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北常德地区12个县市于1970年统一设计、印刷、发行粮票一组。每套票的面额均由壹市两、贰市两、半市斤、壹市斤、叁市斤及伍市斤6枚票组成,从而形成了一种虽发行单位不同,但其图案,格式等  相似文献   

2.
吴满平 《收藏》2006,(12):104-105
在我的纸币收藏中,有张比较珍贵的“江西官司银钱总号”壹串文钱票(见图),幅长20厘米,幅宽11厘米,竖式。正面上端印双龙戏珠图案,下圆圈内横印“江西”官银总号”,外边框四角各有一篆体“壹”字。  相似文献   

3.
笔者藏有中华民国元年印有黄帝像图案的中国银行兑换券一枚。该券横式,票幅15.5×8厘米,正面主色调为绿色。上边自右至左横书“中国银行兑换券”币名,币名左右有同一的红色号码,下边框内印“中华民国元年印”字样,中间竖印“壹圆”面额字,在面额字右侧有一个椭圆形的风景图案,左侧为黄帝像图案,四角有斜形的“壹”字等,印刷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4.
杨燕 《收藏》2007,(5):153-153
笔者藏有一张民国元年版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见图)。该券横式,票幅15.5×8厘米,正面上色调为绿色。上部横印币名“中国银行兑换券”,左右各有一红色号码;下边框内有“中华民国元年印”字样,中间竖印空心字“壹圆”面额,面额右侧椭圆形水内为风景图案,左侧为黄帝像;左右边框内上下及底部均印有小字“壹圆”,四角各有一“壹”字。此券印制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5.
周新国 《收藏界》2011,(4):80-81
常德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北接鄂南连荆襄,西临湘西接川黔,东南毗益阳通长沙。自古为"湘西门户,川黔咽喉"。清代晚期,常德的商业,日益繁荣;经济贸易,更趋活跃。作为常德民间金融机构的商号和钱庄,得到了长足发展。除常德官钱局发行钱票投入流通外,民间各大钱庄和商号也纷纷发行钞票,当时称之为“花票”,外埠则称之为“常德花票”。  相似文献   

6.
吴耀珍 《收藏》2008,(10):103-103
笔者集得一张广州市立银行壹圆银毫券,正面是竖式,背面为横式,这种版式的设计比较少见。该券正面主色调为黄色,四边有花纹框,四角有“壹”字,上头有弧形自右向左排列的“广州市立银行”字样,其下印有该行徽记。中间位置的长方形框内,印有广州中山纪念塔图案及“广州中山纪念塔”文字标注。在框外右侧分两行竖书“凭票即付持票人通用银毫”,左侧也分两行竖书“订明见票无息支付,不报遗失,票内字迹原无添改,此据”。票的下部花框内有“壹圆整”面额,两侧为行长、副行长黑色签名,边框内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印”。外框下  相似文献   

7.
1897年红花印花加盖小字当1元新票一枚(简称“小壹元”),此票品相端正。原票色泽鲜艳,属正红色,加盖的黑色文字清晰,图案稍偏于左方,纸张洁白,保留绝大部分原胶。足见收藏者长期悉心保存之功,此票为红印花小字1元邮票中最新出现的一枚,黄光城  相似文献   

8.
方耀成 《集邮博览》2001,(10):37-37
这是一张面值一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革命战争公债券”,长12.5厘米,宽7.5厘米,双面印刷。正面上端印有券名,中间的图案为井岗山,上盖红色方形印章。两旁为面值“壹圆”,面值左边是发行日期“公历一九三三年七月”,右边是编号。图案下方印有“财政部长谭余保”字样。四角为“壹”字。  相似文献   

9.
红印花票本身不属于邮票范畴之内,但是以它为原票加盖了8种邮票,即“当壹分”、“小贰分”、“大贰分”、“小肆分”、“大肆分”、“小壹元”、“大壹元”及“当伍元”。其中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元”邮票是中国邮票中首屈一指的头号名贵邮票。为此,红印花原票也身价倍增,在二  相似文献   

10.
一、定义不全 正体票(P502)“又称正票、正常票,图案正确、印制合格,无变异或错版的邮票。与错体票相对而言时的称谓。”那么与变体票相对的又该如何称谓呢?可改为“与错体票和变体票相对而言时的称谓。”(严格地说,应为“无变异又非错版的邮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