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曾观摩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的《认识圆》一课,当学生已经学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全班学生各自自由地画一个圆,然后问:“你们画的圆一样大吗?”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不一样大呢?”有的学生回答:“不是一个人画的圆当然不一样大了。”  相似文献   

2.
翻看女儿的图画作业,只见上面画了一个长扁的椭圆。圆是绿色的,周图画着绿色的光芒,画的名字是“太阳”。老师的评语是:画得不像,用色不当,重画。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则名为《方苹果》的小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日本的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教孩子们画苹果,老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  相似文献   

3.
《明湖居听书》的公开课接近尾声了。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文章的1——5段的内容应该删掉。删掉它,既不影响中心的表现,又紧扣文题、开门见山,还短小精悍;而不删,内容显得庞杂,而且给人一种兜圈子、绕弯子的感觉。”对此,我没有轻易地否定,而是——师:1——5段到底该不该删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还是先看一幅简笔画吧!(边说边在黑板的右边画一个大圆)师:这幅画的画题叫《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生:(异口同声)圆。师:画面上的月亮圆吗?生:(齐声)圆。师:简直是“…  相似文献   

4.
焦剑 《四川教育》2014,(9):42-42
华应龙老师的课堂,每一招每一式都很清新、自然、别致;华应龙老师的课堂,表面看起来平淡、不张扬,但其意境很是高深,有一种至纯至高的境界,带给我们的是“轻风有致,真水无香”的智慧.这种课堂风格的形成,是与华应龙老师长期用智慧的方式培养智慧学生的结晶,并以此为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下面,我就以华老师所上的“圆的认识”为例,来谈谈华老师“轻风有致,真水无香”的智慧型课堂风格.  相似文献   

5.
开心ABC     
抽象画美术老师要学生画抽象画.某学生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就是画.”“你画的什么?”“牛吃草.”“草呢?”“被牛吃光了.”“牛呢?”“吃完草,走了.”独角羊开心ABC某小学老师力了让学生记住“羊”的写祛,便解释:“这个字上面有两点,就像羊的两个角,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它们丢了.”第二天,就有一个学生偏把“羊”字写成了“手”字,老师问他:‘’单字上面的两个角呢?”该生振振有词通:“这是独角羊.”最大的东西开心ABC老师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学生回答:“眼皮.”“为什么?”“只…  相似文献   

6.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小学低年级教学研讨课上,做课老师在开课后对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在下面想,学生能答出来吗?这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呀!事实也确实如我想,学生读完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说不出来,确切地是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再三问,才有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老师大喜过望,“你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女孩画了幅画,不小心弄脏了,她在上面画了一只小狗。”“你说得真好!”老师又接着问:“结果怎么样呢?”“获得了一等奖。”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相似文献   

7.
王美霞 《作文》2023,(37):43-45
<正>蝌蚪老师走进教室,瞪着眼睛,仔细瞅着同学们:“我发现你们每个人的眼睛都不一样,有的大而圆,有的细而长,有的小而圆……可为什么你们的作文里,不管是写老师还是写亲人、同学,他们都长着一样的大眼睛呢?人们都说,得了红眼病会传染,难道‘大眼’病也会传染吗?”同学们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蝌蚪老师在说什么。随后,蝌蚪老师举了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8.
抽象画     
《初中生学习》2009,(12):39-39
向美术老师交作业时,一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个圆     
今天上语文课的时候,语文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说:“你们看见这个圆,知道它是什么吗?”我想了想,连忙站起来说:“老师,是地球吧?”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小明站起来说:“是泡泡吧?”红红说:“是足球!”……过了一会儿,老师又问:“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王洁站起来回答:“我们在操场上吹泡泡,泡泡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又不见了。同学们吹着,笑着,玩得可开心啦!”我也大声说:“中国的足球队员团结一心,终于走向了世界!”老师连声说:“同学们想得真好!”同学们都纷纷发言……这真是一堂有趣的语文课。评语这是…  相似文献   

