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晓丹 《收藏》2006,(8):106-109
继2003年中国油车市场好转以来,2005年中国油画价格再度上扬、嘉德秋拍油画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占其总成交额六分之一;徐悲鸿的《珍妮小姐画像》和陈衍宁的《毛主度视察广东农村》分别拍至2200万元和1012万元。对于这样一次重大飞跃,很多人担心是市场炒作或价格泡沫。而笔者认为,中国油画价格潜力的勃发,是中国绘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必然趋向,是在“大中国画”视野下中国油画价值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审美观念的日益变化,油画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随着油画收藏投资价值的日益显现,无论是藏市,还是拍市,油画都是势头两旺,逐年升温。2005年中国油画市场更是空前火爆,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新的热点。新年伊始,本刊应广大藏友及读者要求,特开辟了“油画艺术特区”专栏,推荐名家新作和画坛新秀,展现油画艺术魅力,敬请读者、藏家及画家关注。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秋季以来,书画拍卖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中国名家字画价格屡创新高,红色题材油画备受市场追捧。而在西方被称为“画中女王”、地位与油画并驾齐驱的画苑奇葩--水彩画在火热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却依然是一只不受重视的“丑小鸭”,名家水彩画板块最终能否脱颖而出,成为未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黑马”,升格成一只人见人爱的“白天鹅”呢?  相似文献   

4.
西方油画从20世纪初来华广泛传播,经过近百年的融合,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本土化过程主要是依托学校美术教育实现的。因此,中国油画史上的绝大部分名家精品,都与各时期的美术学院密切相关,时下艺术市场走红的油画家,几乎都接受过美术学院的培养,或者曾执教于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硕士、现任教于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刘晓丹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当代绘画与中国艺术市场研究。其所作的《"八大美院"油画概貌及市场状况》(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的系列分析,意在为艺术购藏者把握中国油画发展脉络、了解中国油画市场提供启示。目前完成的关于"四川美术学院"的《川渝油画的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及关于早期"中国美术学院"的《独领风骚的杭州艺专"老油画"》,已发表于本刊2007年第12期和2008年第6期,其余将陆续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许丽丽 《收藏》2010,(10):43-46
作为学贯中西的绘画大家,吴冠中一生在油画和中国画两个领域孜孜以求,成功实践了“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对当代中国画坛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也因此成为众所周知的伟大的油画家、国画家,  相似文献   

6.
李桃 《收藏》2009,(11):76-77
近来,油画收藏逐渐成为收藏市场的一个热点,对于广大藏友来说,了解一些油画方面的知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白芳 《收藏》2009,(7):75-75
国内唯一的一幅巨型外销油画《广州港全景图》,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风雨沧桑,终于在2008年底从海外安全完好地回流,入藏广东省博物馆。 此幅油画为煜呱画于1845年前后,油彩画布,长200厘米,宽88厘米。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利2006广州夏季拍卖会将于2006年5月26日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隆重举行,此次拍卖会分别由“谢志峰藏端砚”、“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中国油画、水彩、雕塑”共四个专场组成。谢志峰藏端砚专场当代中国著名文物鉴藏家谢志峰先生所藏——端溪古名砚专场,拍卖所得资金将以其父亲谢东庐的名义,全部用  相似文献   

9.
天心 《收藏》2016,(5):46-55
荷花,是中国花鸟画的重要题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象征着清雅美丽和高洁情操,故自古不乏画荷者,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和画家刘海粟,不仅山水画闻名遐迩,其花鸟画尤其是笔下荷花亦个性鲜明,独具特色。他融贯中西,加入了大量的西方印象派绘画色彩,于国画传统的“青绿泼色”手法上采用了泼墨波彩技巧画荷,带有浓厚的西方现代油画特征。所绘荷花别具一格,另创新风。  相似文献   

10.
据《周礼》、《汉书》等文献所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已有用“油”绘画的历史,按此种说法来定义油画的话.中国的油画最早是出现在棺椁器具之中了。而真正的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载最早的油画是由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有的传教士还被聘为宫廷画  相似文献   

