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椟还珠     
数次听到有人用成语"买椟还珠"批评信息化进程中的某种倾向.这个成语典出<韩非子>中"楚人鬻珠"的故事,说的是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有个郑国人看木匣子漂亮,买下了木匣子,却把珍珠还给了卖主--通常用来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相似文献   

2.
刘敏 《现代教学》2013,(9):45-45
在上《买椟还珠》一课时,我先疏通了一下词句,学生们记得很认真,翻译得也不错。于是,我提问:"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语文课代表率先举起了手:"告诉我们做事不可舍本逐末。"语文课代表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也许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结束了,但我觉得不放心,学生们未必理解"舍本逐末"的意思,得让他们说说清楚。于是,我追问:"什么是舍本逐末?在课文中是‘谁’舍本逐末,他‘舍’了什么,‘逐’了什么?"不料一场风波由此而起。小A说:"谁’是指楚国人,他舍弃了成本。"我马上反驳:"可他的匣子卖了珍珠的钱呀!不吃亏!"  相似文献   

3.
范晶 《现代教学》2013,(9):46-46
《汉语大词典》解释"买椟还珠"一词为: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是指"郑人""还珠"的不当,而非嘲笑"楚人""卖珠"的过分包装。今天我们说到这个成语,也是将其理解为"买方"的取舍失当。《教学参考资料》援引成语词典的解释,并无错误。但是,这个成语出典处的意思并非取笑郑人,而是评判"卖方"的不当,就像标题"楚人鬻珠"揭示的,是借"楚人"对珍珠的过分包装,比喻那些过分追求华丽辞藻以致遮蔽了论辩目的,即"以文害用"的文章。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得出的结论,没有错误。教师讲  相似文献   

4.
爱心洋溢     
儿子刚会说话时,我曾教了他一首小诗《爱》:“爸爸爱我,妈妈爱我,你瞧,月亮公公也爱我,要不然,池为什么跟着我?”他很喜欢这首小诗,有时还指着月亮说:“妈妈,你看,月亮跟着我呢?”一副满足的神色。有一回我要出差,问他:“我走了你想不想我?”他说:“想。”随后就自己解释说:“想就是爱。”我又惊又喜地夸:“太对了,太聪明了!”问他:“是谁告诉你的?”“我自己!”他也很得意。我又问他:“想是什么?”儿子想了想答:“想就是喜欢。”瞧瞧,他对爱的理解还有一定深度呢。有一段时问,儿子特别热衷画画,今天送给这个朋友,明天送给那个同伴。节日前,又忙不迭地做贺卡,送朋友送小姨送表兄姐等。我知道这是他对大家爱的表示,总是帮助他  相似文献   

5.
松鼠     
今天上《松鼠》一课时,我问道:“你们喜欢松鼠吗?为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喜欢松鼠美丽的外形,有的说喜欢松鼠吃东西时可爱的样子,有的说喜欢松鼠毛茸茸的模样……正在这时,李冰赫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喜欢松鼠,因为它顽皮捣蛋!”啊,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我问学生们:“你们觉得,用顽  相似文献   

6.
去年,一位外国专家在我校听了一天的数学课,后来他就诧异地问我: “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呢?”这一问,引起了我的思考:儿童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就没有问题了呢?  相似文献   

7.
超级广告词     
有个学生爬墙出校,被校长抓到。校长问他为什么不从校门走?他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他这么高的墙怎么翻过去啊?他指了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他翻墙是什么感觉?他指了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 第二天,他从正门进学校,校长问他怎么不翻墙,他说:“安踏,我选择,我喜欢。” 第三天他穿便装上学,校长说不能穿便装。他说:“穿什么就什么,森玛服饰。” 第四天他穿背心上学,校长说不能穿背心上学。他说:“男人,简单,就爱登堡服饰。” 校长说:“要记你大过。” 他说:“为什么?” 校长说:“动感地带,我的…  相似文献   

8.
还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我在外地借班上课。讲《在烈日和暴雨下》时,问学生:“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几乎全班学生都说:“喜欢。”我高兴地说:“嗯,我也很喜欢这篇课文,这的确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可是,有没有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呢 ?”这时,前排靠边的一个男同学勇敢地举起了手,他明确说他不喜欢这篇文章。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这篇文章,他说:“我觉得这篇文章里有许多词语用得不太好。”为了说明他的这个观点,他还举了好几个例子。我当即满腔热情地表扬他:“同学们,虽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但是,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种精神,因为他敢…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小南瓜问我,他是不是本来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呢……”说到这里,浅灰色橡皮自己也似乎迷茫了。我想了想,就对他说:“幸好,还有你这个做哥哥的疼爱他,关心着他。”这真是小南瓜不幸中的万幸哦!浅灰色橡皮没有回答我的话,他只是在屏幕上打了一个很长的叹息。“那个PP的姐姐,也不喜欢小南瓜?”我又问他。“哦,小南瓜小的时候啊,姐姐是喜欢他的,还抱他在怀里。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呀!小南瓜说,他很留恋被姐姐抱着的感觉呢。”“姐姐是因为什么呢?”“说不清哦。一来,小南瓜得不到父母的爱了,那别人就不太可能也去爱他了;另一方面,我…  相似文献   

