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田野 《武当》2009,(6):6-6
2009年4月28日,由国家旅游局和湖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太极湖论坛2009”,在武汉东湖宾馆梅岭礼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12,(9):144-145
艺术造就品味文化成就未来著名画家路中汉花鸟画同台友情亮相中国云南·昆明泛亚产权交易中心2012/9/14/20主办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石产业联席会议办公室承办昆明泛亚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昆明泛亚珠宝玉石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云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云南省珠宝玉石文化促进会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3.
博雅 《收藏界》2016,(4):25-29
中国古人将玉石视为最珍贵的材质,远远超过金银铜铁。早在新石器时代,制作玉器和石雕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和精良。对玉石的喜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玉石情有独钟。早期玉石多用作礼器(例如玉璧和玉琮)、饰物、小型雕刻品以及各类兵器。玉石质地坚硬,因此新石器时代常以玉刀为武器,不过玉刀通常用作官阶或军衔之象征。近日,佳士得拍卖公司在拍卖会上拍出几件国外收藏家收藏的高古玉,国内难得一见。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李仕倩 《收藏》2006,(7):80-80
2003年开始,缅甸玉石价格不断走高,至今已上涨150%/左右。曼德勒市场是缅甸中低档玉石的主要批发市场,约2万平方米,分区集中交易翡翠戒面,手镯、毛料、片料、雕件等,既有正品翡翠,也有B货、C货,甚至镀膜翡翠,但没有检测设备,分辨真假完全靠经验。据估计,每日都有5000至8000人进场交易,大多是中国人,交易量可观。  相似文献   

5.
徐灿 《收藏》2009,(4):140-144
郭兰香在乌鲁木齐最大的玉石贸易集散地——碾子沟白玉城考察了一个星期,得出一个结论:新疆玉石市场出售的玉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是把青海玉、俄罗斯玉、东北岫玉、河南独山玉、和田玉混为一谈;二是真正的和田玉其雕工很差,价值根本无法体现。  相似文献   

6.
韩涧明 《收藏》2010,(9):5-6
201O年7月9日,中国岫岩首届玉文化艺术节举办了开幕式,全国首届玉石雕刻玉星奖评选也在艺术节期间揭晓,获奖作品在辽宁省岫岩县向社会公众展示。  相似文献   

7.
宗向伟 《收藏》2015,(3):139-143
今天我们可以在淘宝网上看到很多标着"玉髓""玛瑙"名字的玉石饰品在销售,这些饰品多为半透明状,质感极强,和其他高端玉石比起来物美价廉,因此备受喜爱。那么玉髓是什么呢?玉髓其实是一种石英,SiO2的隐晶质体的统称,它是石英(隐晶质)的变种。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其结晶状态为隐晶质集合体,呈致密块状,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细微纤维状集合体。其实,凡是二氧化硅结晶都可归纳到玉髓大类里,包括水晶、黄龙玉等,很多玉石、半宝石整体上说都是玉髓。玉髓是自然界常见的玉石品种,也是人类历史上利用的较古老的玉石品种之一。早在我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玉石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辽宁、河南、青海等地都有玉石产出。品种有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青海玉等等,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常见的软玉品种。收藏玉器首要条件,一、历史价值,二、玉石的质地。优质玉石材料对于一件玉器来讲至关重要。由于各个时代用玉的产地、种类、质地都不相同,确定玉器的产地、种类、质地,对玉器的鉴定断代、评定价值等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14,(9):20-22
家居江苏连云港的武先生一次到街头的玉器店“淘宝”,随手拿起一块“玉石”,握在掌心顿觉“玉石”变亮。老板朱某忙说,“好玉通人性,你一挑就是精品。”可武先生觉得“玉石”的背面不太光洁,怀疑不是好玉。朱老板对李先生的质疑,却道出这样的故事:这是刚出土的战国玉。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北京市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共同为本品负责鉴定并出示由印钞纸印制并压有钢印的精美鉴定证书  相似文献   

11.
朱爱朝  向和平 《收藏》2013,(1):88-91
笔者曾在2006年第1期《收藏》杂志上发表了《新疆和田玉观赏石初识》一文,就和田玉的收藏及其市场情况作了探讨。近几年和田玉原料及制品的价格犹如一匹脱疆的野马不断飙升,前几个月在东莞珠宝展览会曾现标价每克逾3000元的和田玉石,最近又在新疆和田市见到了每克过万元的仔料,其仔料的玉质、皮几近完美,但价格也的确令人咋舌。笔者...  相似文献   

12.
朱雪莱 《收藏》2007,(1):118-119
清代乾隆年间,经济文化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玉器的制作也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乾隆时除了制作中国传统玉器外,还引进和仿制了外域的玉质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痕都斯坦玉器。  相似文献   

13.
吴荣清 《收藏》2013,(3):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  相似文献   

14.
杨伯达 《收藏》2008,(11):88-89
“观音显圣”玉雕我在岫岩县城王德明老板那里看过,印象甚好,其玉料、雕刻、观音及波罗蜜多心经俱精,堪称“四绝”,是不易多得的妙品,也是当代玉雕的代表作之一。2005年10月,又在《收藏》杂志“清雍正朝文玩专号”上见到戴应新先生特撰《中国瑰宝岫玉雕“观音显圣”》之宏文,拜读之后,觉得其文全面地介绍了“观音显圣”的多方价值,在当前市场上玉器信誉不佳、商业包装泛滥的恶劣气氛下,  相似文献   

15.
我的玉之梦     
马学武 《收藏》2008,(5):94-99
马学武,1957年生,新疆人,回族,新疆白玉城董事长、新疆和田玉博物馆馆长、新疆和田玉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新疆宝玉石协会副会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其作品具有豪迈大气、线条分明、构思巧妙的工艺特点,同时吸取上海、扬州派细腻、圆润的雕刻手法,逐步形成了玉雕设计的“三七”定律以及自身独特的工艺风格,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等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16.
石与玉     
王踏荣 《收藏》2010,(10):83-84
俗称“石兴”者,从地质学角度讲,是“岩石”的通俗称呼,而“岩石”则是地质科学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庆辉 《收藏》2010,(12):112-113
作为中华十大奇石、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华安玉奇石(俗称九龙璧),以其非凡的质地(硬度达莫氏7.8度)和多姿的形态,成为有识之士开展艺术品投资的首选之一。而华安玉吉祥石,更因其秉承中华民族5000年来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折射出现今人们的生活追求。  相似文献   

18.
边强  杜义德 《收藏》2008,(11):80-84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和华夏文明诞生之间重要的文化形态,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而这一文化也正是后来炎黄一系先周文化的源头,因而可以说是孕育、奠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原始形态。  相似文献   

19.
颜祥富 《收藏》2007,(6):104-107
红山文化玉器在造型上有其原始性和不规则性,本文运用阴阳文化来解读部分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上左右不对称、成双成对不同样,以及部分红山玉肖生器的神态(传神)问题,难免有讹误之处,还请方家批评。  相似文献   

20.
刘秀定 《收藏》2011,(8):80-81
和田玉美丽,而和田玉中拥有独特俏色的观赏玉更是美丽无比。俏色观赏和田玉也就是璞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千种玛瑙万种玉”,而在万种美玉之中,能得到一件巧夺天工的俏色和田观赏玉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