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课程标准》)的出台给人们带来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一段时间里,也使人们特别兴奋。但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笔认为,基于新世纪信息化、全球化的特点,《语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问题似乎更加突出,存在着很多可供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教学已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作用无需赘述。  相似文献   

3.
《语课程标准》(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语感教学的探索有了新的进展。值得语感培养研究充分关注,笔试图以本作为引玉之砖。[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等师范学校语言语教科书(试用本)《现代汉语知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在短语一节对短语的构成也即句子成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但是其中的宾语和补语分析不够完善,如何区别宾语和补语也是语法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分辨宾语和补语时常常感到困难。为此,笔在多年的教学中对宾语和补语的区别进行了一些对比探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每年春天在美丽的南湖岸边(金庸大侠的家乡),都会有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教学研讨活动——“南湖论剑”。来自江、浙、沪的各路语高手云集一堂。他们各自带来了构思新颖的课以及共同关心的语话题,多方切磋、交流、碰撞,以唇枪舌剑代替刀光剑影。以共生共享代替你死我活,在各自“亮剑”、“过招”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想和理念,长进自己的技艺和技法。今年的大主题是“多元化背景下的语课程”,主要是通过与“媒体课程资源”有关的五节语课,研讨语课该怎样运用媒体课程资源。五节展示课和相关课程资源是:上海建平实验中学李百艳老师的《短信生花》(短信语言与语课程):诸暨浣江中学张虹琴老师的《音乐之声》(音乐剧与语课程);江苏昆山国际实验学校刘恩樵老师的《让歌与诗在课堂里相映生辉》(流行歌曲与语课程);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沈德明老师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电影与语课程);海宁市南苑中学黄奇恩的《两小儿辩日》(网络与语课程)。课堂展示与互动评课结束后,还有一场精彩的多方对话,有五位知名特级教师和与会的语教师进行互动对话。这五位大侠是:绍兴市教研室主任沈江峰;上海世纪建平中学校长马蠡;浙江省教研室中学语教研员胡勤;宁波市教研室副主任褚树荣;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主任王晓红。现将对话的部分实录刊登。与广大语教师共享。[编按]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课程标准)已于2001年7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根据这部新的语课程标准编写的语教科书也已经于2001年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投入使用,并将逐步推广!语课程标准是新时期语教学的指导性件,对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学习语课程标准,研究语课程标准,把握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是我们每一位语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龚萍 《教学随笔》2007,(6):14-14
【课堂回放】(《春雨》苏教版小语第四册) 师:谁来读读第二句诗?(随风潜入夜)(指名读)  相似文献   

8.
《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学生“语素养”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为新时期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其内容具体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巢宗祺《关于语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语建设》2002.7)。纵观学生语学习的全过程,从哲学的视角考察学生语素养的形成,它大致经历两个过程——量变和质变,即先是达到量的积累,然后实现向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语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课程标准》)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语第二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第二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第七组中共有5篇课,其中4篇是原教材课,1篇是新课,即有趣的童话故事《熊猫妈妈听电话》。总计有40个生字,一个单元复习以及一次口语交际。根据新大纲精神和新教材要求,教学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语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如何选择有效途径开发课程资源,便是语教师必须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差,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其原因,语教学界一直不间断地进行讨论。仁智异见,各有道理。但马爱华老师《对考试大纲“作发展等级”的反思》一(见《中学语教学)2005年第6期。以下简称《反思》),将其归结为高考作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的误导。笔以为不妥。  相似文献   

13.
捧着2006年12月的《中学语教学》,我立即被目录中的《(老王)之败笔》所吸引。读了章以后,对其中的观点有一些不同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阅读教学目标分解细化的研究,指的是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的总目标和第四学段目标分解细化成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教学目标,以此指导具体的课阅读教学,使师生的阅读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在研究中将初中语阅读教学目标分为四级,即: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第四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必修5)的《教师教学用书》第27页中,有这样一段关于《边城》的“整体把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尽管高中语文教材多年来一再改版,但古诗《孔雀东南飞》因是乐府民歌中的精品而一直作为“保留节目”子以保留,诗篇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个艺术形象。但遗憾的是。两者虽然同为悲剧形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所受“待遇”却大不相同:专家学者及权威刊物对前者往往赞誉有加。而对后者则指责颇多。比如:《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高语第三册)说焦仲卿“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拘谨懦弱的个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语参》2001年8-9期)则说他“软弱”、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课标》)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在“总目标”及“阶段目标”中分别有所阐述。这些要求有这样几个特点:明确、具体、有弹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谈一谈落实《语课标》要求的几点体会。一、一定要重视汉语拼音教学现在有一些不重视汉语拼音教学的现象,这是不合适的。实践证明,在低年级教学中,不但不可以削弱汉语拼音的教学,而且要加强对于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要研究新形势下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必须进一步明确汉语拼音教学的特性和重要性。汉语…  相似文献   

18.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而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reading for infonnation)。换句话来理解,即外语教学中的阅凌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词和句的分析,最终目的是要使学习者能运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高中英语教材的主编之一、人教社的刘道义在其《普通高中英语课的任务和教学目的》一文中也指出,相当多的高中教师习惯于对课文中的语言现象逐句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对语篇的分析(《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七年级上册共六个单元,第一单元为成长篇,第二单元为理想篇,第三单元为自然篇,第四单元为科学篇,第五单元为亲情篇,第六单元为想像篇。与以前的语教材相比,语课标理念下的语教材编选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