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世界学史上最为复杂的作家之一,陀斯妥耶夫斯基在他的作品中真实的反映了“被欺凌与被侮辱”苦难的生活,并对贵族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进行了揭露,他敞开自己的心灵接纳了各种不同的,彼此冲突的思想,让其并存进行对话,作品既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又渗透着宗教道德的宣示,这是一个矛盾的天才,既关注社会现实,又不断进行“灵魂的病理解剖”,也正是因此,人们对他解读的兴趣愈加浓厚。这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独特个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对"被欺凌与被侮辱者"苦难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对贵族资产阶级恶德败行的揭露,构成了他作品的主要内容,这类作品处处闪烁着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但是,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又都在不同程度上渗透着宗教道德思想观念。试图通过他的具体生活经历和作品实际,对他的宗教伦理学进行探微,以期获得对他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在现代中国被读者的接受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带有"反动倾向"之类的作品遭到严重的冷落;而揭露社会黑暗和同情社会底层的作品却大受欢迎。其中,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作品有四部———《穷人》、《死屋手记》、《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从这些作品的译介和接受的情况可见,陀氏是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作家"为国人所接受的。  相似文献   

4.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反映的内容是奇特的。陀氏总是热衷于揭开“小人物”的心灵隐秘;将表现人的分裂意识当作贯穿终生的创作题材;在他的小说中隐藏着一条作家寻求自我的心的轨迹。随着对心理领域的不断开拓,陀氏在表现手法方面也大胆创新。在他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中,有的将传统艺术手法直接用来表现人物心理;有的对传统艺术手法既有所继承,又有所突破;有的则纯属陀氏独创。陀氏洞悉内容与形式间的辩证关系,顺应了其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李翊 《文教资料》2006,(6):48-49
《白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大量的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和他的所有其他作品一样,陀氏关注的焦点是现实世界中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他的小说的中心是人类学、伦理学和宗教思想。陀氏是在人世间为人类寻找崇高生活意义的作家,在这一点上,他更是体现为一位伦理思想家。他所有的作品所力图捍卫的就是人的命运和人的尊严。在《白痴》中,作品主要探讨了关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关于无神论和虚无主义的道德后果以及通向内在幸福的道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1847年,年轻而激进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参加了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在小组会议上他激情昂扬地朗读了别林斯基《给果戈理的一封信》。陀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短短几分钟的朗读居然改变了他以后漫漫人生的方向。1849年,他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于11月被执行假死刑。这次从迈向地狱的漩涡到忽然重获新生的经历,让陀氏体会到了人类所能感受到的最大的时空交错感。再加上西伯利亚的苦役,陀氏早年的锋芒和锐利最终被磨尽了。但是,重整旗鼓之后的他,却让我们惊奇地发现了一个愈发耀眼的全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作品风格逐渐走向成熟,并最终成为支撑俄罗斯当时文坛的擎天柱。别林斯基早年赠送给他的"俄罗斯文学的天才"这一称号,或许用在后期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收录了师陀的小说《说书人》,这是在中国大陆五套高中语文教材中唯一入选的师陀的作品。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1946年前曾用笔名芦焚,河南杞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师陀文学作品的价值曾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师陀是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在1937年获《大公报》文艺奖金(同时获奖的还有曹禺的《日出》、  相似文献   

8.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发表于1861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年苦役流放生活结束后创作的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他早期一系列“穷人”作品的顶峰,也是向他的代表作《罪与罚》过渡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正因为具有过渡性,小说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描写被凌辱者的不幸;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冷酷、自私、贪婪;引导人们走向基督.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着重描绘了两个不幸的家庭——工厂主史密斯和穷贵族伊赫缅涅夫.写他们如何  相似文献   

