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客观要求。强大的包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不仅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诸思想体系之间的借鉴和吸收,也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转化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形成多元共融的文化环境、营造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形塑海纳百川的实践气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提出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命题。守正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与动力。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应以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为主要内容;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动力,应以创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新、创社会主义文化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为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党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发布,表明了党和国家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和决心,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精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的强大生命力、深远影响力和鲜活感染力,是我们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功能,既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紧迫性,又具有切实可行性。它的涵养功能主要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养料。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功能,必须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英华 《成才之路》2023,(10):73-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意义入手,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厚,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能够给人以精神支柱,赋予人以前进的动力。由此可见,中华优秀文化必须要发扬光大。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要从孩子抓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让青年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喜爱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与发展的古典文化体系,蕴含着丰厚的教育价值,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精神为内容的育人活动,为新时代学生培根铸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归属,其教育过程是个体生命在文化涵养浸润中从文化理解、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的养成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要寻根探源,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在课程化实践中具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种活动实践中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新媒体时代,加强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尤为重要。对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等进行阐释,分析新媒体视域下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提升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为指导,遵循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切实提高文化鉴别力,通过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壮大文化产业、实现理论创新等途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  相似文献   

1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新时代文化强国目标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要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百年文化发展道路。回顾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百年进程,发现其基本经验在于:高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践行以民为本的价值文化、坚守自我革命的精神文化、坚持民主集中的组织文化。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应在汲取历史经验中继续奋进,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理应是学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策划者说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浴火重生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它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渗透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正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理应是学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策划者说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浴火重生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它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渗透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幸遭遇拉开了中华传统文化弃旧开新的序幕,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起点。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内在机制的分析,特别是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坚持人民至上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核。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发展困境,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明确涵养时代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旨归。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大主题。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体量巨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主体。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生以成人为主,他们同时承担多重社会角色,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接受者,也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还是职场和社会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主动加强该群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成人学生真正“成人”的重要抓手,更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尽责于国家和民族的体现。为此,亟须从国家政策背景出发,厘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向及其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独特价值,为本领域落实这一文化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樊海源 《成人教育》2015,35(5):73-75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尤其是习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系列讲话,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阶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文围绕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阐述,探讨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依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育人是推动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育人的融合互补,既是当下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品德素质,厚植其精神力量的主要渠道。文章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融入路径,对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以及在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以载道”的育人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是新时代文化教学和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科学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素材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创设网络课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方位浸润,提高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文化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助推国家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陈芳芳 《教师》2023,(24):9-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和弘扬下去,如何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近些年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的目标高度耦合。文章主要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必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更有利于优化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该课程教学资源,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源泉,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理念,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道德品质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文精神.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环境营造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融合,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 法治教学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道德 与法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