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前状况下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学生习作中人文意识的缺乏是严重的,其原因是综合性的.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局面,真正、彻底地根治学生作文中人文意识缺乏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在写作教学中改变单一的模式化倾向,根据写作综合性特点,进行教学丰富性的探索;另一方面还必须着力于大环境的解决,使大环境成为具有浓郁的人文氛围的育人场所.只有这两者共同努力,才能在不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增加习作的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又是人才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语文是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一要讲授课文,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二要借助阅读,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三要通过写作,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是否真的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将习作教学更加生活化,指导学生动真情,写实感。避免形式,要多注重内容;不追求奢华,但求平实。教师可以在合作探究中使学生明晰生活是写作的本源;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细节;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习作的感动;还要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在习作中渗透真情实感。总之,作文教学要接地气,要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忽略了其人文性的特点,在根源上缺失了对生命存在发展的关怀,造成学生的人文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不利于语文教育实效性的发挥。这种现象在语文习作训练过程中尤为突出。写作是高度综合的语文活动,彰显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价值取向、个性特点、人生态度。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关爱学生的成长,全面深化其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是一门最基本的学科,其中语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生的习作追求对真、善、美的描绘,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习作内容又往往会与孩子们的童真世界产生偏离,难免会让他们感到生疏和畏难,引入信息技术进行习作教学,可以给学生塑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写作环境,引发学生共鸣,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写作,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他们的人文素养也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通过对小学低年级习作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分析,实现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周诗刚 《考试周刊》2011,(42):43-44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塑造人文品格,培养"真"、"善"、"美"人格,是以人文精神为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要想达到此种境界,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蕴、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折射出的是写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写作教学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作文教学中,多一点人文关怀,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中学作文教学须以《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标准,努力改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人文修养、人文精神和情感体验;重视写作与生活、阅读的联系;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能为中学作文教学活动和学生习作活动提供前所未有的、优越的硬件支持,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为中学作文教学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68):35-36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生活,善于让学生在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提取习作素材,让学生的写作散发生活的芬芳。语文教师要激趣学生习作,有效开展写作教学,教会学生语言组织的技巧,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促使学生发现写作的魅力并主动习作。  相似文献   

10.
中学作文教学须以<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标准,努力改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人文修养、人文精神和情感体验;重视写作与生活、阅读的联系;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能为中学作文教学活动和学生习作活动提供前所未有的、优越的硬件支持,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为中学作文教学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采取问卷调查和校园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认为学校应大力倡导校园网络道德修养,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理性、成熟的网络文化价值观,杜绝各种符号的网络文化暴力,努力维护网络绿色生态环境,构建多功能校园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营造一种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交互式氛围。  相似文献   

12.
王倩 《江苏高教》2020,(5):86-90
当前的大学校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与拓展知识、促进学习与便利生活的同时,不良网络文化在思想、精神、生活、学业、人际等方面对"网生代"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受到挑战。文章结合埃里克森(E.H. Erikson)"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剖析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同一性形成具有的关联性,并指出应通过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完善校园网络文化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引导并监管校园网络内容建设,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三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改变。校园网络文化会对职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教育工作者在对待校园网络文化的利与弊问题上要善于扬长避短,积极疏导和加强监督,进一步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才能使校园网络文化更好地为职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如何抵御负面影响,能让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理应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高校可以采取校园网络的渠道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将具有贵州革命老区特色的"红色"网络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通过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以"比特"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大学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网络文化成了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各种不良信息也在网上大肆传播,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网络管理,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传统教育模式被突破,网络教育教学已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学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手段来接受了解最新科技文化研究成果,参与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但由于网络市场管理的不规范和网络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利用也出现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净化网络市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利用网络,创建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这副重担就落在了每一个教育工作着的肩上。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已成为高职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灵活性十分有利于高职校园文化的传播。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播校园文化使高职学生积极地接触、吸收、领悟校园文化至关重要。计算机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信息收集、存储、统计的"云处理",校园网络文化的大众化互动和增强校园文化正能量等方面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网络文化是弘扬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是开展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校园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使其健康发展,为构造和谐高校校园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以往人们谈论网络信息时代的校园文化,往往以“自我中心”来研究网络信息如何为其服务。随着网络息信的全方位拓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我们必须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寻求新的思路和对策,促使校园文化对网络信息的适应与融合,以便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必然渗透于管理和学校(组织)运行的全过程.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导向的作用.有助于职业院校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激发起对职业的热爱;能够有效地促进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知识的建构;有助于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突出职业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职业院校应当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体的作用,把握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结构层次,重在校风建设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