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漯河某医院废水具有水量水质变化大,氮磷含量较高,且排放无规律的特点,采用"特殊废水预处理+巴登福(Bardenpho)同步脱氮除磷二级强化处理工艺+二氧化氯消毒处理"组合工艺处理该废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处理工程规模1000m3/d,进水水质平均浓度为COD 83.3mg/L、BOD528.6mg/L、SS 67mg/L,处理后的出水平均浓度为COD 17.9mg/L、BOD54.89mg/L、SS 9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5%、82.9%、86.6%,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屠宰废水的特点,应用ABR工艺降解其COD.分别对膜法和泥法处理单元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膜法ABR处理效果好,在进水流量为2L/h,原水COD在2000-4800 mg/L范围时,总出水COD为318mg/L,去除率达84%.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电极/Fenton试剂/中和法对广东某包装厂高浓度油漆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油漆废水通过铁板三维电极在电压18V、极板间距4cm、pH自然和电解3h条件下,COD去除率达67.1%;电解水在H2O2投加量为13mL/L(30%)、Fe^2+投加量为40mL/L(10%)、反应时间为3h时,COD为109mg/L;将处理水pH调至6-9,出水COD可降至100mg/L以下,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对其进行生化处理,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温度20~25℃、进气量为50 L/h、反应时间为1 h、沉淀时间为0.5 h、闲置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对COD,TN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5%,COD为200~700 mg/L、TP为3~8 mg/L、TN为40~110 mg/L的废水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TP去除率达78%,出水达该标准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后续处理,考察了曝气时间、污泥浓度、沉降时间和pH对SBR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0 d污泥培养驯化,测得SVIvi=80~100,SV30<0.3,MLSS=2.8~3.0/L,镜检可见大量钟虫、轮虫和原生动物等;在曝气时间8h,污泥浓度3.5g/L,沉降时间2.5h,pH=7的条件下使垃圾渗滤液中COD由1600 g/L下降到 352mg/L,NH3-N由485mg/L下降到86.8mg/L,SS由260mg/L下降到52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78%,82.1%和80%.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处理实验室有机废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化学实验室产生的有机废液成分复杂,毒性大,直接排入下水道对环境造成污染.将非金属矿物--硅藻土经300℃活化处理后,与90%脱乙酰度壳聚糖的0.5%醋酸溶液按1:1.2质量比混合,制成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吸附剂,用于处理实验室有机废液.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吸附有机废液的静态最佳操作条件是:壳聚糖与硅藻土质量比为1:20,吸附剂用量为30 g/L,废液中COD浓度为1000 mg/L,pH值为6,吸附平衡时间为30 min,有机废液经处理后COD去除率为72%.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OD浓度不大于1000 mg/L的实验室有机废液,经两级处理,流经硅藻土-壳聚糖颗粒吸附柱后,流出液COD的残留量小于100 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用Fenton-微波辐照法处理模拟中药废水,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Fenton试剂投加量、pH、微波功率对中药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用水的COD为1078 mg/L,色度180倍.当pH为4,Fe2+投加量为200 mg/L,每升水样H2 O2投加量8 mL,微波功率160 w,辐照时间60 s时,COD去除率可达到78%以上,色度去除率可达到72%以上.出水的COD在238 mg/L以下,色度在50以下.微波-Fenton法比单独Fenton法反应时间短,对COD、色度的降解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38-41
采用粉煤灰制成的陶粒在A/O接触氧化工艺中处理校园生活污水,考察了该工艺对COD、NH_4~+-N、TP的降解效果.本研究中A/O工艺装置采用连续进水,以陶粒为填料,对其进行挂膜,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5~28.5℃,pH值为6.7~7.8,进水流量为180~200 L/h时,HRT为9.6~10.6 h,DO浓度大于2 mg/L以及进水COD、NH_4~+-N、TP分别为85.20~139.90 mg/L、13.81~22.11 mg/L、1.32~4.52 mg/L时,陶粒挂膜性能好,系统启动速度快,稳定运行对COD、NH_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3.83%、90.42%和72.65%,出水COD、NH_4~+-N浓度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TP能够满足二级标准.以粉煤灰制成的陶粒在A/O接触氧化工艺中的应用达到较好的脱氮和碳氧化的效果、出水水质稳定、生物膜稳定性强等优点.该研究为生活人口较多的校园及地区独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供了工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通过烧杯试验,分别对Al2(SO4)3· 18H2O,Fe2(SO4)3,聚合Al2O3以及1∶1组合无机絮凝剂(Al/Fe)对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相同,静沉50min,投药量为700mg/L时,1∶1组合絮凝剂的除磷效率高于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TP去除率为95.12%.处理后出水TP浓度小于1.5mg/L,达到GB16889-2008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针对含原油污水进行研究,通过自主复配出适合目标水样的高效絮凝剂对水样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在PAC加量为200mg/L,P-fg加量为2mg/L时处理污水后,水中COD从3210mg/L降到462mg/L,悬浮物从180mg/L降到2.1mg/L含油量从250mg/L降到4.3mg/L,透光率可从18%上升到98%以上。对于絮凝试验没能处理迭标的COD,采用电解-Feton试剂法处理,考察了各种主要因素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在双氧水加量为450mg/L,温度为55℃,pH为3-4之间,反应时间为1h,亚铁离子加量为150mg/L的最佳条件下对污水中COD的除去率可达到92%以上,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磁流体对工业废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罗新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3):119-12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为10nm的Fe3O4磁性微粒,分散于水中生成饱和磁化强度35mT的水基磁流体,用此磁流体对模拟与实际废水中Cr(Ⅵ)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H=3,温度为45℃,吸附时间为0.5h。用Langmuir等温模型和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探讨了磁流体对Cr(Ⅵ)的吸附机理,该过程为单离子层吸附。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磁流体对实际制革废水中Cr(Ⅵ)的饱和吸附量达66.5mg/g,废水中残N/Cr(Ⅵ)浓度为0.2mg/L,低于工业废水排放的国家标准(0.5mg/L)。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汤河水体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选取7个代表性取样点分季节进行2次水体采样,测定pH、氨氮、总氮、总磷及COD,并分析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汤河水体pH整体上2月份较7月份略高,除取样点1、2外,其他各点2月份氨氮、总氮、总磷和COD都较7月份高. 可见,7月份汤河水质明显优于2月份,其原因可能与7月份水生植物生长旺盛,植物吸收了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以及2月份水中植被死亡有机物的释放有关.此外,从汤河上游到下游水体污染物浓度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但不同取样点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氨氮、 总氮、 总磷及COD浓度变化幅度依次为0.052-0.32 mg/L 、0.075-0.41 mg/L、0.014-0.419 mg/L和11-31.7 mg/L,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取样点周边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无序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雨水水质对雨水利用工程的影响,以沈阳市浑南新区的雨水水质为研究对象,对单体建筑屋面、小区径流及市政排出口的雨水进行为期一年的检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雨水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是COD和SS,特别是在降雨初期比较明显,随着降雨时间的延续,水质逐渐好转.市政排出口雨水COD和SS的含量最高,变化范围分别为167~249,119~332 mg/L,小区径流雨水COD和S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7~85和106~269 mg/L,建筑屋面雨水COD和S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80和50~153 mg/L.3个取样点的氨氮含量分别为1.7~5.2,3.7~18.2和5.2~25.6 mg/L.  相似文献   

