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甲桶装油180千克,乙桶装油204千克,要使甲桶的油是乙桶油的2倍,必须从乙桶倒出多少千克油?分析与解:从乙桶倒出油后,乙桶的存油变少了,两个桶存油的总量也变少了,但甲桶的存油量不变,这是解题的关键。180千克就是乙桶倒出油后现在存油的2倍,也就是乙桶现在剩油180÷2=90(千克),所以必须从乙桶中倒出204-90=114(千克)油。例2甲桶装油180千克,乙桶装油204千克,要使甲桶油是乙桶油的2倍,应再向甲桶中加入多少千克油?分析与解:当再向甲桶中加油之后,甲桶的油变多了,两个油桶中油的总量也变多了,但乙桶的存油量不变,这是解题关键。甲桶加油后…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应用题条件比较隐蔽、复杂,不易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解题时可以适当改变题中已知条件的表达方式,或者改变题型,使数量关系变得较为明显,从而找到解题的途径。例1 甲、乙、丙三人分一批桔子。甲分得50千克,乙分得的桔子等于甲、丙两人的总和,丙分得的桔子相当于甲、乙总和的一半。求这批桔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3.
在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中运用转化法,能沟通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拓宽解题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现举例介绍转化法在解应用题时的几种运用。 一、条件形式的转化 条件是解应用题的依据,市的应用题条件与问题之间难以建立直接的联系,通过条件形式的转化、变换来沟通联系,易于发现解题的途径。 例1 有两筐苹果。乙筐苹果的重量是甲筐的4/5,从乙筐取出5斤放入甲筐后,这时乙筐苹果的重量是甲筐的7/11。乙筐原有苹果多少斤? 解:题目中“乙筐苹果的重量是甲筐的4/5,从乙筐取出5斤放入甲筐后,这时乙筐苹果的重量是甲筐的7/11”这些条件,可转化为:乙筐原有苹果的斤数是两筐斤数的4/9,从乙筐取出5斤放入甲筐后,这时乙  相似文献   

4.
例:有甲、乙、丙三个油桶,各盛油若干千克。先将甲桶的油倒入乙、丙两桶,使它们各增加原有油量的一倍;再将乙桶的油倒入丙、甲两桶,使它们各增加原有油量的一倍;最后,将丙桶的油倒  相似文献   

5.
[例]甲桶油比乙桶油多4.8千克,都倒1.2千克后,甲桶的(5/21)等于乙桶的1/3。甲、乙两桶原有油各多少千克?解:把都倒出1.2千克后甲桶的(5/21)等于乙桶的1/3的分率关系,转化成甲、乙两桶油的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 1.某厂有油桶两只。甲的容量是400升.乙的容量是150升。如果从甲桶放出的油是乙桶放出的油的两倍,那么甲桶剩下的油是乙桶所剩下的油的四倍,问每桶各放出多少升油? ①若设甲桶放出的油是丁升,乙桶放出的油是y升'贝u有:{;品二=三( 一,) ②若设甲桶放出z升油·乙桶剩下的油为j,升,则有:{蒜兰坫。j’ ⑧设乙桶放出z升油,甲桶剩下∥升油,则有:{——一i:: 、 ①设甲桶剩下的油为z升,乙桶剩下的油为jJ升,则有:』400—z一2‘’50~——’ 2.某班学生参加运土劳动,女学生除1名请假外。其余全部参加抬土,男学生除3名体弱者和女学生一起抬…  相似文献   

7.
李子涵  王李霞图 《数学小灵通》2009,(11):F0004-F0004,30
某加油站放着甲、乙两桶油,李叔叔从甲桶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放入乙桶,接着从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这时,两桶油恰好都是24千克。聪明的同学们,请你们帮李叔叔算一算两桶油原来各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8.
在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常常有几个标准不同的分率,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时,首先把它们转化为同一个标准的分率,然后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进行解答。下面就一道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谈淡转化"分率"的几种思考方法。 [题目]甲、乙两袋大米共重700千克,甲袋大米的1/2和乙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一道中考应用题的解题过程入手,来展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及其辩证思考。 例题:在抗击“SARS”的过程中,某厂甲、乙两人按上级指示同时做一批数量的防护服。开始时,乙比甲每天少做3件,到甲、乙两厂都剩下80件时,乙比甲多做了2天,这时,甲保持工作效率不变,乙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比原来每天  相似文献   

