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京伟 《中国广播》2011,(10):72-74
广播录音节目中人声录音的比例往往很高。人声的录音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很广。它要求录音师具有较全面的电声技术知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在现代广播中人声录音的大量使用同样对广播记者的录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姚兰  何瑾 《视听纵横》2004,(4):78-79
一件优秀广播作品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节目的录音制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是音乐艺类节目,还是语言类节目的录制,它的整个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录制设备的技术运用,而是技术与艺术、主观与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完美融合,是一种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陈朝和 《东南传播》2010,(6):171-173
本文出自从事录音工作的录音师之手。笔者在文中介绍了在录制西洋管弦乐队演奏节目过程中,如何根据声源的特点和选用传声器,运用录音技术等,再创作出完美音响的操作技巧。此文颇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由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录音师协会举办的2004年度《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在京颁奖。福建广播影视集团选送的广播剧《兰花赋》获广播剧类录制质量一等奖,综艺专题节目《可以听的武侠》获语言类节目一等奖,《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获语言类节目二等奖。《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是国家广电总局为了提高广播节目质量,促进录音技术水平提高,奖励录制人员而设立的最高奖项。它不仅对节目的技术质量有着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录音师,真正体现其录音技术才华的,莫过于制作广播剧了。因为广播剧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听觉艺术中的综合艺术,它综合了这些艺术于一身:剧本创作(文学创作)、导演艺术、表演艺术、台词、音乐、音响效果、角色配置,众多艺术的综合配置调度等等。林林总总,都归到一点:录音,都要通过录下的声音体现出来。所以,制作广播剧要求录音师全身心的投入,精心录制每一个环节:台词、音响、表演,务求高质量;音乐务求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部公认的音乐精品都离不开"三度创作"的精心制作。作为"三度创作"的主体——录音师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本文从音乐鉴赏水平、知识积累、技术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俞锫 《现代传播》2019,(12):106-108
1877年,爱迪生发明的圆筒留声机开启了录音技术的发展。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录音技术经历了机械刻录、编辑制作和数字创作三个发展阶段,并成为推动录音艺术演进的重要原因。在技术发展的机械刻录时期,刻录是录音艺术的主要方式,有限的创作空间孕育了录音艺术的萌芽;到了技术发展的编辑制作时期,制作成为录音艺术的主导理念,在对"音乐时空"的重构中录音艺术开始发展;而到技术发展的数字创作时期,创作逐渐成为录音艺术的核心思想,从音乐的构成要素到音乐的情感结构,录音艺术用传统乐器和电子声音构筑起音乐艺术的新现实。  相似文献   

8.
许宁  胡娜 《声屏世界》2017,(8):36-37
网络文艺的冲击,使得广播文艺创作固有的听觉美感逐渐被人们淡忘.广播文艺创作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深度解读引领听众欣赏的指向;"化敌为友",合理利用网络文化,丰富广播创作空间;"共建集体记忆",展示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才能发挥好广播文艺二度创作的"魔方效应",组合出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随着技术设备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品欣赏要求的提高,影视剧制作过程中的声音录制也大部分从后期配音走向了同期录音,但现场环境和拍摄过程中对镜头调度的要求,又给录音师提出了很多难题。在此,笔者就多年在影视  相似文献   

10.
广播是听觉艺术。听众收听广播尤其是戏剧类文艺广播,对音响效果要求特别高。因此,不断提高这类广播的录音质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总结了在录制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应用录音技术原理,创作出高质量的音响效果、满足广大听众的需求,对录音专业人员提高录音质量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录音报道是充分发挥广播特点,使广播宣传生动活泼的重要报道形式。而音响则是录音报道最主要的组成部份。因此,如何正确录制和处理音响,是广播记者的基本功。录音报道的音响包括自然音响、劳动场面和人物讲话等等。录制这些音响,有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真实。因为录音报  相似文献   

12.
艺术录音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艺术录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艺术录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录音,不是简单地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被动地“记录”,而是录音工作者及演唱演奏人员对文艺作品在艺术构思、演唱演奏技巧、工艺技术等方面能动、创造性地施展才华的创作过程,是艺术与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因此,录音人员的学识水平、技艺水平及创作能力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从事艺术录音的专业人员有两种称呼:录音导演和录音师(音频工程师)。表面上看,两者所做的工作差不多,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3.
广播节目的录制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很广,而人声录制是广播节目制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把艺术家、编辑的创造设想,通过录音师的技术运用来实现。人声录制可分为语言节目的录制、文艺  相似文献   

