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人生十六七》2012,(10):14-14
随着孩子为学习而奋战,有家长开始考虑要不要对子女的学习进行“全程”陪读,甚至还有家长觉得有必要放弃职业而做个全职的陪读父母。那么,这些家长的想法是否有必要呢?陪读又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帮助或副作用呢?  相似文献   

2.
上课铃响了,一位家长走进教室,像学生一样正襟危坐,等着老师上课。家长是陪读的。她身边有个小男孩,侧着头望着母亲。桌上的书还没有摆好,陪读的家长把书放好,小男孩才像其他同学一样把目光转向黑板。从二年级起开始陪读,整整一年了,班主任都换了,家长还在陪读,日复一日。小男孩名叫余非,余非这两个字笔画不多,小余非自己能写,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会。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实在拿他没办法了,宣称余非学习上不能自理。家长带着孩子去看医生,医生的诊断肯定了老师的话。医生说孩子反应迟钝,学习上需要特别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每天陪孩子写作业,检查作业并签字;给孩子听写生字、陪着预习课文:周末带孩子上辅导课,来回接送,耗上大半天时间:更有甚者放弃工作,举家搬迁,专职陪读……如今这样的家长陪读潮汹涌而至,不仅小学生读书要陪,初中生要陪,就连高中阶段的陪读现象也已不是个案。“过度陪读既苦了家长自己,更害了孩子。”专家建议,家长要学会适时抽身,还...  相似文献   

4.
窦宝平 《家长》2012,(4):14-15
如今,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过去大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在一定程度上的陪读是有必要的。家长适当陪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但如果家长过度插手孩子的学习,那就容易使孩子在学习上产生依赖心理,甚至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对父母感到厌烦。因此,家长陪读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一、家长要考虑孩子的需要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学习上往往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帮助。家长可以配合学校的教学进度,督促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同时,家长的积极关注有利于孩子端正学习态度,从而使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孩子上学,家长“陪读”;孩子读书,家长坐在旁边当“顾问”;孩子写作业,家长坐在旁边当“参谋”;有的孩子学什么,家长也重新当起了小学生,同样也学什么;个别家长甚至还经常代替孩子做作业。这种现象反映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  相似文献   

6.
刘丹 《江西教育》2006,(21):14-16
“陪读”现象刚开始与上世纪80年代的出国热有关,先是“陪读夫人”、“陪读先生”,后来随着留学生越来越低龄化,又出现“陪读父母”。现在,在国内中学优秀师资比较集中的城市也聚集了一群“陪读”父母,他们舍弃了自己的社交生活、个人乐趣,甚至牺牲事业来陪孩子读书,愿望只有一个:让孩子上个好初中,考个好高中,读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目前,陪读风气有蔓延之势,以往陪读现象主要是高中学生,现在有少数家长从孩子读初一就开始陪读了,一些名校的周边成为陪读村,陪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水涨船高,名校周边房租抬价据山西晚报网今年9月18日报…  相似文献   

7.
还是在“低年级孩子的学习辅导”话题中,我们就曾谈到,“陪读”不是好办法。不过,高年级之前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还是太小,他们在家里学习有家长“陪读”,如果方式得当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倘若孩子已经上了五、六年级,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孩子是由不良的学习习惯与方法造成的,而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又往往与家长有关。从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考虑,家长应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不要陪读。心理专家发现,对孩子而言,“陪读”极易形成双重依赖,即思维依赖和情感依赖。有家长陪他做功课,不懂就可以问家长,自己动脑的主动性就降低了;做功课时有人陪着,就不会有孤寂感,但长期这样就很难从心理上断乳。2.最好别让孩子在卧室里学习。孩子在家学习时,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要有一个能够安静地学习的房间。但现在孩子的房间往往挂满了各种卡通或娃娃之类的玩具,孩子…  相似文献   

9.
2003年夏天的家教市场同天气一样热,与以往不同的是,许多家长为孩子请家教的范围已不仅仅限于文化课的辅导,陪读、陪练、陪玩的“多陪”家教在暑期陡然增加,成为今年家教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为孩子多花点钱没问题,只要暑假里孩子能有收获,陪读的  相似文献   

