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翔  陈元欣 《体育科研》2012,33(6):55-5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民生财政的视角就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是民生内容不断扩充的体现,是民生财政建设目标的范畴,是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发展方式存在着发展理念不科学、决策机制不完善、运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场馆的建设重大轻小、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薄弱、运营专业化水平低、税费政策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更新场馆发展理念、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基础的场馆建设决策机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大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能力、提高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专业化水平、尽快出台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等促进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技术是以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及语音识别为核心支撑的新型科技形态,为我国体育场馆的智慧化转型升级提供源动力。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释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体育场馆发展的价值维度,挖掘图像识别、智能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场馆综合发展中的场景耦合优势,发现我国体育场馆在智能化过程中存在设备运作不稳定、运营管理机械化、智能产品服务不足、资源分布不均等现实困境,提出夯实政府顶层设计,保障场馆顺畅转型;搭建城市体育智库,深化体育场馆高效化运营;完善应急监督机制,创新体育场馆智能化管理;加大产品设备研发,升级体育场馆智慧化服务;搭建人才创新高地,构建场馆协作网络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整体关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和运营管理进行整体审视,并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变化为逻辑主线,对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状况、政策特点、场馆发展的动力和现存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新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和历史性跨越的进程中,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在数量、质量、规模、建设品质、建筑材料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均得以突破性发展;国家意志变化、场馆国际化建设趋势和政策引领是推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三重"动力;场馆产业属性的弱化、场馆公益性未能有效彰显、支持和保障政策缺失、场馆设计规划的局限性、场馆管理体制障碍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全民健身视阈下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意义,探讨其发展现状和困境,并据此提出优化路径。研究指出:智慧体育场馆发展已经有了政策基础与现实基础。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是:智慧体育场馆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关政策、规范不完善;复合人才资源短缺;场馆利用水平低,组织、运营管理不到位,发展模式不健全。建议优化路径为:完善政策引领、引入资本力量;培养兼具智慧化技术、体育知识、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多元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背景、内生动力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化转型升级中的应用。通过对智慧体育场馆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体育产业提供了补充,智慧化建设成为体育场馆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同时,传统体育场馆存在功能单一、经营困境等问题,智慧化改造能够提升场馆运营效率和服务体验,解决大众健身需求不足的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通过数字化平台和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全面感知、综合分析、辅助决策和智能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增强数字赋能体育场馆带动体育消费、服务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能力,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的转型诉求和主要特征,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智慧体育场馆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需求提炼启示。研究认为:我国应强化顶层规划,制定智慧体育场馆发展计划;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参与智慧场馆建设;聚焦重点,大力改造职业体育场馆条件;因地制宜,提高场馆数字化运营能力;技术创新,提升智慧体育场馆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PEST分析法研究数字技术下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形式,提出促进策略。结果表明:数字技术下智慧体育场馆呈现发展趋势显著增强、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服务平台多元并存的发展态势。PEST分析结果为:政府助力体育强国,政策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经济形势稳步增长,场馆盈利模式仍需探究;全民健身意识转变,创新复合型人才短缺;体育产业迅猛发展,智慧体育场馆亟需转型。促进策略建议:强化政策引领,完善政策管理体系;创新服务增值,扩大赛事市场收入;优化人才结构,引领复合人才培养;加强数字赋能,打破传统管理壁垒。  相似文献   

