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短道速滑基础比较薄弱,后备人才缺乏,是严重制约山东省短道速滑项目发展的瓶颈。为实现山东省短道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一条适合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道路。通过对山东省短道速滑队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明确短道速滑项目在山东省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指出普及轮滑,改善场地条件,扩大短道速滑项目的社会影响,发挥竞赛的作用,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等策略。研究表明,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瓶颈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速滑运动员培养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我国速滑运动培养体系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结论是要大力发展体教结合战略,建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完善选拔、培养、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龙江省速滑传统项目学校(小学组)速度滑冰比赛的对比研究,发现运动成绩近几年有大幅度提高,但参赛队、参赛人数却明显减少,这样发展下去,必将影响后备人才的培养。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速滑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增加投入,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使速滑传统项目学校的队伍发展壮大,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冰上优秀运动人才。  相似文献   

4.
速度滑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后备人才。黑龙江省是冰雪体育强省,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冬奥会夺金目标的实现。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速滑运动员的注册与分布、后备人才成绩水平及数量趋势、训练及参赛情况、学习和日常管理、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以及教练员队伍情况等方面对黑龙江省速滑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黑龙江省速滑运动后备人才训练较系统,日常组织管理与思想教育工作有利于后备人才的持续发展,速滑教练员综合素质水平较高;但速滑后备人才分布与培养质量不均衡,人才储备量不足,年参赛次数较少,教练员普遍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基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不利于速滑运动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储备。  相似文献   

5.
论“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同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概念分析入手,阐述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情况。从概念的范畴、内容的指向性、发展目标、培养的思路、培养的理念等五方面探讨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从所处地位、培养对象、培养形式、结合模式、学训方式,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认为区分二者的异同点,将有助于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决策,不断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个案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俱乐部建设为个案,从运动项目设置、“一条龙”培训模式、管理体制、教练责队伍建设、运动员素质培养、校企结合等方面阐述乒乓球俱乐部建设对高校“体教结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十冬会速滑运动员的成绩分析,既总结了黑龙江省速滑项目近年来的发展,又对“十运周期”未来几年项目的发展形势做了分析,展望了十运会黑龙江省速滑项目的成绩和前景,并从分析十冬会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提出速滑项目尽快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龙江省速滑传统项目学校1992~2001年间速度滑冰比赛的对比分析,发现运动成绩近10年基本保持上升趋势,这与教练员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速滑冰刀的改进等因素有关;但参赛队、参赛人数却呈下降趋势,这样发展下去,必将影响后备人才的培养.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速滑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和投入,使速滑传统项目学校的队伍发展壮大,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冰上优秀运动人才.  相似文献   

9.
刘玉珍 《健与美》2024,(3):105-107
速滑运动是一项刚刚在校园中推广起来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对速滑运动的兴趣,推广和普及速滑运动对于提高该项目的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精神,以及丰富学校体育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某县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调研法研究了学生对速滑运动是否感兴趣的问题及其背后潜藏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培养学生速滑运动项目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红  高升  李兴国 《冰雪运动》2012,(5):10-13,18
速度滑冰曾经是我国冬季运动率先走向世界的项目和优势项目,然而近几年我国速度滑冰的成绩明显跟不上世界速滑的发展。分析我国速度滑冰发展的现状,认为场地设施、后备人才不足、教练员水平、训练方法与手段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是制约运动员培养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深化运动员异地合作,速度滑冰项目优势地域带动项目落后地区,将有限的场地资源进一步发挥;运动员培养从过去的"体教结合"向"教体集合"模式转变;提高教练员的队伍水平,定期或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年轻教练员出国学习;发挥科学训练的指导性,加大科研队伍建设及投入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关于“体教结合”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体教结合”的案例研究以及探讨如何建立体教结合机制上,针对体教融合方面进行研究的不多.因此,如何更好地深化“体教结合”,促进“体教融合”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出发,试图探寻“体教融合”的心理学基础,从而更好地为“体教融合”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通过对“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的理解和二者存在根本分歧的认识,在思考原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从“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得到的启示,提出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必将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的全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运行现状研究,从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文化教育、教练员队伍等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我校“体教结合”模式存在着后备人才不足、学训矛盾依然突出、学籍问题依然严峻等问题;完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要建立畅通的人才输送渠道,要打造团结协作的训练团队,要科学处理学、训之间的矛盾,要深化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的结合,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下的高水平运动队的内部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从“模式”与“机制”之间契合的角度来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展望“体教结合”的走向。结果显示: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在教育和体育系统的一条龙培养体系中,普遍存在着生源、文化教育、教练员业务能力、科研水平不足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高水平速滑运动员训练厌倦的克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祖旭 《冰雪运动》2008,30(4):73-75
解决好普通高校高水平速滑运动员训练厌倦的问题,是促进“体教结合”快速发展、提高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学龄、竞赛、速滑项目本质和教练员等几个方面,分析普通高校高水平速滑运动员训练厌倦的成因,提出利用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妥善解决运动员学习压力,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加快竞赛体制改革等对策克服其训练厌倦。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投入、规模、运动项目与“体教结合”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研究认为,陕西省后备人才培养投入维持在较低水平,业余训练资源严重匮乏,投入渠道单一;三线队伍规模略呈下滑之势,“金字塔”人才流动结构失衡,选材面日趋狭窄;优势与新兴项罔的训练规模有所扩大;“体教结合”工作政策引导力度不够,政策驱动力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沈艳  张强 《冰雪运动》2008,30(1):7-12
为达到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速滑后备人才培养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回顾吉林省近几年在全国速度滑冰重大赛事上的表现,采用与黑龙江省进行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影响吉林省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项目布局、教练员水平、训练条件和运动员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实施"体教结合",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完善、优化训练条件等促进吉林省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学院化"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教结合”培养运动员模式的出现,是时代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一个体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走学院化之路将成为各大洲今后发展的总趋势。通过研究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近些来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大学文化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势在必行。而田径运动项目进入“学院化”培养模式有他自身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多元化体系。总体看,可以分为体育系统培养、教育系统培养、体教结合培养和社会力量培养等四种模式或基本体系。即:①体育系统的“金字塔型”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②教育系统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一条龙式”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③中学一大学体育的“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首届李宁CBA-CUBA青年篮球对抗赛在武汉落幕,对抗的双方是由传统模式培养的专业队和由“体教结合”模式培养的大学生队。岁末年初,“体教结合”俨然已成方兴未艾的热门话题。体教结合早已实施事实上,“体教结合”并非新名词,只是由于近年来这一模式初出成果,才被人重新提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