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4月11日,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的潜水调查船“深海2000”号在西南诸岛伊平屋海域成功完成第1000次潜航。“深海2000”号1982年五月第1次潜航至今已有16个年头。其间它进行了大量的生物调查、地质调查及地震区域的调查。第115次潜航时的新发现1984年6月5日,深海2000号在相模湾水深1130米的深海中潜水航行,在高度计指向离海底还有15米时看到一片涌动着的白色物体,经调查发现这是一种叫做“西瓜贝”的贝类。这种贝类的体内共生着一种特殊的细菌,这种细菌以海底涌出的甲烷气和硫化氢为能源来生产有机物,而“西瓜贝”就是靠这一有机…  相似文献   

2.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还会“跳跃”郾如图是1921年5月9日,苏联的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时,声音传播的路线示意图郾据调查,在半径70km范围内,人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但是在半径70km到160km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奇怪的是,从半径160km以外一直到300km的远方,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郾这真是怪事!声音怎么会“跳”过中间这片地区呢?物理学家发现,声音有一种“怪癖”,它在空气中总选择温度低、密度大的“道路”走郾当遇到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声音便会向上拐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中去郾如果某一个地区,地面…  相似文献   

3.
一天,小明和小刚坐在草地上闲聊了起来。小明:“瞧,这草地绿油油的,真让人心旷神怡。”小刚:“对呀,多看植物对我们的眼睛、心情有很大的好处!”小明:“树木的树叶还可以吸收空气里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呢!”  相似文献   

4.
在对天津著名商业街“金街”进行的绿化调查中,我们发现繁华的“金街”由于受空间条件的限制,街内各店家室内外的绿化率几乎为零。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能否在店家室内有限的空间,如厅堂的墙壁、橱窗,实施无土绿化,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在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杀死细菌、消除噪声的同时,又能点缀居室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呢?于是,我们确立了一个研究课题:在室  相似文献   

5.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中,对声速的描述是这样的:“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是340m,在25℃的水中,大约是1500m,在钢铁中,大约是5200m”.为了巩固这一知识点,较为常见的一道习题是“在一根长铁管中注满水,在一端打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___次打击声,第一次是沿____传播的,末一次是沿___传播的.”而有的习题册中,对习题的描述连“长铁管”中的“长”字也省略了.此题答案是,能听到3次打击声,第一次是由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水传来的,末一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东玲  邢艳 《山东教育》2010,(5):29-30
种子发芽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班的主题活动是“奇妙的植物”。为了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我请家长帮忙收集了各种各样植物的种子,开展了“小苗苗是怎样长大的”这一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7.
张洪鸣 《科学课》2014,(5):106-106
几位优秀科学教师围绕“空气”来同课异构,不拘一格地教。在我眼里,这是一次怎样的展示呢? 首先令我钦佩的是曾宝俊老师。他是一位爱思考、有独特见解的人,这一次他执教的《蜡烛的燃烧和空气的体积》一课,是他教育实践的提炼和升华。他从我们日常教学研究活动中常常熟视无睹的一个“细节”——蜡烛在水杯中燃烧熄灭之后水面上升不在五分之一的位置上人手,为我们演绎了一节精彩的课。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启发我们感悟科学课堂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11月2日,我代表我们班级参加期盼已久的全校“故事大王”比赛。我选择讲的是绘本故事《一园青菜成了精》。这是一个讲述一群青菜打仗的有趣的故事。为了发挥出最佳水平,我在家里练习了好多次。上台后,刚开始我十分紧张,讲了一会儿就放松多了。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相似文献   

9.
绿色植物具有滞尘及调节气候的作用 ,但随着植物叶面尘埃的累积 ,植物体的生理活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使植物在吸附尘埃的过程中仍能保持旺盛的生活状态 ,并持续发挥植物对环境的净化及调节作用 ,特别是城市沿街绿化带对城区空气的持续净化作用 ,我们选择了“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原理作为指标 ,了解植物在滞尘过程中蒸腾作用的变化情况 ,从中可以了解到植物的滞尘作用 ,及植物蒸腾作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寻找城市沿街绿化带清洗的最佳周期。以利城市绿化发挥更完美更科学的作用。1 材料器械选择广州市区沿街常用的绿化植物“白…  相似文献   