10.
这次家长会,就差了小伟的家长,我很纳闷:开会的通知头一天就让学生带回家了,为什么他没来呢? 第二天,小伟一到学校,我就问他。他说:“爸爸出差去了。”我又问;“为什么事先不向老师说一声?”这时,他吞吞吐吐地说:“出差是临时决定的,妈妈有事又走不开。”想起这孩子平时的表现,我半信半疑,决定去小伟家调查。小伟的爸爸不在家。他妈妈说:“小伟最怕他爸  相似文献   

11.
幽默专卖店     
一天,有两条蛇凑在一起,其中一条蛇就问另一条蛇:“大哥,我们身上有没有毒啊?”蛇大哥说:你好无聊啊!问这个做什么?”蛇小弟回答他说:不是啦,我刚咬到我自己的舌头了……”谨慎的蛇父亲喜欢滥用成语。有一天,儿子问他:“爸爸,关公是个大英雄,为什么会死得那么惨?”只听父亲说道  相似文献   

12.
伸手就是爱     
这天,我去幼儿园接女儿。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你喜欢你们班的老师吗?”“喜欢。”女儿的回答很干脆。我接着又问:“你为什么喜欢你的老师?”“因为老师也喜欢我。”我故意逗她:“吹牛吧?”她可急了,一本正经地争辩:“没吹牛,老师今天还和我坐在一起呢!”“坐在一起干什么?”我又追问。女儿急切地说:“老师夸我小辫子漂亮,还伸手摸了我的头呢,就摸  相似文献   

13.
我上常识课“认识燕子”,当我讲了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以后总结说:“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喜爱小燕子,更要爱护小燕子。“老师,坏人也喜欢燕子吗?”突然,一个叫森辉的男孩子这样问。我愣了一下,随即反问他一句:“你说呢?”他回答说:“不喜欢!我又问他为什么,他答得头头是道:“因为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没有燕子,庄稼就会被害虫糟踏了,我们就会饿死。坏人整天想害好人,巴不得好人都饿死,所以坏人一定不喜欢燕子。”显然,孩子的思维是幼稚的。但是一个6岁的幼  相似文献   

14.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魏杰回答得很坚决:“当然是先有鸡(机)后有蛋啦!我先有了游戏机,才开始考零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两个农家的孩子在聊天,一个突然问:“你家的牛会抽烟吗?”另一个说:“你疯啦,牛怎么会抽烟呢?”“哦,那应该是你家的牛棚着火了。”牛会抽烟吗漫游费在杂货店,我对收银员说,真不明白,为什么放养鸡的蛋比普通鸡蛋贵。他解释道:“这个嘛,放养鸡就像移动电话,要‘漫游’费呢。”一年两季格桑家开了个小店,有时他放学回家,也帮着照应一下。一天,地理老师问他:“一年有几季?”“两季——淡季和旺季。”句式转换教师:“…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剑桥大学,有一天,罗素问穆儿:“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儿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总是露着茫然的神色,总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因此,课堂教学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有“疑”敢问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我上《远行靠什么》一课时,我照例让学生自读质疑。当问题解决得接近尾声时,有个孩子忽然对我说:“老师,我还有个问题想问你,为什么飞机叫飞机呢?”啊?他把我问愣了。这也算个问题?那只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我随口说道:“可能是因为它会飞吧。”他跟着就问:“小鸟也会飞,为什么不叫飞机?”“问得好!”我对他思维的敏捷、口齿的流利大加表扬。可对他提的问题我还真没法对付了。于是,我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学生:“谁能帮忙解释一下?”一个孩子举起小手,嘴里叫着:“老师,我知道飞机为什么叫飞机!”哦?我赶紧叫了他。“飞机因为会飞所以有…  相似文献   

17.
长鼻象看着小猪忍不住说:“哎哟!我真喜欢你呢!”短鼻猪也快快乐乐地回答:“我也真喜欢你哟!”长鼻象说:“你从头到脚我都喜欢!”短鼻猪也跟着说:“你从头到脚我都喜欢!——不过,我喜欢你更多一点!”长鼻象好奇地问:“为什么你喜欢我要比我喜欢你多呢?”短鼻猪靠在大象身上说:“因为你大呀!”长鼻象就开心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18.
我儿子濛濛今年两岁半了,特别喜欢当解放军。我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教育他学习解放军叔叔的崇高品质,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效果较好。冬天天气冷,濛濛早晨睡在被窝里,不肯上托儿所,嘴里还嘟囔着:“外面冷,被窝里热,为什么要起床呢?”为了培养他按时起床、按时上学的好习惯,我给他讲了一个罗盛教叔叔不怕寒冷抢救落水朝鲜儿童的故事。听完故事以后,我就问濛濛:“你是不是小解放军呀?”他点点头。“那你要不要向罗盛教叔叔学习呢?”他又点点头。我就说:“那你就应该不怕冷,不怕苦,天天上托儿所。”儿子听了我的话,就一骨碌从被窝里钻出来,喊:“妈妈,我要起床了!”  相似文献   

19.
湖北咸阳章洪读者来信:我儿子特别爱听故事,我也愿意为他讲故事 上幼儿园之前,我讲他听,可上了幼儿园之后,他总是说我讲的故事没有老师讲得好听,常常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讲故事呢?”您说说,怎样讲故事才能跟幼儿园老师一样呢?  相似文献   

20.
一、你的课堂评价准确吗?例1: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可能就是聪明吧。反思: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一顶高帽子,戴在谁的头上都行。平时,我们在教学中,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味地夸奖学生真棒、真聪明,可学生到底聪明在哪儿?老师不明白,学生也不明白。其实,案例中的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仅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