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62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论文手稿全  相似文献   

2.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  相似文献   

3.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  相似文献   

4.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脸,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  相似文献   

5.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  相似文献   

6.
感动 《成长》2007,(5):46-47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未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  相似文献   

7.
1862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已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地誊写一遍。  相似文献   

8.
感动 《小学生》2010,(2):78-78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 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07,(3):58-58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秘诀     
<正>【美文导读】无论学习和工作,谁都希望成功。那么,怎样做才能有所得呢?让我们一起阅读《最傻的人成功了》,看一看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科赫的做法。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的。【美文呈现】最傻的人成功了感动1862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  相似文献   

11.
找不到     
外科解剖学期末考试,亨瑞不及格,补考还不及格。教授又给他一次机会,他仍不及格。亨瑞当着同学的面发誓,如果下次再考不及格,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哈代的悲剧思想受到了古希腊戏剧家的命运悲剧观、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观及当时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卡斯特桥市长》被认为是哈代最重要的悲剧主题小说,它代表着哈代悲剧小说创作的高峰,标志着哈代悲剧理论已经真正走向成熟。这部小说是哈代命运悲剧观、社会悲剧观和性格悲剧观的综合运用,他既为小说主人公亨察尔设定了一系列带有巧合性和偶然性的命运,又塑造了主人公亨察尔带有典型矛盾性的性格。同时又在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呈现了两种社会形态、两种秩序、两个阶级冲突之下的社会悲剧。此外,哈代作为一名"进化向善论"者,其自身乡土情结的升华也为《卡斯特桥市长》的悲剧书写创造了一种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出现的最著名的莎作伪造者是18世纪艾尔兰德父子,年仅18岁的小艾尔兰德在收集研究莎士比亚遗物遗作的过程中,出于好奇心,开始伪造一批批所谓的“莎士比亚遗稿”。1795年,他创作出戏剧《沃提金王》,并宣布这是从莎氏的遗稿中发现的。剧的内容是写5世纪时英国一位篡位国王,邀请朱特人帮助他御低外族的入侵,并娶了他们首领亨吉斯特的女儿罗维娜。老艾尔兰德的书房里挂着一幅罗维娜向沃提金敬酒的绘画,从而激起了小艾尔兰德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4.
哈代在《卡斯特桥市长》中描述的是处在时代转型期新旧两种矛盾的斗争和力量的更替。宗法制代表人物亨察尔最后在经济、政治和爱情方面对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势力的伐尔伏雷实行“大交班”,从中反映出作者悲观宿命论思想和社会进化意识。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随教育部教师资格考察团赴德国考察访问.考察团在德国先后走访了德国文教部、北威州科研部、北威州学校青年和儿童部、柏林自由大学、柏林亨得尔中学,对德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元老叶楚伧先生,早年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学识渊博,深得学生的爱戴. 叶楚伦先生从政后,整饬吏治,力重清廉,他于1930年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时,正逢旧历新年将届,特嘱秘书向全省各县县长寄发"贺年片". 秘书问道:"上司何必向下属贺年?"答日:"我用的贺年词,与他人有所不同."说罢,即嘱秘书处印发他亲自拟写的四句贺年词:"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小民易虐,上天难欺."  相似文献   

17.
巴赫与亨得尔是同时代的音乐家,在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两人的相似之处并对两人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音乐体裁、音乐风格和作曲技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再论“平等与高质量能否兼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1996年第2期的“专家访谈”栏目发表了洪光磊“‘平等’与‘高质量’能否兼得?——与米瑞尔博士的对活”一文。密歇根大学的大卫·安格斯(David Angus)教授在阅读此文后,来信发表了他的评论。安格斯教授曾与米瑞尔博士合作撰写了“向所有人提出高标准吗?(High Standards For All?)一文,刊载在由“美国教师联盟”(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主办的《美国教育家》(American Educator)杂志1994年第2期上。在下面的这篇评论中,安格期教授进一步阐明了他与米瑞尔博士的共同主张:只有向所有人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努力追求高质量,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另外,作为一名中国教育改革的热情关注者,安格斯教授还对中美两国的教育改革作了很有意思的比较,并向中国同行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特将来信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1940年4月9日这一天,尼尔斯·玻尔教授像往常一样,早起喝了杯牛奶,吃了两片抹果酱的面包,扯条餐巾抹抹嘴,慢慢吞吞地朝工作室走去。他是丹麦原子物理学家,一贯认为科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事业,科学家应该潜心研究,不应为科学以外的事分心。他这时想起早几天看古雷特·嘎尔波演出《茶花女》时,坐在旁边的一位朋友告诉他,嘎尔波非常厌恶希特勒,骂希特勒是“歇斯底里病患者”。玻尔教授不以为然,他说:“她该好好演戒,管希特勒干吗?”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著名的诡辩学者普洛太哥拉斯和他的学生爱瓦梯尔订了一个合同,约定普洛太哥拉斯传授爱瓦梯尔法律知识,而爱瓦梯尔则分两次付清学费,第一次是在开始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