9.
师陀是京派散文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数量颇丰,且多以写人记事为主。他的作品既有京派散文的创作特点,又有个人的风格特色。在散文创作中,师陀用辛辣讽刺的笔触揭示社会的荒凉与颓败,用忧郁沧桑的文字抒写浮生的忧伤与辛酸。在师陀的散文作品里常常透出缕缕的哀惋与感伤情绪。  相似文献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中那只“有强烈意识的耗子”不喜欢按照理性与利益的规定去做事,在此意义上,他无聊.但“耗子”还有一种愿望,他相信在“二二得四”的人类利益清单之外,还有一种更为宝贵的尊严意识:人想要做他愿意做的事,想要证明自己是人,而不是被理性操控的提线木偶或是钢琴上的琴键.他为此否定规则,否定理性,甚至拥抱苦难,制造破坏和混乱.这个主题在陀氏之后作品中得以延伸,其笔下主人公多抱此否定思想并走向毁灭.“耗子”的“尊严意识”是这部小说精神意涵的核心,也是打开陀氏其他作品思想世界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师陀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作家,他在乡土文学、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但迄今,国内对师陀作品既无深入研究,也没有很好地整理出版.著作年表是研究作家的重要依据.目前,仅有刘增杰先生编的《师陀研究资料》中收有《师陀著作年表》,但其中还有许多遗漏和错误.笔者根据对师陀作品的搜集、钩沉,从篇名、写作和发表时间、入集等几个方面对此年表勘误补漏,并加些简介和说明,希望对师陀研究和现代文学史料学科的建设有些用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引人瞩目的乡土小说作家 ,师陀的作品力求超越特定的历史对象而提升为民族生存处境的概括和整体象征 ,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泛指化倾向。与一般乡土小说地域描写的具体性、清晰性不同 ,师陀有意淡化地方色彩 ,使作品的地域描写指向更广阔的空间 ,成为乡土中国的一个缩影。他常常稀释现实生活的原生态 ,忽略时代和社会的背景 ,反复讲述人生的各种悲剧性故事 ,突出生活中不变的阴暗与丑陋 ,引导读者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师陀竭力寻找人物身上有普遍代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往往通过一个人来表现一类人的特征 ,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在文体方面 ,师陀运用了简化和议论的手段来加强作品的所指 ,又用诗意和讽刺来补偿理念化的弱点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俄国著名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和谐的追求是他至死不变的主题。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人的自由看成是社会和谐的保障;道德的完善看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他一生仰望上帝,所期待的理想社会是人间的天堂——“黄金时代”,这是一个永恒和谐的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作家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俄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他生活在俄国农奴制经济崩溃、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期。这个“过渡时期”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对“被欺凌与被侮辱者”苦难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对贵族资产阶级恶德  相似文献   

15.
可能是由于未单独结集出版的原因,师陀的散文诗集《夏侯杞》长期未被研究者注意。这部专注于内心的自省式作品,以“我”(“你”、“他”)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切入人性、生命、爱、童年、家园等主题,凸现出夏侯杞———这位现代杞人的内心旅程。它不仅是师陀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表露,也是作家探寻自我、建构自我的尝试。因此《夏侯杞》对于师陀,正如《野草》之于鲁迅,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泛指:师陀小说的写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引人瞩目的乡土小说作有,师陀的作品为求超越特定的铎旬而提升为民族生存处境的概括和整体更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泛指化倾向。与一般乡土小说地域描写的具体性、清晰性不同,师陀有意淡化地方色彩,使作品的地域描写指出更广阔的空间,成为乡土中国的一个缩影。他常常稀释现实生活原生态,忽略时代和社会的背景,反复讲述人生的各种悲剧性故事,突出生活中不变的阴暗与丑陋,引导读者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小说“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所以,他作品基调是冷峻、灰暗的,人物是社会底层的(被损害、被侮辱者),内容是苦难、血泪的,甚至是血腥的,但我们读鲁迅的小说,却又会发现他的许多作品中常常写到笑。《呐喊》《彷徨》二十五篇小说中,除《一件小事》外,几乎每篇小  相似文献   

18.
"不希求了解……"--师陀(芦焚)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被多数人遗忘的师陀(芦焚)的研究现况,人格秉性,作品的风格内容等的简括引领,是期盼更多的人注目师陀.师陀虽难以归入任何思潮流派,却堪称三四十年代文坛-奇峰.  相似文献   

19.
对被多数人遗忘的师陀(芦焚)的研究现况,人格秉性,作品的风格内容等的简括引领,是期盼更多的人注目师陀。师陀虽难以归入任何思潮流派,却堪称三四十年代文坛--奇峰。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评论家往往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欺凌与被侮辱的》(1861)这部作品看作是反映贫富之间的矛盾、体现陀氏政治观的代表作.“在《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揭露资产者对下层人民的欺凌.”笔者认为小说《被欺凌》所表现的并不是两个阶级或两个阶层之间的冲突,而是作者通过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来表现一种普遍的人性,表现原始宗教教义上人类善恶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自古就有,而在19世纪的俄国,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时代则更为激烈.1849年,陀斯妥耶夫斯基被捕、流放.十年的折磨使作家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激进青年成了一个谦恭无比的基督徒.十年来唯一能读到的《圣经》使他终于悟出:基督才是至高无上的.他毫不掩饰自己变化后的思想,他说:“道德的典范和理想,我只有一个——基督”因此,他宁信基督而不信真理,沉浸于神灵之音,以此来慰藉自己的灵魂,抚平内心的伤痕.他没有想也顾不到去审视现实所发生的一切.而这时正是俄国农奴制经济崩溃,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期,竞争、堕落、极端个人主义的突然出现,使陶醉在《圣经》中的陀氏感到震惊,他终于得出结论:教义中的恶魔正在俄国出现,且有泛滥之势.匆忙中,他抬出了替人类负罪、为大众献身的基督,把它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劝告世人受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