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辉 《学苑教育》2021,(9):69-70
幼儿时期是人格陶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幼儿习惯养成尤其如此。基于此,本文就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探讨,从生活细节、纪律约束、家校合作三个视角展开思索,以期能抓住幼儿阶段这一重要时期,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助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使其一生获益。  相似文献   

2.
幼儿时期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可以把各种方式方法贯穿到日常活动中。做到"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不能将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分离,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身心健康、知识获得、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个性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丹东市5—6岁在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幼儿在生活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家园合作教育训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在低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低碳生活这一概念随之产生.低碳生活作为一种优质、环保的生活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培养低碳意识,让人们自觉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成为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教育作为个人的启蒙教育,应该充分践行低碳意识要从小培养的幼教理念,提高幼儿的低碳意识,使幼儿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倡导、处处践行低碳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低碳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幼儿开始.  相似文献   

6.
<正>陶行知先生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何使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其教育思想和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良好生活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他主张各种知识最好在生活中获取,习惯培养更应该如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期,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那么如何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培养:一、班级常规合理化——行为习惯养成的奠基石对幼儿的每一要求,都要周密考虑,合情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小班上学期,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习惯。比如,能正常入厕、午餐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  相似文献   

8.
白曾登 《学周刊C版》2014,(5):205-205
幼儿园阶段是人生最初的学习阶段。这个时候.幼儿要离开父母.走进幼儿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因为幼儿园的环境要与幼儿以前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什么都得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习。同时.幼儿阶段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但是因为自身的控制能力较低.要想让幼儿形成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才能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使幼儿既能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又不受那些不良的、不规范的行为习惯所影响。相反.如果在幼儿时期我们并不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祈福新邨现拥有祈福英语实验幼儿园、祈福精英幼儿园和祈福新邨幼儿园三所广东省一级幼儿园,祈福幼儿教育本着"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一日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习得,在生活中养成,获得学习和锻炼的乐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祈福英语实验幼儿园国际部将英语学习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为幼儿创设真实、生动的英语自然习得环境。  相似文献   

11.
据研究表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在3~4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进行良庭教育、学前教育,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当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学习知识更加的重要。培养幼儿注意力是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及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教育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家庭当中,家长应充分地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注意力品质和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一系列原因;其次提出了培养幼儿注意力的四个原则;最后探讨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注意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崔晓红 《学子》2015,(1):60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为孩子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这也涉及发现幼儿情感和幼儿的品德教育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去呢?一、在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中加强德育大家都知道,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本文着重分析影响卫生习惯养成的几个要素,探索适应幼儿特点的教育方式,提出对策,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一、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对小班幼儿成长的影响小班是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学好则受益终生。笔者认为,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幼儿影响巨大。1.可以保证身体健康。小班幼儿体质较弱。良好的卫生习惯能使幼儿隔离病菌,保证健康,更利于培养幼儿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山东省临沂市九十多家幼儿园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研究课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顺利结题的基础上,启动了"十一五"立项课题《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在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和山东师大丁海东教授的具体指导下,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着眼于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融合了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论,用发展的眼光和教育的智慧,历经三年的实验探索,于2009年8月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该课题2010年顺利结题,并于2012年荣获山东省(中等以下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精品课题。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探索出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一是在幼儿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幼儿习惯养成的三个阶段,即会不会做,是否经常做,是怎么做的(是否是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去做或变成无意识地去做);二是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实验教师广泛地运用"行为指导课","行为指导课"是她们的创新;三是倡导给幼儿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在活动室内创设生活区,让幼儿在生活区内进行真实的生活行为,强化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时将实验内容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相联系,在真实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幼儿的好习惯。本次实验研究,三百多名研究人员和全市不同类型的九十多所幼儿园近三千名幼儿参与,覆盖面广,师资力量雄厚,受益的孩子多,成为临沂市幼儿教育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本刊在此刊发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供借鉴和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和我们在三年中进行"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课题研究结果,现谈谈怎样在一日活动常规教育中培养农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 ,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开始。所以 ,我们应特别重视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幼儿年龄小 ,可塑性大 ,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来园、不迟到 ,有秩序地盥洗 ,上课时举手发言 ,愉快安静地进餐等。这些良好行为的养成 ,可以使幼儿逐渐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二、督促幼儿自觉执行一日常规。有了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还需要去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7.
习惯在人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为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从家庭、幼儿园两方面入手,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许多孩子由于在家中娇生惯养,缺少与同龄人交往,任性、唯我独尊成了当今许多孩子的特点.多数幼儿园、家长对开发幼儿智力比较重视,却很少考虑如何使孩子学会同情、关心和帮助别人,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且将爱的教育贯穿在幼儿整个生活之中,为孩子创造亲切、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孩子在充满着爱的精神环境中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骆群 《考试周刊》2014,(77):188-188
<正>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学前的启蒙教育。人们不仅关注幼儿园的条件、教育方法方式,更关注幼儿园对幼儿的细节管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以后学习优秀或取得其他成功的条件之一。幼儿园的进餐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餐后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及今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这里的餐后活动是指从第一个幼儿用完午餐到全体幼儿  相似文献   

20.
冯晓洁 《动漫界》2022,(20):78-79
食育,即以食物为载体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的过程.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启蒙基地,是教会幼儿识别各种食物,养成良好、健康饮食习惯的第一站,因此在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程非常重要.我园一直努力通过食育课程对幼儿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和生活技能,促进幼儿的人格养成、兴趣及情感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