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闻的力量来自哪里?--以"两会"报道的创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力量源泉一 :人 ,有血有肉的人新闻的力量和冲击力在于其个人化。只有个人化的新闻 ,才能够在报道的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受众注意力 ,激起受众的极大兴趣。所谓新闻的个人化 ,就是通过人们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 ,或解释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等。优秀的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 ,总是从某个个人的视角出发 ,以小见大、贴近读者 ,从而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在报道中 ,无论这种新闻是长篇特稿、通讯、专栏、会议新闻 ,还是领导人会见的消息 ,都至少需要一张有血有肉的人的面孔。可是 ,长期以来 ,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金龙江 《新闻实践》2008,(11):39-40
创新工作性报道,须改变观念,改换视角,改进方法,在题材选择、采访写作、编辑处理等方面,准确判断和表现新闻价值;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改进和创新报道方式,使报道亲切可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贴近群众;善于以新闻事件内核或事件背景来构建报道模式,凸现有效信息,让新闻站到前面来。  相似文献   

3.
经济报道是人类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这类报道一般来说,以非事件性新闻为主,依靠数字说话。它没有民生新闻那样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没有突发性新闻事件那样强烈的现场感,也就是说经济报道在表现方式上存在着呆板、  相似文献   

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的要求如今在新闻界叫得很响.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而要落到实处.必须从新闻的选择、编排、采写等等方面一个一个问题地研究,拿出贴近的办法。只有愿望,没有办法.“三贴近”只能停留在口号上。本想就非事件性新闻即工作报道的主题如何与人更贴近的方法问题谈点意见。在一定意义上说,非事件性新闻其实就是人的新闻.不能狭隘地只把人物新闻归于人的新闻。既然是人的新闻,又是写给人看的.那就理当有人。此所谓有人,包括:主题要贴近人,为人所关注而非为观念而观念;中要有人。不能从头到尾不见一个人:话要由人说.而不是由件说或把件上的话硬安在人头上。  相似文献   

5.
摄影报道(Photojournalism)属于新闻摄影的范畴 ,它同广义新闻摄影一样 ,都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图像报道。它的报道范围很广 ,小到幼儿园小朋友一场比赛的结局 ,大到人类的生存受到外星球的威胁。摄影报道与狭义的新闻摄影(NewsPhotography)相比 ,虽然都强调新闻性 ,都是对具体事件、事物、人物、人的生活的记录 ,但摄影报道更侧重于报道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而狭义上的新闻摄影只报道事件的简明事实。摄影报道有结构的叙述性 ,而单幅新闻图片没有。一、摄影报道的实质摄影报道同新闻摄影和其他摄影一样 ,都…  相似文献   

6.
高洁  张淼淼 《青年记者》2006,(24):39-40
新闻故事化的缘起与军事报道“三贴近”原则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媒体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形式讲述新闻,“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同时也涉及到军事报道领域。所谓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重要讲话中,提出媒体的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新闻观念、创新新闻内容、创新新闻形式、创新报道方法、创新报道手段。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经济类报道成了电视新闻的重头戏。由于经济类报道的抽象性同电视传媒形象的直观性的不相适应,无疑给电视记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它不像事件报道那样宏观展示,不像生活报道那样贴近观众,不如化报道那样多姿多彩,不及反腐片那样引起广泛共鸣。因此,研究经济内在规律,发现新闻闪光点,是搞好经济报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夏琼 《新闻前哨》2010,(6):29-29
综观此次提交的全部消息作品,整体呈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特点:依据国家政策方针,立足于时代大局,高屋建瓴作思考,贴近民生巧落笔。具体而言,报道数量方面,事件性消息增多,政策、会议性消息减少,“文山会海”现象基本绝迹;报道内容方面,从新闻的发现,到新闻的选择,再到标题和内容的创作,新闻的呈现视角更加社会民生化,表达方式更加新颖创新,报道语言更加个性具体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网络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得到了普及,现代人的生活、思想都在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已经无法准确地传达出事件的全部信息,难以满足现代人想要了解新闻事件的迫切性,还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组合式报道是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新闻事件的分析,逐渐成为新媒体融合时期的主流报道方式。本文将针对组合式报道的相关概述和优势地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利文 《军事记者》2003,(10):26-27
与突发性事件报道相比,工作报道因为涉及的大多是问题观点、经验总结等抽象的东西,容易写成材料式、教条式、解释式,往往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如何增强工作报道的可读性与可信性,真正挖掘工作报道的独特作用并展现其独特魅力,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让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进入工作报道,让娓娓道来的故事代替板着面孔的说教,让亲近随和的平视心理代替高高在上的俯视心理,一句话,使新闻更具人情味,才能使部队工作报道更加贴近读者,实现作者与读者的“零距离”。有“人”无“人”大相径庭无疑,新闻要通过事实来传播信息,但事是人做的,人和事有…  相似文献   