10.
“彼得·潘”是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的同名幻想剧本中的主角,他是个永不长大的孩子。“彼得·潘”病症喻指依赖他人不肯长大的孩子。小学生学习上“彼得·潘”病症喻指小学生学习时学校里依赖教师、家里依赖家长的依赖心理及其行为表现:不会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以依赖家长为例,表现在陪读现象严重。“陪”者,伴随、辅佐,通“赔”也,陪读可分为“陪伴督促”型、“学习辅导”型、“简单替代”型,据某  相似文献   

11.
《课外生活》2020,(6):47-48
本期主题是“与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心贴心交流、面对面沟通,把学校对孩子的温暖和关爱传达给毎一位家长,在沟通与合作中构建家校育人的新力量,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新常态。孩子们的世界。大海,是这个孩子的名字,他的心也像大海一样宽阔。他一次次容忍其他的孩子对他犯下的错误,反而热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12.
高一男生张云家长带其来咨询,描述其表现是:这孩子一旦考试不好,就在家“闹天宫”,或大哭大闹,搞得鸡犬不宁;或闭门静卧,任你千呼万唤,我自岿然不动。晚上做作业时需要家长陪读, 一刻也不能离开他的左右,上厕所要由家长先去开灯,睡觉前要先有家长为其暧被窝。这孩子很容易被激惹,他要是发起脾气来,父母什么事都干不成。有一次,竟然逼着  相似文献   

13.
一、陪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时下,陪读现象在我国之所以愈演愈烈,必然有其存在合理性和深刻的社会原因.调查发现,笔者感到陪读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 中国家长普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要成龙成凤,首要条件是学习成绩优异,能上个好大学,而要取得优异成绩就不能让孩子分心.几乎90%以卜的陪读家长认为,如果没有专人打理孩子身边的琐事,就会使孩子分心,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这些家长们认为,如果不给孩子租房陪读的话,孩子会浪费很多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上移,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县城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日趋丰厚,在广大农村,大多数家长持着“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态,不惜代价,千方百计择校将子女送到教育资源优厚的县城学校就读,在孩子离家求学,担心其不能自理生活的情况下,这些家长也一同离乡背井当起了“陪读生”。从家长陪读的层次上看,有高有低,有高中,有初中,有小学,甚至部分幼儿家长也赶浪潮当起了幼儿“陪读生”。  相似文献   

15.
时下随着寄宿制中学的逐渐增多,陪读家长越来越多了。家长陪读事出有因,父母一代亲眼目睹了近年来学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将子女视为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家长愿意以“牺牲”的形式成就孩子的学业,这是中年家长们普遍存在的“补偿心理”,陪读即是他们的一种反应。如今升学竞争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16.
“可怜父母心”,家长陪读的形式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学有所成。陪读,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在生活水平高的城镇,陪伴学龄前儿童乃至初中高中学生学习的“陪读族”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7.
家长陪读ABC     
家长陪读,只要条件允许,方法得当,对孩子的学习进步是有好处的,现提出以下几点陪读意见,供家长们参考。一、要耐心,不要急躁。有的家长在陪读过程中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训斥孩子,有的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这些做法,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而且还会使孩子厌烦学习。孩子掌握  相似文献   

18.
“彼得·潘”是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的同名幻想剧本中的主角,他是个永不长大的孩子。“彼得·潘”病症喻指依赖他人不肯长大的孩子。小学生学习上的“彼得·潘”病症喻指小学生学习时学校里依赖教师、家里依赖家长的依赖心理及其行为表现:不会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以依赖家长为例,表现在陪读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9.
浅议陪读     
家长陪读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应试教育的一种产物。所谓陪读就是孩子在家里做作业或学习时,家长坐在孩子身边进行指导、检查、督促或监视,直到孩子做完作业或学完功课为止。家长陪读从近期看,孩子的学习困难暂时被解决了,学习成绩似乎也有所提高,家长在心理上也得到了*时的平衡和安慰。但是,在忽视学习主体积极性的陪读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效应!即强化了孩子的依附性人格,剥夺了孩子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能力锻炼的机会,最终可能使孩子成为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做事犹豫不决、胆小怕事、缺乏主见的人…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减负",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教育部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多少有些期待。一年后的2020年,减负的春风是否温暖了家长的心呢?我将今年暑假记录的两篇陪读日记分享给大家。陪读日记一:初尝陪读的不易真没想到,2020年暑假,我变换了一个崭新的角色——陪读家长。孩子9月份开学就高三了,这个暑假也是她高考前最关键的最后一个长假。都说抓住这个假期,孩子的学习就可以上一个台阶;抓不住,孩子就原地不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