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赫哲族作家乌·白辛巧妙地把赫哲族的民间说唱艺术——伊玛堪运用在电影剧本《赫哲人的婚礼》之中,伊玛堪在作品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叙事功能,即时空转换功能、控制叙事节奏和叙事抒情功能。伊玛堪的应用展示了伊玛堪本身的审美特质,也使作品充满了浓郁民族风格,而且对于文学创作也极具示范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苍狼大地》为代表,裕固族作家铁穆尔的散文多充满浓郁的寻根意识。就实质而言,寻根只是文化(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与汉族作家相比,生活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经历了更为复杂的文化濡化过程,这导致了铁穆尔等民族作家"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的混杂与互动,并影响其文学书写。作为一位长期从事裕固族文化研究的民族知识分子,铁穆尔不仅进行文学创作,也通过在散文中大量穿插古歌等方式,从事民族志撰写和口传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在铁穆尔"草原—城镇"的人生轨迹和"城镇—草原"心路历程的对照中,对牧区生活的眷恋、追忆以及在城市生活的无奈便成了他写作的另一条主线。草原生活记忆与城镇现实,这两种异质性的存在,既使作家产生源自文化身份认同的边缘体验,又使他的作品充满张力,拥有多重阐释维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赫哲族民歌的类别(一是赫哲族的民间说唱艺术"依玛堪";二是赫哲族的民歌演唱"嫁令阔")、赫哲族民歌特点及赫哲族创作歌曲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受戒》是汪曾祺创作中的标志性作品,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温馨的情调,别样的风俗,纯美的世界展示出作家创作中的"乌托邦"情结,而这种情结又与作家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受戒》中的"乌托邦"情结的体现与溯源达到对作家的解析。  相似文献   

5.
在生态危机和文化冲突日益凸现的当代社会,"去中心化"成为新的文化指向,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台湾原住民作家从构建族群身份、传承族群文化的角度出发,用丰富多样的生态创作展示了他们古老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为当代社会如何实现生态和文明的"去中心化"提供了新的观照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沙漠的女儿》中的"流浪"这个母题的形式、内容、意义三方面入手分析这部作品,然后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作家个人经历两方面来分析在这部作品中出现"流浪"这个母题的成因。进一步显示作家的世界视野,和对少数民族族群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镜子作为认识自我的工具,任时世变迁仍不断流传,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也不例外。儿童文学中的"镜子"以各自不同的形式折射出作家们对"自我"和"他者"的思考。它不仅帮助主体确认自我形象,引导主体自我反省,而且也担当着"他人之眼"的角色——镜子被视作为外部要求的传达者,将权威的社会准则加之于个人身上。此外,镜子还通过反射和相似的形象,对真实这一概念提出了挑战,在"有形"之中印证着"无形"世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在贵州高原上土生土长的苗族作家万胜昌、欧阳克俭、李文明、李再春等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民族志的方式呈现苗族社会奇特的社会文化现象,用富于民族色彩的叙事来探寻根本性的个性文学表述.由于他们的民族志书写以深入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为基础,因而他们的作品自始至终流贯着强烈的民族尊严感、认同感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9.
当今,学校教育面临着挑战。作为受教育主体的"80后"作家,普遍否认教育的价值和终极意义。他们的作品大量地表达着少年作家们对考试的恐惧、反感和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反抗与不满。同时,师道长辈尊严也荡然无存,老师和家长成为他们嘲弄和讽刺的对象。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以一个女性独具的敏感心灵赋予其作品独有的意象话语,如"月亮"、"玻璃"、"镜子"、"花等"。这些独特的意象话语不仅表现了作家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永远悲观"苍凉"的主题,也有效地将自我创作主体的感受传达给了读者,使读者的情绪接受暗示,并自发产生与作者、主人公相暗合的悲凉,营造了"张爱玲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白族青年学者、作家赵敏以其对生命体验和感悟,用文学创作展现着对人性真情的赞美和对社会、人生的历史与现实,历史性和现代性的思考,以理性的思维和哲理的阐述,印证其创作的民间化价值取向,透显所蕴含的山地白族民间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时期锡伯族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赵春生对锡伯族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他在发扬和继承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同时,大胆借鉴现代主义创作艺术手法,淡化作品情节,人物形象亦幻亦真,使得作品具有抽象化,象征化等特征.尽管这些手法运用的还不是很纯熟,却形象表现出时代的变革给锡伯族人民带来的影响,揭示了新时期锡伯族人民生存的心理事实.  相似文献   

13.
移民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所具有的诸多现代性因素,往往让人们将他从传统作家中划分出来。而在昆德拉看来,欧洲小说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它的连续性。因此他从来不宣称自己是现代派,不声称要和传统小说决裂。他的作品仿佛给人性提供了众多的实验场,来考察在特定的境遇中人性所可能成为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贯云石作为元朝少数民族作家,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曲方面的创作。贯曲豪放率真、自由洒脱,亦不乏清丽典雅、婉转含蓄,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其少数民族个性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他以歌咏隐逸、描写爱情和咪史怀古为主题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余华是先锋派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作家。他以冷漠超然的态度在他的小说的叙事模式上所进行的大胆变革,颠覆了传统小说对生活的认知,开拓出了一个新的审美艺术空间。他审视人性之恶,展现人生苦难。他之所以取得那么高的成就,是因为他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和对现实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作家中,阿来是特别的,民族作家的身份使他在作家创作群体中独树一帜,而宗教思想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显独特。在他的笔下,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事得到了再现。《格萨尔王》作为"重述神话"系列作品之一,从写作手法到思想内涵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作品不尽相同,这其中除了作家各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外,还有多重原因。阿来以民族作家的身份,着重突出格萨尔王这一民族英雄人性的一面,以及格萨尔故事在藏族流传过程中说唱人不可抹杀的突出作用。阿来的小说《格萨尔王》不仅带领我们走进了英雄的时代,更带领我们深入藏民族的腹地,去了解并探寻藏族历史文化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从如实地反映美国南方的历史和现实与风土人情看,福克纳是现实主义作家:从喜欢以传统的价值标准来对待周围陌生、时髦的环境看,他又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体现了这两种风格。  相似文献   

18.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文学史上公认的新浪漫主义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中表现为极端的唯美情结。他的整个创作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在肉体的残忍中展现女性的美,以及从嗜虐、自虐中找寻变态的感官快感。中后期作品倾向于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  相似文献   

19.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创作在近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的,是什么使他的文风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如此不同,本文认为,他的作品中增加了许多作为苗族人的民族情结,对苗族故乡的眷恋,对那里的人性美、人情美的赞颂,以及对本民族多灾多难的命运的深刻忧虑。这一切,充斥在那充满牧歌情调的作品中,给他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代短篇小说家刘庆邦深怀着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挚爱,描摹出了家乡本土文化中深层次的美感。尤其是女性题材,更占据他作品中的重要位置。通过对刘庆邦女性题材作品的剖析,揭示其中的少女形象在传统、闭塞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