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苟世英 《收藏界》2013,(1):74-74
“顺天元宝”为公元759年史思明据东都时的铸币,以一当开元之百。泉界素有“顺天容易得一难”的说法,其实皆不易得。一千多年之后,“顺天元宝”以一当开元之百成了泉界的青睐之物,其中稀有版别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现将两枚旧藏借贵刊一角披露,与泉友共赏。  相似文献   

2.
王连根 《收藏界》2011,(3):68-69
唐王朝进入中期后,迅速由兴而衰,到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了历时八年(公元755-763年)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后,造成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市场凋敝,政府财政匮乏。"得壹元宝"与"顺天元宝"大钱,就是在这动乱年代产生的钱币。  相似文献   

3.
周少华 《收藏界》2010,(6):105-105
"得一(壹)谁知谶未真,顺天新铸有重轮,洛阳古寺铜销尽,都是如来劫后身。"这是清代的《古泉杂咏》。《新唐书·食货志》:"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壹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之百,既而恶‘得壹’  相似文献   

4.
李兆民 《收藏》2006,(12):107-107
“顺天易得,得壹难求。” 我在初涉钱币收藏时,就从老一辈钱币收藏家那里知晓“得壹元宝”钱较难寻觅。当时由于工薪收入不宽余等原因,我将收藏定位于中档钱币,“得壹元宝”钱自然被列入重点寻觅对象。  相似文献   

5.
陈康 《集邮博览》2003,(1):52-5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同样唐代的钱币在中国货币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唐高祖在武德四年(621年)废止实行了700余年的五铢钱制,开始铸行“开元通宝”,“开元”意为开新朝之元,开新币之元。“通宝”意为通行宝货,旧谱家亦将其释为“开通元宝”。通宝体系的钱币更新了五铢体系,一直沿用到废止方孔钱的使用,共实行了1300余年,以大钱为1两,革新了秦汉以来以廿四铢为1两的旧制,这是一项伟大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秦洁 《收藏》2008,(9):110-112
西汉末年,外成王莽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王莽在位期间共进行了五次货币改革,这位“改革家”改革速度之快,实施态度之严肃彻底,令人叹为观止。其第一次币制改革在即位前的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改变汉制,于五铢钱外更铸大钱,文日“大泉五十”,一当五铢钱五十枚,又铸“契刀五百”.一当五铢钱五百枚,错刀“一刀平五千”,一当五铢钱五千枚。几四品并行。  相似文献   

7.
袁永成 《收藏》2011,(4):109-109
1992年秋,笔者在洛阳古玩市场上购得一枚五代初幽州(今北京)刘守光所铸"顺天元宝"背"千"大钱。该钱生坑绿锈,背面有部分白碱锈,直径37.5毫米,重16克(见图)。当时由于锈迹太大很难看清钱文,虽卖家索价不菲,但我初步认定这是枚好钱,毅然购得。  相似文献   

8.
何文育 《收藏界》2010,(7):91-91
金代崇庆年间(1212-1213年)所铸的“崇庆元宝”篆书折五型铜钱,在泉币界名声显赫,为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列。然未见有“崇庆元宝”小平钱的报导。  相似文献   

9.
陈瑞海 《收藏界》2010,(4):88-88
辽道宗寿昌年间(1095-1101年)铸“寿昌元宝”钱,这也是他在位所铸的最后一个年号钱。“寿昌元宝”小平钱铸量虽不多,但却也有数种版别。  相似文献   

10.
孙家潭 《收藏》2006,(11):135-135
“壹钱合同”铜印,近似长方形,上端呈尖角,橛钮。印面无边栏,长4.5厘米,宽2.6厘米,高4.6厘米。印背凿刻上“上”字以指示正位。印台厚实,四周呈余坡状(图1、2)。印文“壹钱合同”朱文楷书直读,其中“合同”两字为合体(图3)。  相似文献   

11.
陈传银 《收藏》2009,(11):120-120
笔者数年前集得一枚“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该银币铸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为江南省成立银元总局后的初铸币,因无干支纪年,俗称老江南银币。该币直径40毫米,厚2毫米,重26.51克(见图)。该银币直齿边,表面有轻度磨损,为保留原包浆,故未作除锈清理。其正面由S纹组成的圆圈内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为满文;圈外上方自右至左为“江南省造”,下方为“库平七钱二分”;两侧分列六瓣花星。背面中间为“珍珠龙”图案,龙背长刺,龙外无圈;上下均有英文字母及面值,两边亦有六瓣花星;边纹则与“珍珠龙”版相同。其成色符合标准,包浆入骨,色泽自然,找不出作伪之嫌疑。  相似文献   

12.
邵春华 《收藏》2006,(9):104-104
云南省1967年版六枚一套的地方粮票(壹市两、贰市两、半市斤、壹市斤、叁市斤、伍市斤),不仅是我国最早发行的“语录”粮票,而且其中的“半市斤”是迄今所知所有粮票图案中唯一表现红卫兵串联的一枚。  相似文献   

13.
戎畋松 《收藏》2007,(11):118-119
嘉定元宝(空背) 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开禧北伐”失败后,朝中主和派得势,宋、金两国达成和议。南宋破棺取韩侂胄首级函至金廷以换取失地,每年增加岁币绢、  相似文献   

14.
傅绍庆 《收藏界》2012,(6):68-68
金海陵于完颜亮于公元1158年(正隆三年)始铸的“正隆元宝”以制作精美而著称于世。其中以“正”字之第四、五笔相连为一笔的四笔正隆存世最多,而“正”字分作五笔书写的五笔“正隆”则甚为稀见,为泉界认知度颇高的名誉品。  相似文献   

15.
黄文叡 《收藏》2012,(8):74-75
新疆铜元发行时间明显滞后于内地各省,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后才开始铸造“光绪元宝”铜元,至民国22年(1933年)最后一种官铸的“喀什造癸酉双旗”铜元停铸,因此新疆铜元的前后流通只有26年左右。  相似文献   

16.
张建功 《收藏》2010,(11):114-116
新疆因其独特的地理和历史原因,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奇钱珍品,唐大历、建中年间(766年~783年),在安西(今新疆库车)地区所铸造的“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两种钱币,便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7.
吴满平 《收藏》2006,(12):104-105
在我的纸币收藏中,有张比较珍贵的“江西官司银钱总号”壹串文钱票(见图),幅长20厘米,幅宽11厘米,竖式。正面上端印双龙戏珠图案,下圆圈内横印“江西”官银总号”,外边框四角各有一篆体“壹”字。  相似文献   

18.
朱仁和 《收藏》2007,(11):122-123
民国17年(1928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像党徽“壹圆”银币,是甘肃银币铸造史上唯一冠名“甘肃省造”4个字的银币。  相似文献   

19.
杨燕 《收藏》2007,(5):153-153
笔者藏有一张民国元年版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见图)。该券横式,票幅15.5×8厘米,正面上色调为绿色。上部横印币名“中国银行兑换券”,左右各有一红色号码;下边框内有“中华民国元年印”字样,中间竖印空心字“壹圆”面额,面额右侧椭圆形水内为风景图案,左侧为黄帝像;左右边框内上下及底部均印有小字“壹圆”,四角各有一“壹”字。此券印制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20.
张建功 《收藏》2010,(9):136-138
新疆喀什银元局在宣统元年(1909年)铸造了一种标准龙洋称之为“宣统银币”,次年又将“宣统银币”改铸为“宣统元宝”。别出心裁、不遵惯例向来是新疆铸币的一大特点,与内地铸币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