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瑞 《编辑之友》2012,(2):109-111
书籍装帧设计既是立体的,也是平面的.这种立体是由许多平面组成的,因此书籍装帧设计同样包含了文字、图形、色彩三方面的核心要素.“色彩”指附着于书籍设计元素(图形、文字)之中的、被受众所感知的颜色.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色彩对书籍的塑造、书籍内容信息的传达、思想情感的表现等各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书籍装帧艺术的“第三价值”──电脑设计与出版业的利润结构新模式林胜利何谓书籍装帧艺术的“第三价值”?它是相对于传统设计艺术的“第一价值”、“第二价值”而言的。传统设计艺术的“第一份厦”,格的是书籍装帧艺术作品自o所易自的2术价值;“第二价值”指的是书...  相似文献   

3.
书籍装帧设计是包括文字、图画、色彩三大要素的整体设计.图画,指用于装饰书籍的插图.书籍装帧中的图画语言作为书籍之“象”,是书籍之“意”的视觉呈现,体现书籍个性,吸引读者注意力,以达到传播和交流的目的,书籍装帧设计中图画语言的运用应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装帧”一词源自日本,20世纪30年代由丰子恺从日本引入中国.在欧美国家,书籍装帧设计如同一项工程建筑,设计者如同导演,强调整体设计,全方位考虑.本文以“世界最美的书”获奖图书为例,阐述了西方国家书籍装帧设计的特点,进而提出其对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据伦敦英国新闻处报道:伦敦约翰逊再版书公司出版的三卷本《芬奇解剖学研究》一书,在莱比锡举行的每5年一次的国际书籍装帧设计评选会上获得最高奖,奖金为5,000马克(约等于1,300美元)。约翰逊再版书公司是获得颇有威望的“国际书籍装帧设计最高奖”的第一家英国公司。  相似文献   

6.
朱莉莉 《出版广角》2012,(10):66-67,71
本文从书籍装帧材质和信息两方面分析了书籍装帧艺术之美,论述了材质和信息的准确传达对书籍装帧艺术的重要性;探讨了以材质和信息之美为前提的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立足于文化内涵、由静态二维延伸到动态多维空间概念的转换并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实现书籍装帧艺术发展的三个有效途径,试图为现阶段书籍装帧设计提供可行的途径和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于1986年3月28日—4月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建国以来第三次全国性的书籍装帧艺术展览。第一次是在1959年,第二次是在1979年,这届展出距上届已有七个年头,七年  相似文献   

8.
张怡 《出版广角》2018,(11):77-79
文章以慢设计理念的内涵为基础,从人文关怀、情感体验和本土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慢设计理念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书籍设计中融入慢设计的理念,不仅提升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内涵与品位,而且充分体现了人、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9.
加强书籍的整体装帧设计桑林佳书籍装帧是图书出版工作中的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我国大学出版社来看,这一工作急需全面加强和提高。本文试就书籍整体装帧设计的有关问题,谈点个人认识。书籍装帧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来设计。一是对书籍内部的设计(包括扉页、目录、正...  相似文献   

10.
王朝闻先生说:“一个民族国家的书籍艺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科技文化、生产工艺等等文明程度的标志。”这说明,书籍装帧与其所处的时代、政治形势、文化背景、科技工艺水平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五十年来,我省出版事业走过了艰苦创业、不断发展的历程,书籍装帧也留下了不断奋斗的足迹。笔者按三个阶段回顾我省五十年来书籍装帧的发展:即建国初期、“文革”时期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又收集资料困难,本文只能作个概述,以就教于同仁。第一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初期。王众先生曾说:“…  相似文献   

