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校,无论哲学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存在着哲学课难上的现象,加之是基础课,课程设置又多以舍堂课为主,这无形中更加重了教师上课的难度和学生不重视的程度。本文以此为契机,对目前哲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分析了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尝试和体会,指出要想真正走出哲学教学的困境,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可是,多年来我们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的问题是,忘记了哲学必须不断离开自己的特点,而用"是什么"的方式对待哲学。这是造成我国哲学研究不能深入和哲学教育缺乏应有的魅力的根本原因。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哲学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用,接着分析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最后研究了提高哲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哲学问题的在场性与哲学使命的隐蔽性是相融与共的。哲学不应该停留于“纯思”境域。哲学的目标是实现自身,此乃哲学的使命使然。哲学的使命是哲学问题的原动力。哲学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哲学的使命中。  相似文献   

4.
段方乐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5):96-98,102
哲学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对哲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并不尽人意.从哲学的本性出发,努力纠正哲学教学中灌输方法的错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哲学教学目的方法论原则和其它相关条件.  相似文献   

5.
社会生产的发展使人们走向一种物质性的生存。哲学及其素养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变得无关紧要。要想真正扭转哲学在人们心目中大而无用的局面,必须从思想深处剖析哲学的本来面目,以此再次强化人们对哲学素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普遍重视斗争哲学,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和谐哲学的重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显示了以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时代主题的拓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教坛哲学已陷入低谷,走出这个低谷,需要我们走出哲学教育理念的误区,还原哲学的本性;走出哲学教材体系的传统模式,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走出哲学教学方法的单一注入式,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走出哲学课程考试的教条,丰富考试形式。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上,哲学同科学、文化艺术的联系密切:全部科学研究成果成了哲学推广的必要基础和背景;用科学语言说不清、道不明的广大朦胧情绪领域,如文学艺术也网罗进了哲学活动范畴。真正的哲学家应当既有诗人的气质,又有科学家的头脑,衡量哲学家的标准之一是看他所言的志,看他的气度和胸襟。哲学教授不一定都是哲学家。哲学教授静止占有哲学知识,哲学家是思想家、创造家。哲学教授和哲学家的最主要区分标志是看他是否就当代民族命运和人类的根本处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宇宙的新图景提出过深刻、尖锐的问题,陈述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早期思想的发展中曾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有信仰费尔巴哈的阶段,但他不是被动的追随者,而是超过了费尔巴哈,从而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不断成熟,他与费尔巴哈分歧日益明显和突出,终于形成唯物史观和唯心史现的原则对立,从而使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进行了彻底的清算。  相似文献   

10.
主体哲学问题的研究要深化到个体主体层次。个体主体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个体主体哲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个体主体哲学问题的研究要遵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