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判断玉器的收藏价值大小,应该从玉器的文化价值、艺术感染力价值、装饰佩带效果价值、玉器的制作工艺价值、玉材的种类和材质价值、玉器表现的题材价值、器型的得体适宜性价值、玉器制作者的知名度价值、玉器的各种稀少性收藏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7,(8)
玉器的质量优劣是收藏玉器的首要条件,优质玉石材料对于一件玉器来讲至关重要。近年来,玉材及玉器的辨别在玉器鉴定中已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各个时代使用玉器的产地、种类、质地都不相同,确定玉器的产地、种类、质地对玉器鉴定中断代、评定价值等能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别是购藏近现代玉器、玉材,质地的优劣更为莺要。材料是载体,是一  相似文献   

3.
洪殿旭 《收藏界》2012,(7):39-41
古.代玉器的鉴定,除了掌握历史上各个时期玉器的地域范围、玉器的类型等基本特点之外,还要多读一些记载出上玉器的考古报告,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刘继卿 《收藏界》2011,(7):41-43
本文谈谈收藏类艺术精品玉器中的俏色精品玉器。俏色精品玉器是艺术精品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玉器是把玉材局部上的天然色彩部分设计制作到玉器的某些部位上,使这些部位产生符合玉器造型表现的物体实际色彩,或者使玉器内容产生某种特定的涵义。将玉料上的  相似文献   

5.
刘继卿 《收藏界》2014,(11):35-39
在玉器收藏品中有一个最值得收藏的类别——俏色玉器,它们是构成艺术精品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俏色玉器的主要特征:玉器造型的局部或整体所呈现出来的色彩,与它所表现的器物应有的色彩相同或比较相似;或者出现在玉器的某些特定部位上,使玉器产生某种特定的涵义。对这种玉器制作的要求原则是:俏色玉器上所出现的色彩必须是天然存在的,即便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而让人视觉上产生色彩、光泽或质感的变化,也不存在任何人工添加色彩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武贞 《收藏界》2013,(11):28-31
陈设用玉 陈设玉器是专门用来观赏的玉器,是玉器品类中的佼佼者。各种陈设玉器雕琢精湛,构图变幻莫测,纹饰繁复华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工艺水平。两汉中山王墓出土的陈设玉器,采用圆雕、透雕、游丝毛雕等工艺,设计新颖活泼,纹饰超凡,整体形象充满动势和灵气,充分显示了汉代自由浪漫的时代风貌,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8,(5):100-104
中国古代玉器的生产贯穿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整个历程。玉器风格在六朝与隋唐之前后有明显不同:魏晋以前,玉器的生产受制于封建礼制,有森严的等级和形制限制;从隋唐开始,产生了清新活泼、贴近生活的世俗化玉器体系,器形以实用的玉佩饰和玉器皿为大宗。在玉器皿中,除了传统的碗、杯、盘造型,还有一种肖生式的玉器皿。  相似文献   

8.
戴应新 《收藏》2008,(6):88-95
本刊2008年1斯刊发戴应新先生《又见齐家文化玉器》一文,在玉器研究者及收藏者间引起了较大反响。有藏友打电话给编辑部,认为戴文对一批新见齐家文化玉器加以认定,值得赞扬。也有很多藏友打来电话或撰写文章,认为这批玉器的玉质、工艺都 有明显问题,纯属赝品,有的还指称其为近时兰州或甘肃某地所造。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本期我们推出“聚焦齐家文化玉器”专题,发表戴先生有关齐家文化玉器的另一篇文章《兰州齐家文化玉琮记述》;同时刊发陈国英、李江平、李焕三位先生《齐家文化玉器初探》一文,介绍出土齐家文化玉器的材质、工艺、沁色等特征;以及檀瑞林先生《真假齐家文化玉器辨析》、刘继涛先生《质疑〈又见齐家文化玉器〉》二文,对戴文商榷、质疑。本刊提倡学术民主,鼓励不同意见的互相辩难。我们认为,这对净化收藏市场,规范收藏行为,提高鉴赏水平,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李惠新 《收藏》2007,(2):90-92
在高古玉器艺术的长廊里,上自红山、良渚,下迄汉唐的玉器,异彩纷呈,各领风骚。而时下常的人们所钟情的,多为战国及两汉玉器。这当然无可非议,战国两汉玉器俊逸潇洒,堪称一绝。但我还是要说,爱玉何必唯重战国两汉?商周玉器,未尝不是古玉中另一奇葩。且不说其精巧剪裁、厅妙构思、简洁明快之工艺令人慨叹,就说题材,缤纷多彩——凡飞禽走兽,鱼虫百怪,神人物象,无所不有。从礼仪佩饰,到王室重器,不胜枚举!从艺术上讲,商周玉器空灵写意;从题材上讲,商周玉器诡秘奇幻,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喻燕姣 《收藏》2001,(1):42-44
汉代玉器以清逸脱俗、自由浪漫、恢弘大度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出土的汉代玉器为数不少,上起王侯,下至一般中小型贵族的墓葬均有出土。从目前发表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些出土玉器主要集中在长沙地区,且大多在贵族墓地中,一般平民墓葬很少出土玉器。而且贵族级别越高,玉器随葬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