11.
书籍装帧中线性视觉流程的运用使单一的装帧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使书籍装帧表现出与时代、与社会、与阅读人群定向接轨的新形式.线性视觉流程具有构建立体形态、建立连贯体积的艺术特点,文字设计、插画设计和版式设计是线性视觉流程在书籍装帧中的三种表现形式.线性视觉流程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性、审美性、情感性等不同层面的价值,书籍装帧中的线性视觉流程所展示的不仅仅是设计技法,还传达出书籍装帧中的信息内容视点与应用环境相互协调的效果,使读者获得更加自然、清晰的阅读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12.
书籍装帧审美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装帧在表现手法上可以调遣和借鉴任何艺术门类的艺术元素来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美感,有非常宽广的形象构成领域和丰富生动的语言表现空间。优秀的装帧设计播散出美的信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以高雅、清新的精神享受。体现精神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审美的文化特征书籍装帧是书籍“全部内涵”的缩影,体现着书籍的精神气质。它由最初的“装订成册”发展成为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书籍艺术。体现书籍的内容是发展书籍装帧的初衷,书籍装帧为书籍的内容服务,这种与生俱来的从属性是书籍装帧艺术创意思维和塑造艺术形象的起点和归宿,也是书籍装帧艺术存在的依据。这是一个既有历史渊源又有广泛共识的明确而有指向性的原则。任何脱离书籍内容所进行的装帧设计,都不能称其为书籍艺术。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的灵魂,以特定书籍的思想内容为依据、体现其特定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艺术审美功能重要的文化特征。塑造美的形象是书籍装帧审美的艺术特征书籍装帧以塑造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主题,并用美的艺术形象唤起读者的审美意识。艺术形象的产生正如高尔基所讲“美(艺术品或其他制造品)是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象。这些完美的形象都是理性和知觉、思想和情感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打散构成”是由姜今提出的设计构成理论,原本是一种设计的构成和构图方法,但多年的设计创作实践发现,“打散构成”理论应用在设计造型方面,同样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打散构成”理论丰富了设计造型的手段和方法,成为现代设计师进行视觉元素创新、视觉信息优化及视觉元素具象与抽象转换的重要工具。文章从“打散构成”概念分析入手,具体探讨了“打散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实践应用中的原理、在设计中体现的应用价值及特点,并对一些优秀的“打散构成”应用作品进行了客观分析,以期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打散构成”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恰如其分”是装帧设计的最高追求李松年我国出版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艺术流派和海外图书广泛传人我国,这些都促使我们的书籍装帧艺术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如今的书籍装帧设计可以说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不乏上乘之作。但是,当你比较深人地观察一下市场上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开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新风尚、在多元借鉴中突出民族性、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培养新型人才等方面论述了鲁迅的现代书籍装帧艺术实践。当年,在鲁迅的亲自推动下,书籍装帧艺术在创作实践、理论研究以及创作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进展,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事业由此而奠基。作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开拓者和先行者,鲁迅关于书籍装帧设计事业的指导思想及其实践对当下仍具有方向性和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性,是当前国际图书装帧设计界最为流行的设计理念。本文由浅入深地探讨了书籍装帧设计整体性的三重境界:单本书的整体性、系列书的整体性及品牌书的整体性。并分析了得以实现的三大要素:封面设计、书脊设计和内文版面设计。  相似文献   

17.
幽默———意趣盎然的装帧艺术·朱霭华在书籍装帧设计中,通过幽默的图像、饶有趣味的构图、字体等因素迸发出诱人的视觉信息,让读者产生愉悦和兴趣,联想到书籍富于情趣的内容,产生对作者的好感,产生对出版者的认同,从而激发购书的欲望。“幽默”作为书籍装帧设计的...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书籍装帧书籍装帧 ,是指一本书的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目次、书脊 ,插图、尾画 ,以及书的开本、字体、版式、纸张、装订等等 ,即包括一本书从里到外各方面的设计。书籍装帧 ,是用自己的艺术语汇 ,通过对书的封面、环衬、扉页、内文版面、开本等的设计 ,渲染一种气氛 ,一种境界 ,表现出书的“性格” ,从而 ,为书的内容服务。二、我与书籍装帧当我大病初愈 ,重提画笔 ,我顿觉气血通畅 ,尽管落笔还差强人意 ,同样的追求要比同行付出加倍的努力 ,但我毕竟又“归队”了 ,这使我感到一种充实 ,一种自信、一种快乐……至此我才真正体…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国门初开。精美的西方书籍装帧设计介入,无疑给我国图书出版工作者以极大的震撼。一时间,书籍装帧中模仿照搬国外设计的例子比比皆是,过分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所谓的“现代感”,花里胡哨一味模仿的封面叫人目不暇给。在相当一部分书籍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荡然无存。这类设计新潮一时,但是没有文化底蕴的设计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往往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这是我国书籍装帧走过的一段弯路。 随着出版工作者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及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真反思,近年的书籍装帧中精品迭出,这些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的书籍装帧艺术发展战略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历经数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经验,同时也有着深刻的教训。它是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 “文革”结束后,出版装帧工作在拨乱反正中得以复苏。1977年7月7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召开书籍装帧设计座谈会。胡愈之等60余位美术家、出版工作者和其他有关方面人士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书籍装帧设计不仅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且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工艺水平。会议呼吁,要从文化专制主义的禁锢下解放出来,要创造出能反映我国现代水平的书籍装帧艺术。 1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