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阳很快乐     
上周做家教,辅导孩子看图作文.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就一幅图写五句话,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最后一句,他写道:"太阳很快乐."那幅图上,鸟儿在鸣唱,猴子在蹦跳,鱼儿在戏水,孩子们在打闹.如果我是太阳公公,我也会因为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快乐.我当时夸赞他:"好好努力,你会成为一名文学家.我喜欢你的‘太阳很快乐’."  相似文献   

2.
新京报,2012年2月9日A18版刊发了题为《女子铁链牵男子宣传"尊重女性"》的图片报道。图中一女子用3条铁链,驱赶着3名脖系铁链爬行的男子。图片说明文:"昨日,武汉光谷街头,正举行一场名为‘举起你道德的皮鞭’的行为艺术,现场有一位女子用铁链牵着在地上爬  相似文献   

3.
《河北日报》头版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长期坚持,办得成绩斐然,在全国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今年2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杨柳青——言论专栏1988——1997十年总汇》。这个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作序的精装本大部头,向读者展示了报纸言论改革的有益尝试和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报纸的评论编辑,我读这本书觉得心情很不平静,感慨良多,其中最具积极意义、现实意义的感想是,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思考报纸言论改革拓宽了思路;我们不妨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促使我们的报纸言论通过改革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徐光春在本书的序言中对“杨柳青”赞赏有加,并对其经验作了首肯。他说:“《河北日报》头版上有个‘杨柳青’言论专栏,办起来快10个年头了,我早几年就注意到这个专栏.觉得挺有看头。今年8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次‘百佳’事迹报告会,会上有4位‘百佳’新闻工作者发言,其中之一的储瑞耕,就是‘杨柳青’专栏的主笔(他是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3位评论员之一);他的发言,相当一部分说的是‘杨柳青’专栏在文风上进行的改革探索,我和与会同志听了,都受到了有益的启示。”徐光春副部长认为,  相似文献   

4.
我迷上新闻工作三十余年了,从十六岁开始从事业余通讯报道,足足当了二十年通讯员。一九七八年,我有幸到市广播电台当上了专业记者。有人问我:“你是通讯员‘出身’,亲自体验了业余通讯报道工作的甜酸苦辣,能不能给我们谈谈你当通讯员的‘密  相似文献   

5.
蔡星 《视听界》2000,(5):29-29
专栏化的广电节目,随着广电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受众和广电人的重视。搞好专栏建设,提高专栏质量,对县台来说,有一个“为什么要创办‘名’‘优’专栏节目,按什么样的标准、怎样创办‘名’‘优’专栏节目”的问题。一、争创“名”“优”专栏节目的必要性。1999年度,我们台推荐2个专  相似文献   

6.
我1978年进县广播站当编辑,一位好友开导说:“那是个‘出生入死’的地方,不可呆长。”我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啥叫‘出生入死’?”他说:“广播这一行待遇差,‘进步’慢,入了行就甭想有什么发达,只能当一辈子末流编辑”。我就此请教一位老编辑,他反问我:“你爱不爱广播这一行?”我说:“爱呀,不爱咋进  相似文献   

7.
某报"奥运特刊"先后开设了"奥运观察""奥运之星""伦敦日记""漫步英伦""赛场风云""热点直击"等十多个专栏。这些专栏大都醒目、有特色。不过,有的专栏名称理解起来容易产生歧义,让人"不得要领",比如"‘尔’听八方""‘闲’看奥运"。"‘尔’听八方"显然是由"耳听八方"变化而来。"耳"变成"尔",读音虽相同,词义却怎么也说不通。查《现代汉语词典》,"尔"的基本字义为①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8.
曹罡 《视听界》2001,(5):58-58
从高校退休的邻居张教授是个特别认真仔细的人。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们记者的‘身后’是什么?”我一时被问得糊里糊涂。他见我搞不明白又笑着说道:“你们在搞新闻报道,常常有个记者对着镜头作一段开场白。”“那叫现场报道,”我插嘴解释。他说:“对!就在这个现场报道中,十有八九的记者都说,‘我的身后’怎么怎么着。”张老怕我不信,边说边拿出他的记录给我看:某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淡》播出的《悉尼——另一个赛场》,报道北京在悉尼申奥情况。记者张洁面对镜头介绍说:“观众朋友,我‘身后’就是  相似文献   

9.
邓伟 《新闻前哨》2020,(4):32-33
一年一度的省两会,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2020年湖北省两会期间,《湖北日报》派出精兵强将,组成两会前方报道组,开辟"省两会特别报道"专版,敏锐捕捉两会亮点,创新讲好湖北故事。推出"热点深读""港澳委员点赞发展成就""‘楚楚’画亮点""读报告看精彩""现场直击""问计民生你点我采""评论员观察""‘姊妹花’跑两会""我的2020新梦想""连线""声音"等多个专栏,对大会进行全方位报道,全媒体呈现。  相似文献   

10.
读了《新闻知识》今年第四期龚志聪同志关于新闻作者署名的文章后,自觉受益非浅。但对作者一定要署真名实姓这一点不敢苟同。首先我以为新闻作者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一般不具有新闻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这个定义,一条新闻具备了‘新近发生’、‘事实’、‘报道’这三点就可以了,至于是谁报道的无关紧要。作为作者,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读者要看的是你的文章,而不是看你有什么职务,代表了谁。十年动乱期间,人们看报总要看谁写的,有什么背景,这种苦头我们已经吃够了。一个农民或一个县长写了一篇新闻稿,在本单位也许是新闻(其实不应该成为新闻,相信随着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这  相似文献   