8.
公共体育场馆改造是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解决场馆运营管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就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展开研究。分析认为,场馆在改造建设综合体的过程中主要面临场馆规划设计不足、现行政策法规束缚、场馆管理体制限制、公益属性理解偏差、区位影响发展动力、缺乏改造建设指引等现实困境。结合国内已有成功经验,提出将场馆改造纳入区域规划、完善政策法规、推行ROT模式、统筹业态布局、繁荣内容产业、制定建设改造指南等推进举措。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审视我国智慧体育场馆运营时代优势,认为国内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已具备可行条件,但仍然存在智慧化程度和体验质量较低、转型改造面临风险、场馆运营方认知受限、硬件与软件系统整合困难以及缺乏国家与行业标准等困境。通过分析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打造"智慧体育场馆"的试点个案,确证"技术赋能"对新时代体育场馆治理具有重要效用。我国智慧体育场馆运营主要有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和场馆协会纽带模式等实现路径。提出政府加大智慧体育场馆投入、积极转变观念推动智慧运营、尽快酝酿智慧运营方案、合理选择智慧运营模式、充分挖掘和分析场馆数据价值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等促进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走访的方法,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对《全民健身条例》背景下的高校体育场地管理模式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1)积极面向社会筹措资金,完善体育场地设施;(2)体育场地管理走体育产业化的道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3)开创一卡通服务,提高场馆人员管理效率;(4)积极开展体育指导员培训,拓宽场地经营服务渠道。这些措施对于促进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大运河(嘉兴段)特色体育赛事现状及其对提升沿岸城市影响力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赛事的供给主体以行政部门主导为主、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和市场主体自主供给为辅;②供给方式表现为政府直接购买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③供给内容包含赛事开展项目、数量、类别、分布;④供给手段包括人才供给、制度供给、场地供给、资金供给。特色赛事提升城市影响力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形象;③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④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发展;⑤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建议:①加强大运河体育文化建设;②充实大运河景区景点体育内涵建设;③健全大运河体育旅游服务体系。旨在为大运河(嘉兴段)特色体育赛事发展、提高沿岸城市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总结了新中国竞技体育服饰文化的发展变迁和作用,对其进行了反思,并总结出我国竞技体育服饰文化的发展具体做法:从竞技体育服饰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入手,具体的策略方法包括:①融入高科技②融入民族元素③与运动项目结合④结合大众健身需要⑤引领时尚⑥人才引进⑦媒体宣传。  相似文献   

13.
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十二运辽宁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对策为:加大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多样化发展的市场开发力度;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在场馆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辽宁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战略与城市运动项目布局相结合;做好赛后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寻求公共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等。  相似文献   

14.
对美国《国家青少年体育策略》(NYSS)颁布的背景、实施框架、主要内容与战略特征进行分析。认为NYSS制定程序严谨,方法科学;实施步骤清晰,统筹兼顾;多个部门合作,联动执行与监测体系完善,数据共享。结合我国青少年发展概况,得出了四点启示:①注重科学实证研究,建立相匹配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措施;②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教育,统筹兼顾特殊群体体育活动促进计划;③跨部门联动推进,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监测体系;④坚持依法治体,创设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环境。  相似文献   

15.
周剑 《精武》2012,(26):74-74,82
高校的体育场馆是高校功能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职能是承担高校的体育教学、体育比赛和校园大型表演或集会活动。随着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也更加多元化。现在高校的体育场馆的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都相当昂贵,如何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新时期最大化地利用体育场馆,加强和创新体育场馆管理,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高校体育场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近5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北京和伦敦)的奥运场馆赛后开发利用策略。研究发现:高度重视场馆科学设计与赛后规划,建立专业开发机构,积极引进职业体育赛事,注重发展多业态综合运营是近5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体育场馆开发的成功经验。建议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应科学规划场馆赛后运营,积极融入城市生活;夯实职业体育基础,加大无形资产开发力度;开发场馆多元价值,推动多业态综合运营;打造四季多元的大型活动,创立具有自主品牌特色的驻场演出;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加强中介机构合作,实现场馆运营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互联网+体育、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体育类国家精品课程和"金课",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回顾新世纪在线课程建设脉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学慕课20个平台的135门体育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发现:①体育专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相对滞后;②课程运行中单元作业以及互动环节薄弱;③课程应用效果与影响力不如预期;④课程分类及在慕课平台的位置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①专业体育院校发挥学科优势打造高质量课程;②以学生为中心做好互动环节的课程设计;③多渠道提高课程应用效果和影响力;④与慕课平台合作开设运动专栏。建议各高校在推进慕课教学模式时,确立"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创新建设若干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慕课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SPOC与MOOC同步进行,开创我国体育教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研究了公众对体育场馆的感知形象和满意度,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在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上提出建议。研究从公众对上海公共体育场馆区位及选址的直观感受、场馆运动设施评价、馆内配套设施评价、场馆周边配套设施印象、场馆使用过程、场馆服务水平、场馆管理制度的整体印象这几个纬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场区选址、环境、交通、配套设施、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率等满意度较高。并提出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宣传、提高室内外设施水平、提高服务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方面的资料,发现大多数学者对于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研究都集中在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管理模式等方面,然而关于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绩效研究则比较少。在人们日益高涨的体育需求以及体育场馆严重不足的现实面前,提高现有场馆资源则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如何有效的发挥学校体育场馆的作用,就亟须一整套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学校提供的服务进行定期的评估,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