14.
刘明珂 《今传媒》2016,(4):102-103
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剧《路魂》经过专家评选,已被陕西省委宣传部确定为2015年度重大文化精品创作项目,这是一部描写年轻一代大学生由被动到主动扎根秦巴山区,并在工作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和锤炼实践知识的作品.它以形象的方式,鲜活而充分地展现了新世纪年轻一代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如何正确地选择人生,树立信仰,并锤锻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为了把这部广播剧制作成为一部高端大气的精品力作,陕西广播电视台各项录制工作精益求精;采取现场实景同期声的录音方式,使效果更加逼真,听觉更加震撼,艺术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媒体技术给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广播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其蓬勃发展推动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是对音频素材和人声现场实录的一种高级处理技术,以确保广播节目的自然衔接与流畅过渡,有助于增强广播节目对听众的感染力,提升节目的收听率,扩大广播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本文通过概述广播录音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阐述广播录音制作技术的重要性,分析广播录音制作技术的效果要求,探讨广播录音节目的制作流程,探索当前主流的广播录音制作技术,形成对广播录音制作技术的要点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编辑艺术,是否可以说,它是对作品的加工或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广播文艺节目的编辑艺术,它是对文学艺术类有声文字的加工或处理,即以文艺作品为基础,以声音为媒介而诉诸人们听觉的编辑艺术。  相似文献   

17.
自1877年Edison造出录音机,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时间内,作为录音制式,有三次重大变革。第一代为单声道录音制式。录制成的节目给人们以点声源的感觉。第二代是双声道录音制式,可以做成左右声道,录制的节目给大家有宽度与深度感觉,可以做到接近真实地记录声源状态。第三代是多声道录音制式,录制的节目给听众一种立体感,有三维空间的效果,多声道录音不仅可以真实地记录声源状态,而且可以进行艺术再创作,声音的加工处理。在录音制式变革的同时,录音控制室技术,录音棚技术,录音设备,录音器材等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录音思想与录音观点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的录音思想与录音观点概括起来讲,录制节目的效果应该更能反映客观实际效果,使听众如身临其境,要求录音控制室有良好的声学条件,最佳的听音状态,声像定位稳定、不易漂移。要求录音棚强吸声、短混响、小面积、多用途。录音设备应采用实用性,以求实效,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方针。多声道录音必将大部份取代单声道录音。在文艺节目制作中将全部取代单声道录音。本专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多声道录音制作工艺,着重应用操作技术经验,从全面的操作技术到重点声部与重点乐器拾音技术处理。尽管如此仍然无法方方面面都说到。最后一篇从实例出发介绍了新型录音棚的声学特点与结构。今后多声道录音技术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必将大有作为,为此江苏广播电视学会技术研究会于1988年10月组织了多声道录音技术(包括录音棚和录音设备)专题学术年会。这组文章均为本次年会的论文,借此发表以使广大读者概括地了解这一新技术,对今后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刘明珂 《今传媒》2016,(6):116-117
三集原创广播剧《鹮巢》创作团队开创性地使用了“现场实景收录”,使广播的特质实现最大化。实景同期声录音方式对于广播剧录音还是一块处女地。现场、实景、同期声录音真实再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让听众清晰的听到各种剧情细节,产生逼真的画面感。《鹮巢》创作团队和传统的广播剧制作不同,因为是现场同期声录制,所以摆脱了,“播音腔”和“表演味”。她以亲切自然的音效,浑然天成的音效,生动真切的表演。使作品散发出独有的艺术魅力,让听众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9.
概括地讲,文艺广播学是研究有关文艺广播的理论观点、业务实践和业务演进历史的学科。或者说,它以文艺广播的理论观点、业务实践和业务演进史为研究对象。文艺广播是广播宣传的组成部份,它必然遵循广播宣传的基本规律,这决定了他和新闻广播有相通之处,文艺广播是以文艺作品、社会文艺生活为编采对象,同时还要创编制作广播特有的文艺作品,因而它又要遵循文艺的某些基本规律。研究对象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文艺广播学是属于新闻学和文艺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应该说明,本文中所讲的文艺广播是广义的。它包括无线电广播台、有线广播站播放的文艺节目,也包括正式出版、发行的唱片、盒带等文艺录音制品。  相似文献   

20.
孙峥 《中国广播》2011,(12):51-53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标志乐《乘着故事的翅膀》的创作为例,阐述了广播电台标志乐创作录制过程的三个要素:准确理解电台频率的内涵定位,掌握标志乐制作方向;标志乐的信息诉求“形简意赅”,体现情感恰如其分;融合音乐多样性,完美呈现创意理念。本文还提到了当代录音师在标志乐创作录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