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川 《中学生百科》2012,(34):43-44
我想用一次我所不熟悉的文体来记录这个我不熟悉的地方,那么,从头到尾都可谓是新的,但同时也是陌生的。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过路人,陌生的事物中却有着让我同样熟悉的感动。很早很早的时候,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在哪里第一次听见了塞纳河,那个时候我认为塞纳河是美的,起码要比外婆家的那条小溪流清爽上许多。听起来也十分洋气,就像我那个很时尚却不经常见到的母亲。比很早很早还要早的时候,母亲与我就已经是聚少离多,外婆总是在我已经有些记忆的时候开始给我灌输关于母亲的一切,她怕我忘记了与我有着无法  相似文献   

2.
也许,天堂就是那个最远的地方。——题记尊敬的太外公:您好!我知道91岁高龄的您眼睛已经老化,也许您无法看清这封信,但我依旧要写这封信。您已经不方便走动了,但是过年时您还是不忘给我压岁钱。还记得我5岁时的那个春节吗?其实,那个春节也没什么特别,只不过那是爸爸妈妈第一次带我到您那里给您拜年,那是我第一  相似文献   

3.
故乡随想     
爸爸妈妈在农垦的一所大学里任教。因为学校搬迁,我也离开了那个既熟悉、亲切,又给了我很多美好童年回忆的农垦管理局,来到了宾西开发区。屈指算来,我已离开故乡5年了,但每每想起它,依然有一种"月是故乡明"的感觉。那个装满我儿时回忆的地方,有两万多常住人口,平时街面上除了上下班时间,很少看到人流。但那里有花园、人工湖、假山,还有喷泉和石桥。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走进那里,你脑海里马上就会闪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故乡的公园是我经常去的地方,那里的树,在我眼里仿佛都会说话,它们就像一个个10多米高的巨  相似文献   

4.
我是在歌乐山念完小学的,儿时的许多记忆都模糊了,但对歌乐山烈士陵园和陵园后的白公馆、渣滓洞却记得清清楚楚,因为我们每年都会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踏着那条青草萋萋的小路,过岗去瞻仰先烈们的遗迹。 记得头一回进渣滓洞时,站在那个拷打过江竹筠烈士的洞室里,望着那三道黑黝黝的铁门,我分明闻到  相似文献   

5.
琼儿,给你早点!又是那个女人,我同桌的妈妈,这所学校的数学老师。看着窗外给她传递温暖、传递爱的那个女人,我突然有些嫉妒,又有些感动,还多了些愤怒!琼儿,妈把面包给你拿来了,早  相似文献   

6.
梁鸿 《当代学生》2013,(12):15-16
那个年轻的三轮车夫脸上突然呈现的"羞耻"让我很难过。那红晕在他脸上持久地存留,仿佛一朵无法凋谢的花。他的背影也给我一个坚定的拒绝。连续几天去二嫂拉车的地方,彼此之间已经非常熟悉,也多了一些了解。那个戴  相似文献   

7.
在我17岁的时候,花池中的芙蓉,和天下所有的芙蓉一样,重复着花开花谢的旋律。池中鲈鱼的眼睛很透明,看见它们,很容易让我想起那个在远去的孤舟上拭泪的女子。她一路走着,从8岁牵着我的手在湖畔开始,到14岁的才情满天下,17岁的清丽绝世容,然后,在胭脂钗环的夹隙里沿江远去。而今,她的墓畔已荒草萋萋。后来,我记起我应该叫那个女孩子作姐姐。她是个安静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她倚着白玉栏杆,仰望孤雁幽幽从黄昏滑过;清愁的芙蓉花瓣飘了她一身,点缀在宽大的袍袖上,又随着晚风纷飞,像花池里那些游动的鱼。年幼时,我常…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记者来到夏邑县孔祖中学。这是一所有着鲜明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校园内,地面一尘不染,绿草萋萎,玉兰树亭亭玉立。精心布置的校园文化长廊、名著推介栏、教师风采展示,无一不让人感受到这所学校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年开学时,想到七年前那个拘谨、害羞的自己,想到三年前那个兴高采烈如今这个已经平淡的自己,是的,同一个我却因为经历变得已经面目全非。马上就要开学了,想到自己考博的点点滴滴,不是想说一些经验,而仅仅是为了那些教训的铭记。在以下的篇幅里,将就学校、导师的选择以及复习的注意事项结合具体事例给出阐述,希望这承载着我和同学们那么多心酸、劳累、汗水以及欢喜的文字给你一点点启发。  相似文献   

