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不仅是一部哲学思想的宝库,还是一部语言的宝库,达到了孔子所追求的"文质彬彬"。词语修辞是《论语》的修辞魅力之一。所谓"因字而生句",正是由于对词语的精心选炼,《论语》的遣词造句才显得准确明晰、精炼生动。  相似文献   

2.
刘金霞 《教育》2012,(15):28-29
《论语》作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之"圣经",它是一部做人做事的智慧宝库。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孔子)耀古今。"《论语》中的每句话几乎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对学校的  相似文献   

3.
一本优秀学术著作的问世,必当带来如沐春风地善诱、耳目一新地思想冲击,引人注目的主观系统地构建,尤为重要的是给予读者厚重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力量的传递。曲阜师范大学青年新锐学者闫春新副教授的《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就是这样一部力作。《论语》位列儒家经典的四书之首,通过注释的方式来解读《论语》是经学史上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论语学"个案的全方位研究,可以管窥整个经学史,甚至思想史的风貌和动态。自《论语》编纂成型以来,汉晋论语注在《论语》注释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至东汉,汉注系统已基本定型,成为中国古代注经研究的基本范  相似文献   

4.
<正>都说掩卷深思,可我思索着总也不愿意掩卷。我依然小心翼翼地用心灵朝圣般地去触摸《论语》中每一个被古代先贤焐热过的文字,一遍又一遍地去接受它的洗礼。坦率地说,我不是第一次读《论语》。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因为"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篇《周易》定乾坤"这句话,我对《论语》产生了好奇,信誓旦旦地买了《论语》精华本。记得当时翻看了不到30页,我的好奇连同一丁点的鸿鹄之志,被满眼的之乎者也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时而习之",汲取其中的智慧。那么,《论语》中的智慧,对于政治课教学有何启迪呢?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学习感悟。一、渗透"仁""礼"观点,成才首先成人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教育学生成才首先  相似文献   

6.
读着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颇感好奇,我便在茶余饭后也拿起《论语》读上一两句,倒也从中有所感悟,觉得"为政"与"治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两千多年以来,一个孔子,一部《论语》,一脉相承,是很独特的现象。《论语》包含了待人、处事、接物的各种原则和方法,给了我们一个范本和参照系,应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学习《论语》。也就是说,读《论语》要抓其"眼",即抓住事眼、字眼、要眼、网眼等。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将从《论语》中学到的道理灵活运用以解决时下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去理解孔子的真意。  相似文献   

8.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儒学巨著。有人说《论语》二十篇只一万五千来字,却出了三百条成语,若按字数和成语数的比例来说,可算是成语最多的一部书了。《孟子》字数虽比《论语》多,有三万五,  相似文献   

9.
正初识经典《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因此称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论语》并非孔子一人所作,而是经由孔子及其弟子将传诵的孔门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而成。《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  相似文献   

10.
师:人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谁知道,《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相似文献   

11.
《论语》是一部影响中国思想界几千年的著作,其博大精深的思想犹如一盏明灯,从古至今一直闪耀在人们的心灵世界,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心性的陶治和行为的感化。古代有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沦语》中的一些政治观点人手分析归纳,概括出《论语》政治上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2.
《孟子》中的成语及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儒学巨著。有人说《论语》二十篇只一万五千来字,却出了三百条成语,若按字数和成语数的比例来说,可算是成语最多的一部书了。《孟子》字数虽比《论语》多,有三万五,但它也凝结了成语二百条,若按字数与成语数比例,我们可以说,《孟子》是继《论语》后成语最多的另一本书了。  相似文献   

13.
"小题大做"一语出自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在考试时,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中的文句命题,叫做"小题";以《诗经》、《书经》、《易经》、《礼  相似文献   

14.
刘永绪 《山东教育》2012,(11):16-17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论语》是研究孔子最可信赖的依据,其中的许多言论时至今日仍然被世人奉为至理。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么,孔子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又继承了什么?当前,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铺天盖地而来,一股新的教育实验正在大江南北轰轰烈烈地展开。我们不禁要问,"新教育"真的很"新"吗?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已经过时了?翻开《新教育》,翻开《论语》,会很容易地发现,新教育的学理基础在《论语》里早已提出,只不过我们又重新捡回来罢了。  相似文献   

15.
周凌 《初中生之友》2011,(27):23-29
<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无数经典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论语》是其中最耀眼的瑰宝。《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其一度成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统治文化的正宗,也正因为如此,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不仅是一部哲学思想的宝库,还是一部语言的宝库,达到了孔子所追求的“文质彬彬”。词语修辞是《论语》的修辞魅力之一。所谓“因字而生句”,正是由于对词语的精心选炼,《论语》的遣词造句才显得准确明晰、精炼生动。  相似文献   

17.
《论语》在结构上呈现记言与记行两录的模式,其中记言包括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三种形态。《论语》这种言、行两录的编纂方式从深层面来说是接受史官传统特别是乞言传统的结果。《论语》编纂依据的材料主要源于孔门弟子的原始笔记,编纂者对这些笔记进行粘合、扩充、原文移录、改造等处理工作,最终造成《论语》言、行两录的文体特征。"语录"的称谓最早见于南朝时期的《宋齐语录》,该书属于一部语类文献,可见"语录"实际上沿袭了语类文献的传统,原本就是"语"体的异称。文学史或论著往往视《论语》为"语录体",同时又将"语录体"解释为记言,其实"语录体"除了记言之外同样还载录人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女论语》是唐代贞元年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合撰的一部女子训诫书籍。其名直承《论语》而来,在文本架构和核心内容方面也与《论语》一脉相承。但《女论语》自身又拥有区别于《论语》的独特的文本体例和写作手法,其内容上女子社交范围的扩大和作者宋氏姐妹自身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出超越与反叛《论语》的一面,呈现出《女论语》本身独特的女性特质。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选了《论语》中的十则短文,就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作了一些阐述,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那么,《论语》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呢?《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约1.1万字。每篇都从文中第一句话里节取两三个字作篇名,如《学而》、《述而》、《公冶长》等。按历史沿习的读音,《论语》的“论”字读lún。《论语》的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  相似文献   

20.
学“论语”     
读完了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便是将孔子的《论语》细致地读了一遍原文且听南老先生作了讲述。读中,再烦的心境也会平静下来。读罢,才知人生的真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孔老夫子概括了去,收集了去,才知道为什么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会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品味到了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在编完《四库全书》后的感慨:要说的话古人都为我们说完了,我们再说早已没有了新意。《论语》给定我们的启示是,做学问、做官都当先作人。与西方杜威"教育就是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