12.
现象性新闻是对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某些热点现象进行的报道。和传统的“一事一报”的新闻报道模式不同,现象性新闻报道所报道的事实往往能够集中反映某一类现象的若干个事实。现象性新闻不同与一般的事件性新闻,也不同与我国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典型性报道。事件性新闻一般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往往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或事件发生、变化的过程。选材较为单一。典型报道则要求新闻事实涉及的人或事要极具代表性、典型性,并且题材集中单一。  相似文献   

13.
毛江凡 《今传媒》2016,(6):33-34
深度报道,是指区别于常规或一般性新闻报道,以深度调查、理性分析等新闻手段,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事件背后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而事件性新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突发性、贴近性、时效性,即老百姓身边日常发生的事情。有人认为,深度报道和事件性新闻,二者难以兼顾。其实不然,深度报道做得好,策略得当,不仅能推进事件性新闻的良性发展,也是实现新闻作品创新求变、叫好又叫座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一起笔者亲自参与的新闻案例为样本,来阐述事件性新闻在深度报道中的策略与思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题报道是否契合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否紧扣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是否贴近民生为人民发声,都是地方新闻网站主题报道工作中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新闻网站如何做好主题报道.希望与所有媒体人共同努力,为完善地方新闻网站的主题报道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上的会议新闻过多过滥,报道手段、报道形式又单调俗套,广大受众叫苦不迭,甚为反感。因此,改进会议新闻的报道,让会议报道摆脱俗套已成为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和亿万受众的共同心声。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更应该改变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式,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在报道角度、标题拟定、导语、主体写作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使会议新闻耐看,观众愿意看,使会议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经得起考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采访、编辑、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传媒播发的新闻也越来越趋同。且不说新华社的统一发稿,就是在地方新闻中,由于新闻源雷同,同一新闻事件可能被不同媒体所报道,一家媒体想独享新闻或者垄断新闻可能性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将新闻做得与人不同,吸引读者,只有在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是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时采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以一条主线围绕事件或人物,采制若干条新闻安排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播出,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向受众介绍新闻的现实情况,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使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是一个主题的新闻由多种形式的多条新闻来表现的方法。这种报道形式气势恢弘,震撼力大,内容深刻,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是阐明新闻事件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不仅要讲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过去和现在,还要预测事物的发展和未来;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还要报道涉及的地方;要报道当事人,而且还要报道相关的人物;要阐明新闻事件的背景,意义和影响;要有具体的情节和细节,而且更要用事件本身的典型人和典型实事说话,因此,深度报道具有更大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9.
李静 《新闻世界》2011,(7):287-288
新闻专业主义影响着新闻文体的转变,并促使媒体确立了自身相对独立的地位,新闻的报道范围和报道方式也因此扩大。新闻专业主义影响下的新闻人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在新闻体裁上积极创新。服务民众的新闻观使报道的立场和选题更加贴近受众,使新闻操作呈现出更加职业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斌 《新闻知识》2003,(8):59-60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要求新闻单位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之后,各新闻单位立即行动,很快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