10.
我听了华应龙老师讲“圆的认识”一课。他的课前准备“借橡皮”一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1.
抽象画     
《家教世界》2014,(6):16-16
一位学生的美术作业只交了一张白纸。 老师问:“画呢?” 学生指着白纸答:“在这儿。” 老师:“你画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问道:“什么是圆啊?”学生回答:“篮球是圆的!”“月亮是圆的!”这很出乎老师的预料.圆是一维的曲线,篮球和月亮都是球体,因而不是圆.可是篮球不是圆的,难道是方的吗?显然,数学语言和日常生活用语之间发生了冲突.  相似文献   

13.
错误成资源     
“圆的认识”,是我多次成功执教的公开课。这次赴浙江学习期满,即将返校,我再次就此内容上了一堂汇报课。在教学“画圆”这一环节时,我如往常一样,先让学生用圆规在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巡视中,我发现有好几位同学还不知道画圆的方法:有的圆起始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位置,有的把圆画成鸡蛋状,有的将弧线画得时隐时现、时细时粗……这可太出乎意料了。哦,原来上课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在家试着用圆规练习画几个圆,因此,几次上这堂课都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这次因疏忽,我忘记了先让学生练习,所以出现了如此的“不测”。怎么办?我是装作没看见,  相似文献   

14.
我在课堂上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 第一个学生:“老师,什么是缸?” 啊?不知道什么是缸?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他:“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相似文献   

15.
我在课堂上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 第一个学生:“老师,什么是缸?” 啊?不知道什么是缸?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他:“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相似文献   

16.
一、初步感知规律 听写:圆、三角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 师:这里有几个圆、几个三角形?圆与三角形的个数怎么样?接下去会画吗?(学生接着画) 师:怎么不画了?能画完吗?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开心直播室     
不公平老师罚两个不守规矩的孩子在放学后留下来,把各自的名字写一百遍。一个小孩写完早早回家了,另一个仍在伏案疾书。老师问:“怎么回事?”那孩子哭着说:“太不公平啦!他的名字叫丁一,好写得很;而我却叫魏鑫龙,光是那个该死的‘鑫’,就有二十四画!”(高华新)词语新解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张荣起)开心直播室@张荣起 @高华新  相似文献   

18.
画不圆的圆     
圆怎么会画不圆呢?你一定会感到奇怪。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不信,让我来慢慢地告诉你。下午班队活动,老师说要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给自己画圆。同学们听了,立刻就像蜜蜂一样嗡嗡嗡地嚷开了。这个说:“给自己画什么圆呀?”那个说:“怎么给自己画圆呀?”……老师没有回答我们。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米”字形的架架,然后依次在字架的八个方向写上了学生、儿子(女儿)、少年队员、朋友、学习、工作、纪律、卫生等词语。我们心里更纳闷了。老师看见我们疑惑的样子,清了清嗓子说:“请大家给自己的每个角色评评分,在笔画相应的刻度上标上一…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中存在这样的悖论:每个人都承认数学的作用非常大,但人们很难直观体验、感受到数学的思想与思维价值。正如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说:“任何一个其他的教育领域都不像数学教育那样,在无用处的目的与无目的的用处之间有着如此之大的距离。”如何缩小这一距离,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之美?这就是教师的工作,华应龙老师所上的“孙子定理”一课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圆怎么画     
某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在学了圆的画法后她对学生说:“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稍大的圆,可是圆规的脚坏了,怎么办呢?”一时间,学生们眼睛直转。一会儿,一学生从教室后面拿来一个脸盆,说:“把脸盆扣在黑板上,沿着盆口画一圈就行了。”教师当即表扬了他,然后说:“我们学校篮球场的中心圈模糊了,如果要使它清楚,怎么画呢?”马上有学生回答,像体育老师画铅球圈那样画。教师笑着点点头,又说:“我们学校西南边要建一个圆形的水池,这个圆怎么画?”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都想出用绳子来画。至此,听课教师认为这一环节该结束了。哪知,授课教师提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