10.
某些数学应用题中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解题条件比较隐蔽,很难找到解题方法。如果我们用作图法(用画线段或其它图形的方法)把题中的数量关系具体形象的显示出来,就可以找到解题的途径。例1:甲、乙两列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7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点55千米处。求A、B两地相距多远?分析:本题缺少直接条件(时间和速度),为了解答这道题,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说明题意。这样我们可以分析解答:从图中可知,甲、乙两列车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合走了一个A、B的路程,其中甲列车走了75千米。…  相似文献   

11.
有些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如果能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换个说法(改变叙述方式,但不改变题意),就能使隐蔽的量一目了然。从而找到解题的途径。例如:一项工程,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8天可以完成。现由甲队先做5天,然后再由乙队接着做6天,共完成这项工程  相似文献   

12.
有的应用题有多种分析思路,多种解题方法。教学中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打破应用题类型、公式的界限,逐步做到典型问题一般化,一般问题典型化。例:甲、乙两人共开荒地4.4亩,甲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解答应用题常发生错误。为了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中,除了加强应用题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的教学外,还应加强应用题验算方法的指导,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下面谈谈应用题的八种验算方法。一、划线法一道应用题。学生列出了综合算式后,老师不要求立即算出结果,而是指导学生在综合算式下面划线,并标出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例如:一项工程,甲、乙合做8天可以完成。若甲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单独做完这项工程比甲多  相似文献   

14.
用扩散联想分析应用题,主要包括:抓住题中的数量关系联想多个新的数量关系,交叉综合已知的两个或多个条件生发多个新的条件的联想,由问题联想多种求解的条件组合,解题经验的回忆等。下面举例说明。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行到全程的3/7的地方与乙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30千  相似文献   

15.
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编题练习,可变学生被动做练习为主动地学,变被动地解题为主动探索题中的数量关系,变死记硬套解题类型为全面掌握应用题的整体结构。同时,编题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数学术语的表达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教育,深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益处。教学中,采用的编题形式有:一、填补型一般为看问题补条件,或根据条件补问题。例如:甲仓库存粮120吨,比乙仓库存粮少13,一一一一?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题的结构复杂,内容广泛,条件与问题的不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因此,应用题的解答过程,是一个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过程。只有通过比较分类,剖析结构,理清思路,才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参考: 一、转化应用题的条件,使应用题的因果关系明显条件是解题的基础,当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有明显的联系时,问题才可解  相似文献   

17.
吕岚 《良师》2003,(17)
解答应用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直观示意图。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确定不同的解题思路,选择不同的解法。例一桶食用油连桶共重100千克,用去一半的油,连桶还剩60千克,原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然后按题意列出关系式:一桶油重+桶重=100千克-半桶油重+桶重=60千克半桶油重=40千克解法1:从图1和关系式上可知:100-60=40(千克),是油的一半,若乘以2可得出油重。从总重量减去油重可得桶重。所以油重(100-60)×2=80(千克),桶重100-80=20(千克)。解法2:从关系式可知100-60=40(千克)是半桶油重,从半桶油和桶的总重量中减去…  相似文献   

18.
有些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按常规思路解答,往往不易解出。如果从特殊的角度来分析、思考,却能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使所求问题顺利获解。教会学生一些特殊解题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介绍八种特殊解题思路,仅供同行参考。一、假设思路运用“假设”的方法,可以使解题思路通畅。例如:甲、乙两个仓库储存粮食重量的比是10∶9,如果甲仓库运出粮食储存量的20%,乙仓库运进粮食12吨,那么乙仓库的粮食就比甲仓库多24吨,甲仓库原有粮食多少吨?我们先假设乙仓库没有运进12吨粮食。那么,从甲仓库运出粮食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应用题条件之间的比较,或难解题与易解题的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研究产生联系与区别的原因,常能理清解题思路,有助于正确解题。一、直接比较在同一道题中的条件与条件、数量与数量之间进行比较,从而找到解题的切入口。例1: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种5棵,  相似文献   

20.
有些题目用一般解题思路解题,不易求解,但仔细分析,运用类比、联想,便会发现简捷的解题思路,使问题获解。 例1.某加工厂购进一批铁皮加工水桶,如果做桶底可做60个,做桶筒可做40个,若成套加工可做多少个水桶? 解题思路:此题是一道整数应用题,但按整数问题难以求解,若转化解题思路,类比工程问题便可顺利得解。上题可用工程问题的语言表达如下:“一件工程,甲独做要 60天完成,乙独做要 40天完成,如果甲乙二人合作几天完成?”那么所求的天数相当于原题中的桶数。因桶数和套数相同,所以,桶数为:1÷=1÷ 以下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