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忠心 《班主任》2010,(7):34-35
家庭是子女走向社会之前的“演习场”,家长是子女进入社会的引路人。因此,家庭教育是否成功,最终要由社会实践来评价、检验并决定弃取。如果家长不研究社会,不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和发展趋势,不了解社会对社会成员在素质上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就等于“闭门造车”,出门很难“合辙”。  相似文献   

2.
家长对子女进行培养教育,最终是把孩子输送到社会生活中去。子女能否自立于社会,最终是要由社会生活进行检测的。家庭实际上就是子女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3.
黄志亮 《班主任》2003,(3):21-22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的行为和活动。虽然家庭教育由家长来完成,但是教师对家长的指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对家长的指导更是责无旁贷。只有对家  相似文献   

4.
会前,我们分头了解了家长对子女前途问题不正确的看法,作了分析研究;并做好了动员家长来开会的工作。开会那天,由於家长到会有先有後,所以班主任便陪着早到会的家长在班内谈话,向家长介绍他们子女的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一般的生活学习情况,从谈话中也了解了家长对孩子们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2013,(8):81-81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二、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今天,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的家庭教育受到挑战和冲击,不改变这种状态很难培养造就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才来。家庭教育实行开放,并不是说家长对子女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要使家庭教育过程始终保持家庭内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对外,要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实施德育,即把学生培养成好公民。望子成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但如何才能把子女教育好呢?在这里,笔者向家长朋友提出如下建议。一、养、教并重,切实负责子女是家庭的未来,也是社会的未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着眼于未来,培养子女形成独立人格,使其走上社会后能尽一个公民的职责。子女只有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立足、发展,才有能力对父母尽赡养义务。如果子女缺乏社会责任感,是一个自私自利、不关心社会、不关心他人的人,长大了恐怕很难会尽家庭责任。家长要保障子女求学的费用,同时让其学会勤俭节约。家庭困难…  相似文献   

8.
马源 《吉林教育》2009,(6):77-78
在一般意义上,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养儿防老、教育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理念传统的家教观念长期以来深入人心,并引导着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实施着家庭教育。时代发展到今天,民主、平等的先进思想已经被多数家长所接受。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再是那种家长高高在上,孩子惟命是从的模式。相对地,家长和孩子在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社会生活组织,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家长与子女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家庭对子女发育成长负有直接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0.
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在生活检点方面,有些值得注重的地方。一是家长要有高尚情趣。要清除自己精神境界中的低级趣味,不讲庸俗、荒诞的故事,不向子女描绘性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东南沿海地区广大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家长关心子女的成长,对子女的品德进步给予了有益的影响,但这一代家长也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教育子女水准参差不齐,真正能够高水平进行家庭教育的家长不多。为此,学校和社会有关方面应帮助他们提高教育素质和教育水准,从而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携手造就21世纪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指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多指父母、家族长辈对子孙族众进行的教育。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亲是家长,是主宰,子女是家属,从属、依附于家长,全部家庭事务,由家长做主。子女在走向社会后,言行是否中规守矩,是否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关键在于他们在家庭中所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钦州市钦北钦南片区大部分的乡镇农村家庭教育方式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放任自流型中,家长对子女不太关心的占百分比最多,虽然子女多数最服从父亲,其次是母亲,但有不少子女选择最信服非家庭成员,并且在家中子女最不爱听父母的话,达80%,比其他类型多出很多。半管型中,家长对子女一般关心,较尊重子女选择,但认为子女的学习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好处的百分比最少。对子女帮助别人的态度,赞成的百分比最多。在被调查者中,认为子女最信服父亲方面的占比最多,其次是母亲,在家中学生最爱听父母的话的百分比占最多,子女最信赖父母。家长认为子女常讲实话的相对较少。严管型中,父母平时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关心的是严管型,认为子女的学习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好处的百分比最多,对子女帮助别人的态度,赞成的百分比较多,平常负责子女衣食住行方面的达100%。引导型中,家长对子女比较疼爱,认为子女的学习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好处的百分比也较多,最尊重子女的选择。平常主要由父母负责子女的衣食住行,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比较严格,对子女在花钱方面管得较松。  相似文献   

14.
“在家就学”:美国新型教育在家就学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完全由其父母或家人设计,但据全美最大在家就学机构缅因州在家就学协会指出,大学部在家就学学生的家长,都是采用套装课程,以生活来引导学习,不会把学校授课模式强加于自己子女身上,使子女学习与生活并重。...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少方法,溺爱随之产生。同溺爱型家长的谈话,必须抓住为了学生的学习进步这个话题,从了解情况开始,对症下药、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转变态度、提高学业成绩,以此来消除家长的偏见;用方法的指导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自身原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不扎实;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差。二是家庭原因,家长忙于生计,对子女缺乏有效的监管;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粗暴、简单,造成子女逆反心理;或是家庭条件富裕,对子女过分溺爱,使孩子依赖性加大,丧失学习目标。三是社会原因,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如网络游戏的诱惑,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四是学校原因,对后进生重视不够,部分教师教育方式不当,令学生厌学等。  相似文献   

17.
探讨家庭环境对2-3岁幼儿入园适应性的影响,通过对3名入园初期幼儿独立生活和人际交往表现的观察,并与其家长进行交谈。积极关注,善于引导的家长的子女有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表现,而呵护迁就的家长的子女在独立生活方面比较弱,放任庇护的家长的子女攻击性比较强。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增强幼儿的入园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蔺洁 《现代教学》2005,(9):58-59
青少年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为活跃、最为敏感的社会群体,社会生活中的每个变化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多样化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独生子女家庭和居住环境的日渐封闭,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和超现实的期望值,家长教育理念的滞后,这些都为学校的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幼儿家长的教育价值观调查黄人颂一、问题的提出人的发展包括身体的、认知的、社会的与情感的各种素质的发展。家长在教育子女中重视哪些素质,期望子女能具有哪些素质,反映了家长的教育价值观。近几十年来,家长教育价值观是教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共同有兴趣的课题。美...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和未成年人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实施的环境是家庭,教育者是家庭里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子女或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人。子女从出生到入学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由家长对他们实施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称做“学龄前家庭教育”。子女从出生一直到长大成人,在一生中受到家长对他们实施的全部教育和影响,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有意的或无意的。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全体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