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电视栏目剧的出现,业界一致认同是以1994年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为最早出现的电视栏目剧。从电视栏目剧在电视荧屏出现至今,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节目样式,而成为各个卫星频道和地面频道众多节目形态中拥有较高收视表现和较好经济收益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2.
郭庆 《视听界》2008,(1):82-84
在这个流行模仿外国电视文化的时代,2004年重庆电视台马及人创立的电视栏目剧成为真正“中国化”的节目形态。随后,电视栏目剧的“井喷现象”向电视剧挑战,争抢了观众,但电视栏目剧的泛滥成灾令这种节目形态的艺术性、思想性及技术标准降到了“视觉虐待”的地步。就在栏目剧的发展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3.
电视栏目剧是新近在我国省级地方台兴起的一种节目类型,如河南电视台的<中州夜话>,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湖南电视台的<新闻故事会>等,在出现一段时间后,电视栏目剧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因而被不少电视台当做"拯救"收视率的法宝和电视剧之外的重点自制节目.目前,电视栏目剧这一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已经作为一种电视文化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本文试图对这种节目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在解读电视栏目剧形态特征的同时,分析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剖析这一新兴的电视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4.
电视栏目剧作为中国电视自身孕育出的节目形态,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和生命力。本文以重庆电视台栏目剧创作为典型样本,从历史方面对栏目剧的产生、节目形态的形成进行了梳理;从市场运作方面剖析了栏目剧所蕴藏的浓厚商业精神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重庆卫视推出《雾都夜话》栏目后,电视栏目剧便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也日益为很多电视台关注。在电视栏目竞争极为激烈的当下,这样一种完全本土化的节目形态的出现,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出路,也为目前国内文化产品短缺的现状打破了瓶颈。然而,随着各电视台电视栏目剧的不断出现,电视栏目剧也呈现出几大令人担忧的趋势。如何正确分析电视栏目剧的现状及发展趋向,对于电视研究有着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视栏目剧是中国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色的崭新的电视节目形态.本文对广东省内出现的电视栏目剧的题材策略、叙事策略、情感策略、制作模式、播出模式、经营模式进行全面的关照与探究.作者认为,创新性节目形态将成为媒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广东本土电视栏目剧的出现标志着广东的电视节目制作进入了引进与自主创新并重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朱秋婷 《新闻爱好者》2010,(12):124-125
电视栏目剧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形式,贯穿其中的人文关怀是节目的核心精神。浙江影视文化频道于2006年推出的《本塘第一剧》是一档较为成功的电视栏目剧,文章通过对其特色的分析,说明人文关怀对电视栏目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国内电视栏目剧制播现状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斌 《现代传播》2006,(6):162-164
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栏目剧在国内悄然走红后并渐成燎原之势。许多电视台都把电视栏目剧作为拯救收视率的法宝、电视剧之外的重点自制节目。电视栏目剧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无论其外在形态如何移植,一般都能很快本土化和大众化。因此栏目剧就有较强的可移植性,也就是说,电视栏目剧是国内大多数电视台可资借鉴的、低成本的、不受地域限制的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9.
电视栏目剧的开山之作<雾都夜话>孤独地进行十年探索之后,最近几年,电视栏目剧以"井喷"态势在全国各级电视台蓬勃兴起.电视栏目剧虽处在创作的热潮中,但人们对其节目形态和创作规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理论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007年,是电视栏目剧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研委会先后在杭州、苏州和济南召开了电视栏目剧的研讨会,梳理栏目剧的概念界定,交流研讨节目创作心得,共商栏目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视栏目剧现状及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视栏目剧是当下业界的热门话题,研讨电视栏目剧是本刊抓的一个新课题。电视栏目剧以其特有的优势受到百姓的欢迎和制作者的青睐,目前我国已有60多家电视台开办了栏目剧。面对电视栏目剧的兴起热潮,非常需要业界、学界对此进行认真地、冷静地思考,以促进这种节目形态的健康发展。为此,本刊和中广协会电视学研委会、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组织了这个专栏,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从2006年开始,一种全新的节目形态——电视栏目剧开始出现在国内广大电视受众面前,并以其真实性、本土化、参与性、方言化等特点,风靡大江南北,收视一路走高,创造了不俗的业绩。  相似文献   

13.
电视栏目剧是新近在我国省级地方台兴起的一种节目类型,如河南电视台的《中州夜话》,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湖南电视台的《新闻故事会》等,在出现一段时间后,电视栏目剧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因而被不少电视台当做“拯救”收视率的法宝和电视剧之外的重点自制节目。目前,电视栏目剧这一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已经作为一种电视文化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4.
电视栏目剧是中国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点的一种崭新电视节目形态。栏目剧的出现,拓宽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形态领域,也标志着中国电视传统话语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面对目前泛滥成灾的平民选秀节目,大众的审美疲劳不言而喻。走过2007,我们发现,电视栏目剧作为一种极具产业价值的节目形态,在全国有了相当的创作规模和收视市场,正在走入一个逐步上升的稳定发展期。而一直不断创造中国电视奇迹的湖南广电也不失时机地把栏目剧推为下一个突破点。目前湖南广播电视影视集团各频道共有六档栏目剧播出,它们分别是:湖南卫视的《爱情魔方》;  相似文献   

16.
刘琳  杜山 《今传媒》2010,18(9):75-76
电视栏目剧是中国具有鲜明本土化色彩的电视形态,是地方电视台提高收视率,面对央视、省级卫视等强大的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有力武器。地方电视台要办好栏目剧,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本土化,精心组织人才,培养本土编剧演员,注重节目质量精良。  相似文献   

17.
钱斌  王磊 《视听界》2008,(2):53-55
电视栏目剧的出现在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电视栏目剧是对电影、戏剧、电视剧、小小说、方言评书、谈话类节目、互动参与性节目特点的综合。它既不是电视剧,也不是情景剧,是电视与栏目的一种嫁接。强调故事性、情节、悬念,在顾及受众视觉快感的同时更重视挖掘其社会价值,电视栏目剧以其情节性很强的叙事结构和人性化的表达方式,使观众得到娱乐消费,也传递了节目的意旨。  相似文献   

18.
史兴庆 《新闻窗》2013,(5):74-75
电视栏目剧是电视节目的一个独特类型,是介于栏目和影视剧之间的一种节目形态,它以真实性和生活化见长。栏目剧虽然也是一种剧、不排斥虚构,但对真实性的要求很高,既要符合生活真实,也要合乎逻辑,要合情合理、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19.
1994年重庆卫视推出<雾都夜话>,其鲜明本土特色的节目形态吸引了当地众多电视观众.栏目剧以一种新鲜的姿态席卷了全国荧屏,到2005年全国各地电视屏幕上广泛涌现栏目剧,甚至2006年被称为"栏目剧年".然而随着各地栏目剧的热播,栏目剧的发展也出现一些问题,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是栏目剧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袁红  夏盛 《青年记者》2007,(6):60-60
近年来国内一些电视台争相开办方言节目,电视栏目剧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新型电视节目受到众多电视台的青睐。有人称2006年是“栏目剧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