10.
叶是植物的呼吸器官。植物的叶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养料加工厂”。叶片在阳光照射下,利用从空气中吸收到的二氧化碳与根部吸取的水分,制成淀粉与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所需要的氧气,都是植物这样制造出来的。所以说,我们人类离不开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树叶哟!  相似文献   

11.
1.有____多种细菌对其它生物无害。2.有的细菌还可以参与人体内各种______的转化与合成,协助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____与吸收。3.细菌还是酒、__、__发酵过程中的重要物质。4.海洋植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低等的“____植物”和高等的“种子植物”。5.海藻形形色色、品种繁多,目前已知的就有____多种。6.要论“资格”老,还得是____,它已经在地球上存在__亿年了,因为身体呈__色而得名。7.许多生物选择了“自残”以达到逃脱险境的目的,再以神奇的____本领存活下来。8.____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师如同一个“信息源”,每时每刻都在向幼儿输出信息。言语信息自有其自身的价值。而非言语信息,如动作、表情等,在幼儿教育中同样显得很重要。这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易受暗示的特点,所以教师应该重视非言语信息的正确传递。一次,在向幼儿介绍“空气”时,为了讲清“空气到处都有”的道理,我先拿出一只塑料袋,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有关方面在对常州 市第24中学进行“模范学校”综合督导评估验收时,对该校连续四年保持“零流生率” 的记录,给予了高度赞赏。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钦佩和振奋人心的成果,24中的经验,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 为了了解24中取得这一成绩的原因和做法,笔者近期对该校作了一次采访。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蒋顺国校长的建议下,我们首先游览了校园。  相似文献   

14.
为配合新课程科学课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早在2003年秋,我们学校专门从校园中划出一块土地给我们建立“百草园”。在“百草园”里,我们有选择、有目的地种植一些科学教材所涉及到的植物,或者根据校本课程种植一些可以种植的植物,力争与教材内容合拍。这样,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深化、丰富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激发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如在教“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带领学生到“百草园”开展种植凤仙花的活动。由于学生是亲手种植。所以他们非常关心凤仙花的生长情况,每天都要到  相似文献   

15.
高小第二册自然课本的内客,包括了两大部分——“空气”和“土壤”。首先是讲空气。空气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广,人类和动植物就是在空气中生活着,一刻也不能离开它。可是空气是气体,它虽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每个空间,但不象固体、液体那样有着明显的形态,一般不易为学生所觉察。教材把“空气”紧接着“水”的后面学习,是因为学生在上学期研究水的性质的时候,已获得了关于水的基本知识,初步有了观察和推理的能力。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学习“空气”,就可以便利他们去接受新的知识。在“空气”这一单元里,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文学艺术是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是当前文艺界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进一步弄清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活跃学术空气,我院中文系于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召开了上述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在讨论中,大家对文艺是不是阶级斗争工具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我们刊登以下五篇文章,供同志们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适者生存"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当今世界,各国间异常残酷的竞争实际上提到“生存竞争”的高度。中日曾经联合组织了一次青少年夏令营,其目的就是考察对比中日青少年的生存能力。之后日本专家得出了“中国的孩子缺乏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的结论,这无异于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记当头棒喝!的确如此,我们的孩子从小在温室中长大,生存意识极差,经不起风吹雨打。翻开报纸杂志,满眼触目惊心的是学生因无知和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而被拐骗,因生活自理能力差和情感问题而轻易选择自杀……其中不乏大学生、硕士生甚至是出国留学的博士生。这实际上说明了我…  相似文献   

18.
水库生态系统中温暖的阳光,碧波涟漪的库水及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养料,……是一切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非生物环境,它却是哺育着水库中各种生物有机体的“摇篮”。水中的光合细菌,浮游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库岸陆生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等是水库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初级生产者),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候,系统中的  相似文献   

19.
说说食物链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为了维持生命都必须从外界摄取能量和营养.植物从阳光、空气、土壤中获得能量和营养,动物吃食物来供给能量和营养.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一种联系.例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鸟吃虫、虫吃菜叶,枯萎菜叶落地供给细菌分解",这就形成一种食物联系,这种联系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20.
包装歌手     
为了使我们班的“小百灵”——马晴能以最佳状态去参加“校园十佳歌手”比赛,我们全班同学为马晴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包装,这不仅仅包装了马晴,也重新包装了我们班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