11.
周炜 《收藏》2008,(3):92-95
“红色经典”油画的称谓最先是自油画拍卖市场启动之后,各大拍卖行为方便商业运作,对其革命性历史性题材的拍品进行的一种内容描述和板块划分,随后,这一名称在相关新闻报道和学术评论中频频出现,逐渐成为通用词语。拍卖市场上,“红色经典”板块的拍品多为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的作品,反映重大的革命、历史、政治事件,具有中国某特定时期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艺术品市场中的“精品”百难求一,为购藏者势在必取。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中国现当代绘画作品中将真正的“精品”离析出来,并精确把握其“精华”所在,当是绘画藏家的要务。笔者认为,各种美术展览是画家将力作推向现众的重要桥梁,也是打造绘画精晶的重要平台。而在众多类型的美术展览中,由理论家主持的“学  相似文献   

13.
曹庆晖 《收藏》2007,(5):176-177
1972年,陈逸飞创作《黄河颂》这件巨幅宽银幕式油画(143.5×297厘米)时,年方二十五六岁,正是血气方刚、梦想成真的年纪。作为当时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的骨干——油画组负责人——陈逸飞在70年代初几乎一气画出了《开路先锋》(1971年,与魏景山合作,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颂》以及(《红旗》(1972年,有文章称之为(《红旗颂》,原由作者自藏)三幅作品问鼎画坛。其中,《开路先锋》入选了1972年全国美展,得以在首都公开亮相,而《黄河颂》和(《红旗》则因形势变动、“极左”思想束缚等各种原因被搁置起来。据说,(《黄河颂》迟至1977年才被全军美展接纳,而(《红旗》则要到1996年才出现在“新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经典作品展”(上海美术馆)的大厅。然而不管怎样,这3张画为陈逸飞在上海乃至全国美术界博得了声誉,以至于20多年后王琦、蔡若虹等老前辈在《美术》撰文祝贺陈逸飞举办个人回顾展(1997年,中国美术馆)时,依然对他早年的代表作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14.
高为华 《收藏界》2014,(7):16-17
中国的油画,如果从意大利传教土郎世宁将西方油画技巧带到中国宫廷开始算起,已有400年的历史。其实,早在唐代,西方绘画已经传到中国,其中主要以基督教洋教士带来的圣像画为主,功用限于宗教传播。时至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随耶稣会进入中国,将西画引入封建宫廷,使上层社会在兴趣上对西画有所接受。这一时期,不过是西方油画对中国上层社会的“启蒙时代”。  相似文献   

15.
郭浩满 《收藏》2008,(12):25-25
经过2005年中国画的急速上升周期以及近两年的“当代中国油画”的国际炒作热潮,中国书画市场明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在异常的市场大环境和书画市场内部调整的内外夹击之下,中国艺术市场、中国绘画界产生一个个巨大的问号:2008年后,中国绘画艺术的主流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郭宝成 《收藏》2008,(11):155-156
当前中国油画市场空前活跃,成交量加大,价格攀升,近年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排名前100名的作品的平均价格超过1000万元。2007年5月中国嘉德公司拍卖陈逸飞《黄河颂》成交价为4032万元,靳尚谊《画僧髡残》成交价为1600万元;12月北京匡时公司拍卖陈丹青《牧羊人》成交价为32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苏万明 《收藏》2006,(2):72-72
由辽宁本溪收藏家田恩宏于1987年购藏的一枚“生发石”落户中科院海洋所。这块奇异的“生发石”长期被收藏家精心收藏,最初两年,“白发”还能生长,两年后逐渐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3,(2):178-179
中国白的由来“中国白”是外国人对德化白瓷的尊称,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600多年前,德化白瓷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港出发,穿越惊涛骇浪,漂洋过海,到了欧洲,被欧洲人视为“东方艺术之珍品”竞相高价购藏,并给德化白瓷以“世界白瓷之母”和“中国白瓷的代表”之美誉,从此,“中国白”品牌就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  相似文献   

19.
西沐 《收藏》2007,(3):23-23
在中国画拍卖市场由“调整”向“洗牌”阶段转化的2006年,中国画廊业也正在由经营上的“疲软”向“冰点”状态转变,这势必使画廊业在2007年初经历更大的压力,面临巨大的困难。目前,就中国画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对中国画廊业来说,坚持,也许是最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06,(12)
近年来,中国油画在艺术品市场中迅速崛起,在国内外的拍卖中均创下佳绩。可以认为,眼下中国油画的收藏已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在京沪及全国各地的艺术博览会及拍卖会上,中国油画都成为新亮点,并被收藏家追捧为艺术品投资的“新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