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宝成 《收藏》2011,(2):41-41
清末状元陆润庠的书法名噪一时,人以为宝,据说他为上海豫园"童涵春"中药店的题匾三字,润笔费高达白银100两,按照现在白银的价格换算,每字高达数千元。当然这除了源于陆润庠书法功力超群之外,还与陆润庠名重一时有关。其一陆润庠为状元;其二为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元老;其三为光绪、宣统两位皇帝的老师,因而求其墨宝者应接不暇,价格自然不菲。陆润庠(1841~1915年)字凤石,号云洒,江苏元和(今江苏省吴县)人。  相似文献   

2.
状元     
殿试第一名称“状元”。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状元孙伏枷起,到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1283年间共产生了状元914人,可考知姓名的有682人,其中不乏彪炳史册的名人和发人深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3.
国土防线     
三井兽 《当代体育》2013,(13):59-59
这是骑士队第五次获得状元签。与休斯敦火箭一起。成为自1966年以来的得到状元签最多的球队。同时这是骑士最近三年第二次获得状元签,成为继开拓者(1972、1974)、火箭(1983、1984)和魔术(1992、1993)之后第四支三年两获状元签的球队。在出人意料地选择安东尼·本内特之后,骑士也再次开始重建他们的国土防线。  相似文献   

4.
吴荣 《收藏》2007,(8):74-74
骆成骧(1865~1926年),字公骕,资川(令四川资中县)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举入,光绪二十一年夺魁,是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相似文献   

5.
郭亮 《收藏》2007,(8):79-79
2004年春,一藏友馈赠笔者数张清代拜帖(名片,图1),这些拜帖均有帖主手迹,其中清末状元曹鸿勋的拜帖最为显眼。  相似文献   

6.
王煦 《收藏》2008,(10):140-140
2007年《收藏》第11期载《历史上奸臣中的书法家·奸相书法家秦桧》一文中说“秦桧是状元出身”,这是错误的。秦栓是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乙未科进士,不是状元,  相似文献   

7.
江志伟   《收藏》2007,(5):123-125
2005年金秋,中国第一座状元博物馆在第一状元县安徽省休宁县诞生。博物馆三大展厅部分以元至正五年(1345年)始建的二层重檐回廊式徽派古建筑“海阳钟鼓楼”展厅为中心,与之配套的是“齐云风光”和“徽州古宅藏宝堂”等展厅,由罗哲文先生题写的“中国状元博物馆”金字牌匾高高悬挂在钟鼓楼展厅二层的翘檐下方,字体肃穆、端庄。拾级而上便进入主展厅,往文物、图片、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构成的展览氛围中,走进休宁县历史上19位文、武状元史迹风景线,仿佛置身悠远的科举风云和博大精深的状元文化之中,令人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8.
郭宝成 《收藏》2007,(8):72-73
状元是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殿试一甲一名者。中国早在隋唐时期便建立了科举取仕制度。清朝取得政权不久便延续了这一制度,从1646年选拔第一名状元开始,到1904年取最后一名状元时止,在长达259年中,共开科112场,选拔状元114名。第一名是山东聊城的傅以渐,最后一名是河北肃宁的刘春霖。在摘取状元桂冠者中,年龄最大的是江苏宝应人王式丹,59岁;  相似文献   

9.
周春倩 《收藏》2006,(6):104-104
吾友的一件民国9年(1920年)报税清单、分运单、商函和实寄封,引起了我对此藏品探讨的兴致。 据《两准盐法志》载,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在江准平原上设有府安场(今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该地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东部为盐业产地,西部为鱼米之乡,这座古镇演绎着千年商业发展的历史。20世纪初,这座小镇已有各类商铺数百家,其中老字号“程益泰布衣店”开设于清朝光绪年间,因店主叫程实和,故店号为“益泰和记”。进入民国,此地依然店铺林立,商贸活跃,民国4年(1915年),清末状元张謇的三兄张(音查)来富安创办垦植经营公司,规模较大,且是农工商一体化公司。现将“益泰和记”在民国9年的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信函、邮税联体报税清单、江苏省财政厅分运单,发票等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准状元登基     
朝旭 《新体育》2009,(7):72-72
美国时间5月18日,选秀乐透抽签日,快船队幸运地摘得状元签,兴奋的快船主帅兼球队主管迈克·邓利维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一个月后的新秀状元人选将毫无悬念,他肯定会挑选来自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内线野兽格里芬。身处西班牙的邓利维此次的考察对象是西班牙“金童”里基·卢比奥,未曾想到快船竟以战绩第三差(战绩越差得到状元签的机会越大)幸运的得到了状元签,这让邓利维迅速地改变了主意:“我们会选择格里芬。他就是状元,他就是我们希望得到的人!”  相似文献   