14.
混凝-ABR—BAF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屠宰废水的特点,将ABR和BAF工艺应用于屠宰废水,对膜法和泥法,单柱和双柱处理单元进行了筛选,提出混凝-膜法ABR-双柱BAF组合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2L/h,原水COD在1500—4500mg/L、氨氮在30—85mg/L范围时,总出水COD〈100mg/L,氨氮〈50mg/L,分别达到了国家的一、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常温常压下利用CaCl2,PAC和PAM制备了一种复合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剂量及混凝条件:CaCl2(500mg/L)+PAC(600mg/L)+PAM(2mg/L),pH值为8,快速搅拌1min,慢速搅拌4min。在此剂量和条件下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为76.7%,总油去除率为95%,达到了预期的出水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便于批量工业废水的快速测定,探讨了不同回流时间对COD测定值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当水样的COD值在500~800mg/L时,回流时间需要大于90min;当COD值在300~500mg/L时,回流时间需大于60min;当COD值小于300mg/L时,回流时间仅需大于30min。  相似文献   

17.
对某钣金厂磷化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法进行处理研究,利用 pH/ORP系统在生产运行中确定了碱和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实现了整个工艺的自动控制,降低了药剂量的使用.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原水COD从250mg/L降到50mg/L,总磷从36 mg/L降到0.3mg/L,废水COD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9%,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散叶生菜大速生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激素配比,确定生菜高效诱芽培养基为MS 1.5 mg/L 6-BA 0.2mg/L IAA;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筛选培养基中适宜的潮霉素选择压为20 mg/L,抑菌剂羧苄青霉素的适宜质量浓度为300 mg/L;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将携带O型和A型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O21-O14-A21-HBcAg转入大速生散叶生菜,PCR检测转化率达50%。  相似文献   

19.
在处理制革废水中常用SBR工艺,试验探讨了不同HRT、进水pH、COD负荷、NH3-N浓度、活性污泥浓度的运行参数,研究SBR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最优运行参数.结果表明:SBR反应器在进水COD为1500~2000mg/L、NH3-N为150~250mg/L、pH为7.5、运行污泥浓度在3.0g/L左右、曝气时间为18h时COD去除率能达到95%左右,NH3-N去除率达到97%左右,其出水能够达到一级出水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研究了以不锈钢片单独做阳极和以活性碳纤维毡片(+不锈钢)的复合阳极对TNT废水电解效果的影响,并对电解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原废水的TNT浓度为70—90mg/L,COD约为290—340mg/L,PH为7.5—9。实验数据显示,当槽电压为10V,PH值为3,外加电解质Na2SO4lg/L,极板间距为4era,电流密度为15mA/em。,搅拌转速为260r/min,电解2h时,以活性碳纤维+不锈钢复合材料为阳极处理原废水,对TNT和COD的降解率分别为66.6%和55.5%,然而单独以不锈钢材料为阳极情况下,对TNT和COD的降解率仅为43.5%和24.7%。结果表明以活性碳纤维+不锈钢复合材料为阳极对TNT废水中的有机物的电解效果显著,对实际工程废水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