为业余爱好者,很难有人象他那样惨淡经营,那样纯粹且具学者化。说他的艺术纯粹,是因为在当代“碑风忽啸”的流行风气下,他向往古典、不浮躁与张扬个性的品质里又多了些自觉意识与精神关怀。说他是学者型书家也不为过,前些年书坛不是提倡书法家学者化的立论吗?无外乎,是因为在当今书家遍地的氛围下,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对书法技巧的演绎上,而忽视了书家作为一个文化人对书法审美的文化关怀。  相似文献   

10.
动物园     
动物园,不是动物的公园,更不是动物的乐园.动物园,是人的公园和乐园.当人说"动物园"的时候,就已经把"人"排除在"动物"之外了.这时候,他对于动物来说,是神.  相似文献   

11.
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和《雪虎》两部小说都是以"狗"的生命历程为线索来叙述故事情节。这两部小说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动物小说,其对人类社会意识和生存意识有深刻的启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环,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2.
张波 《文化学刊》2015,(3):137-138
李白的诗歌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除了诗歌,李白的辞赋同样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貌。李白现存古赋八首,除《剑阁》《明堂》《大猎》为大赋之外,其他五篇皆为抒情小赋,其抒情小赋以"时间"和"生命"为主题,既与抒情小赋的传统继承有关,也与他个人的生命意识密切相关,表现了李白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对人生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与李白诗歌中超越时间和生命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3.
彼得·海斯勒的《江城》以文化"他者"的身份,摒弃意识形态或者乌托邦式的传统形象叙事,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部一座小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为读者展现了较为客观的异国形象。其中,女性形象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书中,他描写了四位有代表性的新女性形象,为彼时与中国传统女性形象不同的边缘群体绘就了一个基本图谱,也展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4.
藏羚羊,这种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为它的特殊性和故事性,成为近几年来受人们关注的动物明星。最早受到人们关注的,要数青海治多委副书记索南达杰为保卫藏羚羊而英勇身的故事;后来有一位叫杨欣的漂流勇,他为索南达杰的事迹所感动而放弃漂毅然投身于保护藏羚羊的事业中,他克了重重  相似文献   

15.
关羽 《文化博览》2006,(2):28-29
这是谁家的狗?这个城市里到处都是迷失的动物,我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的狗,我把它从一个下水道里拉上来时,它还对我伸了一下舌头,那是乖巧的问候。看得出这是一条聪明的狗。那天,我带了一只猫回去养的时候,房东的儿子哭了,他无限愤怒地拿出他的弹弓要送我的猫上西天,问了原因才知道我的猫惊吓了他的鸟。他有一只会说"你好"的鸟,虽然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但他们都说,那是一只会说"你好"的鸟。我的猫胸无大志,眼波流转看上去很聪明,但肚子却是诚实的,它可能觉得吃了那只鸟,自己才算完成了一种善良——所以我只好把它丢掉了。我几乎因此不敢带任何动物回家  相似文献   

16.
日本经济在20世纪后半期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共同推动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大乘佛教"比他"、集团意识、儒家文化思想以及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日本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产生了"中流意识""中流阶层",有了等级之间的差别意识。  相似文献   

17.
美国汉学家傅路德毕生都在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历史。他的中国观倾注了自己对中国的理解,也表现出明显的美国本位意识。他不仅从事学术研究,还主动投身学科建设,密切关注学术发展动向,引导美国汉学发展。他的治学特点既是自己宏阔学术视野的表现,也是美国中国历史研究学科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福柯在《词与物》的前言中引述了博尔赫斯曾提到的“某种中国百科全书”中的动物分类,并由此开始了他全新的哲学思考.中国学者对此做了不少论述和阐释,但思考一般都是从中西差异的角度切入,对福柯持一种批评态度.比如认为福柯过分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强调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忽略了文化的普遍性和可交流性,把中国视为与西方全然不...  相似文献   

19.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的卢卡奇,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是他思想的起点,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萌芽。本文首先阐释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含义,进一步阐明经济、上层建筑和人的意识中的物化,并提出可通过总体性原则来消除物化,最后阐释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齐光宇 《职业圈》2008,(3):83-84
意识对人体有两种指挥方式:直接指挥与间接指挥。直接指挥的意识称之为直接意识,间接指挥的意识称之为间接意识。正确的歌唱是意识对人体的直接与间接的指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