11.
张稼夫很激动地从会场后面走到前面来,问彭真:"‘感情确已破裂’,彭真同志你手里有没有一把尺子?如果有我就同意。如果没有,那就是法官说了算,我不赞成。"彭真当时就笑了,他说:"你把我问住了。"1979年9月底,37岁的张春生调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时,对法律可以说一无所知。法制委员会1979年3月成立,彭真任主任,80位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不是中共高级干部,就是资深法学家。百废待兴的海量立法工作,奇缺年轻的办事人员,是否学过法律,就无法强求了。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从我第一次看到《新闻知识》后,我就喜欢上她了。‘通讯员经验谈’、‘业务研究’等专栏给了我这个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修改拾趣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管是写文学作品,还是写新闻报道,都不能忽视修改。契诃夫曾这样说:“写作的技功,其实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不好的地方的投巧。”诗人梦家将他的诗寄给胡适修改,诗中有这样两句: “鸟莫许唱,清溪停了不流!”胡适改成了“鸟不许唱,清溪停了莫流!”把第一句中的“莫”与第二句中的“不”移了个位置,使两句都成了命令语气,增强了抒情性。郭沫若写的话剧《屈原》本来有这样几句台词:“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他写完后总觉得有点不够味。当时这出戏在重庆演出,演员张逸生同志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转给我一篇报告文学习作及作者的信。作者周自狄在信中说:“……我写了一篇《团旗下的‘花香’》的报告文学……写好后,我送给了主人公及主人公所在的厂党委。他们看后都说:‘写得比较成功’,我拿给周围的同志看,他们都说不错。可是,当我把稿件投到有关报刊时,却给退了回来……”作者看了《新闻与写作》后,希望能帮助他找找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切忌说绝话     
前不久,一名基层的通讯员找到我,让我给她改一篇稿子;内容是一位电报投递员在母亲去世的情况下,化悲痛为力量不去参加吊唁,而整天骑上摩托车送电报。当然她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彰一个党员的模范作用. 我看完之后,马上担心地问:‘这个投递员出事没有?’继而我又风趣地说:‘你这篇稿子把我感动得有泪不敢流’。接着,我让她深入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年轻老师,妻子生孩子的时候出现难产,自己因为教学任务重没有陪在身边,最终孩子生下来很不容易,因此很珍视自己的儿子,心有内疚.后来,他教健康课的时候讲到了‘艾滋病’一节,有个好奇的学生问他,‘如果是您的儿子得了病,您会和他一起吃饭么?’结果老师不太开心,批评了学生,学生也觉得有些委屈."这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垂杨柳中心小学班主任郑丹娜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个难题. 在参加北京劳模宣讲团的宣讲过程中,通过和来自医疗系统的劳模交流,她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一次搞活动,吃饭时,一名艾滋病患者指着自己的饭盒说,‘护士长,我不吃肉.’我迟疑了一下,把他饭盒里的肉夹过来,放进了自己的嘴里.他一下子惊呆了:‘王姐,我家里人都不敢这样!’他管我叫姐了,把我当亲人了!"  相似文献   

17.
画中有话     
"奥运会是个无硝烟的战场,让孙杨‘火线’入党,对他也算是一种激励吧。"中国游泳选手孙杨在伦敦奥运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亚东说。"‘裸体首相候选人’桥下彻抱着穿空姐装的我!"日本杂志《周刊文春》以此为标题爆料,称大阪市长桥下彻从政前曾有婚外情。"目前你的工资是我的一半多,你的工龄是1年,而我的工龄是38年,你叫我情何以堪?"四川绵阳一位硕士公务员给市委副书记张锦明写信,抱怨工资过低。张锦明在回信中写道。"如果我们不能赢得金牌,那么我们就不配再有美国  相似文献   

18.
巴格达街头。李晓果,这位新华社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报道小分队的摄影记者从小汽车的引擎盖上跳下来,想想刚刚拍到的镜头,长长地吁了口气……“当时我想,这下终于‘拿’到了!总算不虚此行………”1998年3月2日的巴格达,数万名市民为33名因缺医少药而夭折的儿童举行集体葬礼。孩子们的棺木都  相似文献   

19.
字迹是否书写得工整虽对文章写得优劣或与稿件是否可用不能起绝对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影响,而且这也反映作者的文学素养. 我过去给新闻单位投稿,在书写时,常写别字、错字、自造字.有一次,一位记者指着我的稿子说:“副食品的‘副’字你为什么老写成付款的‘付’?”我说:“这样写省事.”那位记者坦率地说:“我们不愿看别字、白字连篇的稿子,至少可以说作者书写是不认真的”.我忙答道:“对,今后一定改正.”打那以后,我不管给哪家新闻单  相似文献   

20.
报道关全局,得失寸心知。有一回,我向报社老领导请教,正在兴浓处,他话锋一转,说:“莫以为跟着叫好就省心,不,不!”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还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开拓。什么报人可不能学街头围观卖膏药的那帮人,只要人家双手抱拳,走一圆场,说一声:“哥儿们弟兄给捧个人场”,我们就扯着脖子直声吼:“好!”不管他卖的是真东西还是伪劣货;什么报人更不可学旧社会那些跟着恶少的痞子,专在戏台子下为某一个“戏子”叫好,而自己明明知道这声“好”的背后有险恶用心……渐渐地,他的语气里有了不想掩饰的激愤:“我这绝不是空穴来风!要知道,我们的报界确实出现过一些专业叫好者,曾经为‘亩产10万斤粮’的‘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