11.
王炳炜  陈根远 《收藏》2010,(8):125-126
1983年的春天,对于家住山东青州市郑母村的农民赵焕彬及其后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常的春天,他将家族珍藏400多年的传家宝——先祖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俗称状元卷)捐献给青州博物馆。后经专家鉴定,确认为海内外孤本,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相似文献   

12.
《当代体育》2010,(2):77-77
卡里姆(Kareem) 这个名字来自阿拉伯语,意为“高尚的,慷慨的”。甭说50大传奇巨星.全联盟从古至今叫这名字的归拢一堆总共俩人儿。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天勾”卡里姆·阿h杜·贾巴尔(Kareem Abdul Jabbar),这位42岁才退役的1969年选秀状元为我们留下了一连串后人难以企及的纪录——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尤因     
0:在1985 年选秀大会上,尤因之前没有人救球队选中,因此他成为了那年的选秀状元,步行者队在第二位选择了蒂斯戴尔。尤因是尼克斯队历史上四位选秀状元之一。 1: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仍有一次得过“三双”。 1996年4月对黄蜂队的比赛中。尤因得了28分、抢15个篮板。并且创造了自己职业生涯最高的11次助攻。 2:共获得的奥运会金牌数。他参加了1984年和1992年两届奥运会,在巴塞罗那,克因为梦之队平均每场得9.5分。 3:尼克斯队历史上又获得过三次年度最佳新人奖:威利斯·里德(1964~1965)尤因(…  相似文献   

14.
高玉书 《收藏界》2015,(3):108-115
苏州状元博物馆选址在潘世恩之"状元府",力求以一座建筑的历史来承载一种文化,以状元宅地的空间价值以及建筑空间中所透析出来的古代状元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来表现出状元文化的精神价值,这一精神价值就是"崇文、重教、修身、报国"。苏州状元博物馆的成立让更多的苏州居民和外来游客了解苏州状元,体验状元文化,使苏州状元文化得以展示和传播,从而突出苏州城市的"崇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万震 《中华武术》2006,(12):44-45
清代的科举,文武并重,其制度多承袭自明制。清代武科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完备,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与文科级别相lq。自顺治初开始下诏举行,“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如文科制”。乡试三年一次,于子、午、卯、酉年的十月(旧历)举行,直隶、奉天在顺天府举行,各省于布政司举行,中试者称为武举人。乡试次年九月(旧历)会试于京师,中试者日武进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简朝臣四人为读卷官,钦阅骑射技勇,乃试策文。临轩传唱状元、榜眼、探花之名,一如文科。”所不同者,武科中举者前均加一“武”字,即一甲三名赐武进上及第、二甲若干名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武进土出身。第一甲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一甲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一甲第三名为武探花。逢庆典时,增设恩科,为示区别,子、午、卯、酉年所开之科称为“正科”。  相似文献   

16.
惠林 《收藏》2008,(6):74-78
被评为“CCTV2006民间寻宝记·走进南阳民间十大宝物”的《清代书法二十四进土书法屏》,是清康熙五十五年在京为官的一批翰林书法家的作品,代表着当时馆阁书法的最高水平。这批翰林中,有在清代扪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书法大家王澍、张照,有独占鳌头的状元王云锦、赵熊诏,有后为高官的大学士阿克敦等,他们分别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四十五年、四十八年、五十一年、五十四年五科进士。这24位翰林书法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用当时最好的纸绢“库纸绢”为同一人书写了同一主题:恭送彭老夫子荣假锦归。这批作品历经300年风雨保存完好,流传至今,实属不易。令公示于众,与天下收藏爱好者同赏。  相似文献   

17.
彭志才 《收藏界》2013,(9):94-99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是通过科举制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清代自顺治入关开科取仕,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七十岁恩科为止,一共开了一百十二科,取了一百十四位状元。由于清朝科举考试对书法要求比较高,状元们在书法方面均下过较深的功夫,有些状元不仅书法水平高,而且兼习绘画,书  相似文献   

18.
凉雨 《当代体育》2014,(11):40-43
在讲究运气的NBA选秀抽签大会上,骑士又一次人品大爆发,克利夫兰人以惊人的好运再次获得2014年状元签——这已经是他们近四年来第三次获得状元签。  相似文献   

19.
又一届NBA选秀大会结束了,堪萨斯大学的安德鲁·威金斯不负众望的当上了本届的状元秀,反观前几届的选秀状元,有的后来成为了潜力无限的超级巨星,有的被人称为水货状元。本期小编就为大家盘点NBA近5年状元们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20.
王厚宇 《收藏》2009,(5):57-57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末代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近代教育事业和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