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缺陷,提出了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应当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运作机制,以保证公平和效率目标的兼顾实现。  相似文献   

2.
王兆刚 《职教论坛》2007,(9S):30-31
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缺陷,提出了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应当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运作机制.以保证公平和效率目标的兼顾实现。  相似文献   

3.
公平和效率是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必须同时达成的目标,但其所能借助的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都会因其本身固有的缺陷而出现失灵。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诸多现实问题正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综合产物。只有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调整现有的教师劳务价格格局,矫正政府诸多自身问题和一些不合理的现有政策,实行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才能同时解决好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4.
警惕“吉芬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中国培训》2002,(5):31-31
“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初期目标是针对劳动力市场对低层次工种岗位的需求,通过必要的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促进失业下岗人员实现临时性就业;中期目标是购买中高层次培训,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多层次工种岗位的需求;长期目标是整合社会培训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培训的社会成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领域,必须由政府出面,运用公共财政来弥补这一市场缺陷,承担供给社会保障责任主体的职能。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公共财政职能的不完全缺位,该项制度运行中还存在资金供给不足、保障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过大等亟待解决的制度缺陷,要有效地弥补这些缺陷,应当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该项制度资金供给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否对工人进行技能培训要服从企业的利润目标,工人是否愿意学习和教授技能也要服从工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的就业制度成为影响企业和工人培训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就业制度涉及外部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而内部劳动力市场由于其具有的长期雇佣、内部晋升和报酬后置的特征,使其能够满足企业和工人培训投资收益目标。若改革中对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过度开放,会导致企业和工人培训收益机制被破坏,造成技工短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完善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发挥其在技工培训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机会平等是人类社会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在现代社会中,市场机制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并不能保障社会公平,也无法修正由其他因素所带来的不公平问题。因此,政府应承担起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促进机会公平的社会责任,解决好竞争起点不平等、程序规则不平等、风险负担不平等机会平等的缺失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2004年起,广州增城由政府投资,整合培训资源,铺设职业培训网络,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及免费就业机制,对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前提;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为保障;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为关键,是增城模式得以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有利于增进就业、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和尊严实现。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中政府和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转化为现实困难重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的模式创新,需要超越政府或市场的单一思维,按照需求取向、效率、财政平衡、再分配公平、责任和适应性等原则,重塑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的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将"政府发现公共偏好和获取资金的优势"与"市场和社会组织生产和递送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合作治理,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高水平、高质量供给。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本应主要由政府来承担、培训工作在转入地和转出地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协作、经济发达地区应逐渐成为劳动力转移培训主体、要充分认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及建立转移培训的长效机制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着重分析培训主体、培训体制、培训项目、就业市场等主要因素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提出转变培训观念、完善培训管理体制、明确培训责任主体、整合培训需求、确立科学的培训目标、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与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等有效措施,以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农村劳动力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已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随着入世和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市场化程度低,产品生产成本高,品质差以及污染等方面。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缺失,没有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对此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城乡经济固有的二元结构及薄弱的农村经济基础使其无力自我发展。对此,应强化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参与和管理,建立法制化的培训教育机制,构建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各类资本参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体系,引导教育资源向农村教育市场转移,整合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优势资源,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模式,拓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领域,加快使用技术和新技术培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根据毕节地区人力资本累积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转移就业缓慢的事实,认为劳动力市场技术门槛是制约农民转移就业的根源.提出在开发扶贫实践中实施扶贫贷款倾斜优先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实行两年农业职业义务教育的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劳务输出机构及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民工技术培训.走扶贫先扶技术的道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本情况的调查,找出该区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主、客方面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培训组织体系、教育体系、培训市场制度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等五项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演变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经历了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到允许并鼓励农民进城、控制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不容乐观,政府还须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致力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城乡制度不平等、小城镇布局分散规模小、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等制约性因素。化解这些制约性因素,要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结合小城镇实际组织好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新行业新工种的培训;加快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在外来人口宏观调控问题上,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同样不可或缺.外来人口的宏观调控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调控,也不仅仅是人口准入制度的建立,而是一个如何让外来人口和本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正确评估城市合理人口规模对城市人口调控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到城市合理人口规模只是一个理论概念,而不是一种操作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城市功能定位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是实现外来人口和城市协调发展的长远措施.城市政府应该以劳动力市场干预为主要手段,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切实保障外来人口权益;同时以建立和完善外来人口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为抓手,消除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各种负的外部性,特别是外来人口的社会不适应性及其不良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8.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农村职业教育要更好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应重新确立培养方向,创新办学模式,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与城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线索和发展的角度看,城乡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必然应该有所区别,甚至校际之间都应该有所不同。培养目标的特色化不是城乡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等保障条件的差距,更不应该固化现在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中国农村学校应在城乡一体化保障下,在遵循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建构规律过程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出现转移难的问题,高职院校以开发培训包,建设实训基地,培训师资为主要形式,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和转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