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09,(12):2-2
——日前.以古玩收藏与拍卖行业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雾里看花》在央视热播。很多观众注意到,当剧情进行到第27集的时候。剧中主人公郑岩(邢佳栋饰)通过一本《收藏》杂志发现了重要信息.最终揭穿了骗局。《收藏》杂志真的刊登了这样的内容吗?相信细心的《收藏》杂志读者已经看出,《雾里看花》剧中所使用的是2009年第4期《收藏》杂志.虽然该期杂志有着重要的市场分析.但并没有黄先生(李幼斌饰)的图片,情节中的杂志内容是虚构的。  相似文献   

2.
庚辰吟草     
孙轶青 《收藏》2001,(4):7-7
2000年秋,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先生应邀至古城西安出席由《收藏》杂志主办的“西安首届民间收藏理论研讨会”。此间。有隙雅游西安名胜古迹。诗兴并快意勃发。乃成诗数首。适逢《收藏》杂志百期纪念之际。孙老又将其中赞收藏及《收藏》杂志的三首.以墨宝相送。现一并刊发。与君共赏、美哉!  相似文献   

3.
《收藏》2008,(2):175-175
在2007年12月7日的《开封日报》和《汴梁晚报》上,记者田宏杰和张文昭分别发表了“最新一期〈收藏〉杂志重点报道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盛况》和《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盛况荣登〈收藏〉杂志》的文章,介绍了2007年第12期《收藏》杂志重点刊发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盛况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4.
徐东升 《收藏》2006,(4):52-52
余少时就喜爱书画艺术,至今收藏字画20年。因是工薪阶层,只能以以文会友的方式或从地摊上淘得些许“无名”作品。前不久,从潘家园淘得一件张维先生所临《衡方碑》墨迹(见图),心情极不平静,写此文以记之。  相似文献   

5.
张建功  张群 《收藏》2006,(9):86-87
在我收藏的众多新疆古钱币中,有一种黑汗朝币。黑汗朝.亦称“喀喇汗朝”ckarakhanids).是公元10~13世纪建立于新疆天山以南和中亚,即塔里水盆地西部及帕来尔高原以北以西地区的王朝(参见黑汗朝疆域圈)。组成这一政权的和要是一些操突厥语的游牧民族或部落(即古维吾尔族)。对于这个政权,元朝脱脱等修撰的《宋史》和《盒史》都有记载,《金电》称之为哈喇汗国.《宋史》称之为黑韩(汗)。“哈喇”据《突厥语大词典》具有黑色的涵义,因此黑汗朝之称已有近千年历史。本文亦采用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6.
周建国 《收藏》2007,(8):77-77
家存小册十开,内有临书两通。前一通是临褚遂良的《同州圣教序》(前缺),后一通为临治晋斋(成亲王)的《洛神赋》。册页上的小楷写得工整精到,功力了得。因吾辈曾经用力临池,稍知其中三昧,故常常摩挲赏览爱不释手。册页前段,在临《同州圣教序》之后写道“癸巳六月十三日,淑民。”  相似文献   

7.
周方黎 《收藏》2007,(4):170-170
《收藏》杂志2005年第1期刊有李烈初先生《书画的收藏鉴定赏析》一文(以下简称“李文”),颇多见解,读后获益不少。然“李文”中有两处值得商榷,现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11,(12):53-53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邮票,特别推荐发行《封神演义》、《镜花缘》。一来神话传说向来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群众基础较佳;二来便于设计大套票(完全可以参照《三国》、《水浒》的规格),吸引集邮者的收藏热情。(四川许斌)  相似文献   

9.
刘斯姮 《收藏》2007,(6):166-166
春意盎然,风暖人心,艺超网版主大会于4月21日在北京潘家园珍宝馆举办。柴菲、金中都、晨弓、三笑堂、青瓷邮、钟楼怪人、风中柳絮、小胖熊、一言JJ、长安、收之藏之、wyj、钓滩散人、齐天大圣、业余初段、陈士龙等众多顶级网友藏家相聚一堂,高谈阔论,畅谈艺超网的发展和未来。《收藏》杂志总编杨才玉先生与各位版主一起畅谈收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张建功 《收藏》2007,(5):142-143
《收藏》2006年第3期刊载了李克勤的《新疆有的红铜钱不是新疆红钱》一文,对笔者《古钱奇葩——新疆红钱》(《收藏》2005年第2期)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分析。李克勤先生文中认为“新疆红钱仅限于南疆八城通用”,而北疆的红铜钱(包括黄铜、铁质)等,“则属制钱范畴”。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新疆统一后的货币全貌。  相似文献   