10.
企盼奇迹     
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两粒蓖麻籽让我们拿回家找地方栽种。还说了一些好处,如蓖麻可以用来制药、制润滑油之类。我没听懂,还以为是可以榨出炒菜的油来。那个时候,油是多么宝贵的东西啊。后来将蓖麻种在山  相似文献   

11.
我叫丁子,在金苹果环保学校上五年级(环保学校有12个年级)。我虽然才10岁,可是已经成为环保博士了,到处演讲,而且我是我们年级的队长,到过世界上很多的地方。 金苹果环保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环保卫士和新型人才的学校。它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年前我在某中学上的一堂课.我已经离开那个学校了,但那堂课让我忘不了.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这个星期的最后一天,同时也是我在这所魔法学校待的最后一天。我的学业已经完成了,从此以后,我可以帮助他人,实现他人的愿望。在这些年里,我在这所魔法学校经历过无数次历险,下面我给你讲一个最让人难忘的经历。那是在魔法世界第三次大战后发生的一件事。那天,我从宿舍出来后,便集中精力去找通往教室的那条路……因为我们这间魔法学校里共有二百二十六间教室和三百七十四座楼梯。这些楼梯和我的朋友哈利在的那所魔法学校的楼梯一样:它们有的窄得连小鸟都飞不过去;有的既宽敞又干净又明亮,而且会把你带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秋意渐浓。猛然惊觉,父亲去世已经三年有余,那坟头的萋萋青草想必也染上萧索之意了。对父亲的怀念,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终日魂牵梦绕,那份无望的惦念已经化作生命里渐浓的寒意,在不经意间袭入了骨髓深处,又在渐多的白发里明晃晃着,提醒我活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久未归,似乎渐渐忘却了那个熟悉的地方,那个我曾经唤它为"家"的地方。自从住在学校,或许夹杂着本性的漠然,对于家也便抛之心外了。和同学一起闲谈,他们忽然问我:"你那么长时间不回家,难道不想家吗?"家,这个熟悉的地方忽地从心底出现,我开始彷徨,我嗫嚅着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老师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厚重的书籍,老师就是那个在关键的段落为你写下注解的人;如果说,人生是一项艰难的攀登,老师就是那个在危险的地方给你抛下缆绳的人;如果说,人生是一种曲折的旅行,老师就是那个在岔路口为你竖起路标的人;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艰险的飞翔,老师就是那个为你插上坚硬翅膀的人。回想我人生路上所经历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杨珍 《家庭教育》2009,(5):26-27
星期六傍晚,接到学生家长打来的一个电话:“我女儿丽丽今天中午跟着刚参加工作的高一届的女同学出去,到现在还没回来,我们到那个女同学那儿去找,她说我女儿下午就走了,说是去找工作。我们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很是担心。”我问:“那么丽丽这段时间在家有没有什么反常的举动?”家长想了想说:“最近我们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她都已经不在家了,这跟以前很不一样,而且要等到傍晚6点左右她才回来。”“丽丽有手机吗?”我接着问。“以前有过,后来学校说不要给孩子用手机,我们就收起来了。”“那个手机还在吗?”家长找了一会儿说:“手机不在原来的地方,家里的其他地方也没发现。”  相似文献   

18.
在乡下教书     
荒凉。这是我对那个地方的第一印象。在那个地方,我一口气呆了整整六年。虽然我的老家也在乡下,但仍抹不去这一瞬间心头的颤动。那个地方,是个不大不小的村  相似文献   

19.
<正>"妈妈,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没良心的!"阿珍这样回答我。我妈的名字叫阿珍。阿珍是个冲动、泼辣、急性子,且行动力强的女子。我出生后,阿珍的主要工作是让我不输在起跑线上。邻居家有个女孩,和我同岁。那个女孩学钢琴,没过几天我家客厅里就变出来一台施特劳斯钢琴;那个女孩进重点学校,阿珍绞尽脑汁也把我塞进那所学校;夜幕降临,那个女孩窗口的灯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母爱     
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读过丁立梅老师的《不要对那个人叫嚷》这篇文章。其中的一幕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周末.一位驼背母亲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从乡下来城里的学校看望儿子。可儿子嫌母亲是乡下人,在人多处竞装作与母亲素不相识。等到将母亲带到人少的地方,儿子对母亲皱眉跺脚,大声呵斥。叫她以后不要到学校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