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美、情、趣。音乐教学中,除了感受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分析、欣赏、表现音乐作品时要尽量揭其“美”,绘其”情”,掘其“趣”,才能使学生在获得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创造力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美、情、趣,音乐教学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一堂新颖别致的音乐课,不仅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爱好,更能通过审美教育、情趣的引导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笔者在执教《大鹿》一课时,尝试着从美、情、趣三个方面贯  相似文献   

3.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是艺术中的艺术。如何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情、趣、力?音乐课堂中,教师可通过"敲节奏,感受音乐的美""编动作,体悟音乐的情""互交流,体验音乐的趣""巧激励,体会音乐感染力"等策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情、趣、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美、情、趣,音乐教学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一堂新颖别致的音乐课,不仅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爱好,更能通过审美教育、情趣的引导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身  相似文献   

5.
孟军 《河北教育》2005,(10):33-34
谈音乐教学中的美、情、趣音乐蕴涵着丰富的美、情、趣,音乐教学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情智趣"创新教学改革实验,给予了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性,让音乐课堂充满了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潜能,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音乐教学滋润真情、启迪智慧、激趣创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学生就会拥有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和传承美的能力,音乐教学就能达到培养高尚审美情趣,以美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使人更直接进入情感世界。审美教育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情感教育。作为音乐教师,不仅要把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切手段,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能积极体验。感受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达到以请激情、以情育人的目的。在实践教学中,我运用了听、感、析、读、唱、演六种方法进行激趣、启发,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英英 《广西教育》2014,(41):118-119
正音乐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据《音乐周报》的一项调查显示:100%参与调查的中学生喜欢音乐,但80%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课堂情境无趣味,课堂内容枯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品味不到音乐的美,学生自然不愿意上音乐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音乐教学必须注重"趣"和"情",才能吸引学生,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一、音乐教学中的"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要追求创造审美品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乐趣、志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理趣、意趣;领略音乐鉴赏的美趣、谐趣、雅趣,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从贯彻"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知、情、能的发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关注音乐表现形式和文化的内在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音乐、探索音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重视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辩证看待新课改,准确定位音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韩竹 《成才之路》2020,(6):132-133
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从多个维度优化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只有教师用"心"寻找,用"情"引导,用"趣"激发,用"笑"鼓励,学生才能在音乐学习中快乐成长,提高素养。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能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孕育美、赞颂美”。由此,笔者通过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就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胥颖露 《江苏教育》2014,(22):57-58
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能使音乐教学"有情趣、有创想、有魅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情激趣,精选教材;依需设境,以境导学",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时代在发展.人才的竞争也日趋紧张激烈.当然综合素质就成为人才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音乐不仅具有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且有利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因此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定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在音乐课堂上实施“美、情、趣”教学,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对音乐课的总体要求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会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这一要求,笔者以为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贯穿“乐”、“情”、“创”、“训”的四字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要追求创造审美品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乐趣、志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理趣、意趣:领略音乐鉴赏的美趣、谐趣、雅趣,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8.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情、趣、美.在音乐教学中不单单只是为了学习一点简单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在本学科中渗透人文理念,要通过本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分析、共同欣赏、讨论、评价来表现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来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要尽量绘其"情",让学生具备创新的情感;掘其"趣",来活跃创新的思维;揭其"美",加强创新的行为.这样,才能用音乐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获得音乐美及理解基本知识的同时,创造力也得到发展.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智、趣、美”音乐课堂的创建,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提升,助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利用活动、趣味元素等,巧设活动,促进“智”发展;调动兴趣,实现“趣”中学;多元欣赏,做好“美”中悟,以打造“智、趣、美”音乐课堂,从而有效践行核心素养的要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逐步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一门让人痴迷、陶醉其中的艺术,在新课标的引导下,音乐艺术越来越绚丽多彩,音乐课程标准以审美为核心,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实际课堂教学实践,对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做出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