11.
杨柳 《收藏》2016,(5):121-121
李烈初(1928-2012年),浙江东阳古渊头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以“火刀”“铁匠”等笔名发表文学作品多篇。雅好书画收藏,精鉴赏与画理阐述,著述散见《收藏》《学林漫录》《美术报》等报刊杂志,为多家刊物特约撰稿人。亦为《收藏》杂志专栏作者,发表文章70余篇。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7,(7):198-198
曹新华(曹雪枫)教授,1950年生于古城辽阳。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千山书画院院长。作品多次获国内外美术作品大奖,入编30多部辞典与画集。先后在沈阳、北京、西安、佛山、珠海、江门、香港等地举办个展,多幅作品被一些博物馆和国内外友人收藏。中央电视台3、4、9频道.新华社网,上海东方卫视,《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北京信报》等对其艺术成就均有报道。2005年出版《曹雪枫画集》。  相似文献   

13.
曹淦源 《收藏界》2010,(10):97-100
元至大三年(1310年)秋,赵孟頫蒙诏北上大部,从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在运河上舟行32天,展读独孤长老赠送的《定武兰亭》本,题跋十三段,并临书《兰亭》一通,世称《兰亭十三跋》。  相似文献   

14.
贾关法 《收藏》2007,(4):166-166
初识《收藏》,是1994年我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在翻阅报刊杂志征订目录时无意中发现有《收藏》这份杂志,她一下子唤起了我沉睡已久的收藏意识。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08,(10):172-172
《收藏》杂志2008年(1~6期)合订本面世,《聚珍轩藏品赏鉴》(上、下),《紫方馆藏砚》,《中国古代钱币》。  相似文献   

16.
杨敏 《收藏》2007,(11):163-165
9月30日下午,太原市在连绵几日阴雨后突然放晴。此刻,在山西古玩城7楼人潮涌动,由山西省文化厅、《收藏》杂志社、山西省收藏家协会主办,山西古玩城、北京艺超网(www.cangcn.com)、山西晋商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协办的《收藏》杂志“山西艺术品收藏”专号首发仪式在此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7.
李忠斌  李丰  王昆 《收藏》2008,(3):173-173
2007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15年来,广大读者陪同《收藏》一路走来,一同成长。读者所需,就是我们所想;读者所想,就是我们所为。为更好地服务读者,本刊联合艺超网(www.cangcn.com)在2007年第11期《收藏》以及艺超网站进行了大型读者调查问卷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许多热心读者的电子问卷和回复信件。  相似文献   

18.
刘士宗 《收藏》2008,(4):169-169
十几年来看《收藏》,只是到手翻翻而已。真正认真阅读《收藏》是从2007年1月那期(总第159期)开始的,好使我走上古陶瓷研究之路,带给了我无限快乐。  相似文献   

19.
方玖骅 《收藏》2007,(11):85-85
文先国先生在《收藏》杂志2007年4期《假作真时真亦假》一文中说:2006年5月号《收藏》“发表的石家庄方玖骅先生《艺术品市场手札作伪例析》一文,例举图9(陈梦家手札)是对图10的伪造,亦有指真为假之嫌”。笔者认为文先生没有仔细阅读我那篇文章的全文,以致得出错误的推断。  相似文献   

20.
黎淑仪 《收藏》2009,(4):62-66
2004年,为庆祝耀州窑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笔者曾撰写短文《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海外度藏耀州青瓷珍品浅探》为贺,其后辑录于研讨会论文集。当时的想法是借海外珍品择其要者,为国内专家学者提供更多实物例证,以便更精确地认识耀州青瓷的代表性地位及其精湛工艺和主要风格特色。今应《收藏》之约,将该文未完善之处删削修正,希望所介绍海外珍品引起国内学者、藏家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