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隔十年,余华携新书《兄弟》回到大家的视野;十年,文坛已换了两个世代,当年的先锋派,实力派作家相继消声,而他在战胜了一次写作危机之后,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宣告:“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大凡和他打过交道的报道员都说他像个“书生”,话语不多,温文尔雅,好一副“书生”模样。其实他就是个“书生”。从入伍后当文书,到现在当政委,和文字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还在《半月谈》上高谈阔论过一番哩。大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有“招数”,要不然,他上任后能把过去年年都跟在人家后头的报道工作摆弄得连续三年被省军区、军分区评为先进单位?所以您可别小看了这“一介书生”。他能把每个报道员的劲头都鼓得足足的,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生怕哪条好线索从身边滑过去跑了,那多对不起咱“书生”政委呀。“书生”自有“书生”的脾气。…  相似文献   

3.
郭红 《声屏世界》2003,(12):56-57
“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主持人,他应该是一个年过四十岁的男人,他会更加客观、冷静,但是穿透力极强;他思想更加成熟,并且具有极大的悲悯之心;他做任何事情,都会把激情藏在心里,而状态却很平和,且每句话里都能让人感受到背后的汹涌澎湃。我喜欢这样的主持人,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白岩松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军营生活中,“边走边唱”这四个字有其独特的内涵。6年前,我当了一名连队的业余报道员,天天琢磨着写稿子,半年时间,却不见一篇稿件见报,越写越灰心,干脆打起了“退堂鼓。”这年春节过后,军区一位姓李的作家到连队体验生活,连队干部说我是个“小秀才”,就安排作家当我的老师。我和作家睡觉铺挨铺,站哨肩并肩。军区来的大手笔,观察极细,生活中有点和风细浪就会被他敏锐的目光捕捉到。相处没多久,作家就发现了我的秘密并和我促膝长谈,告诉我别灰心,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失败与成功共存,苦恼与欢乐同在,乐观地对待…  相似文献   

5.
先生解梦     
小篆 《出版参考》2007,(6):42-42
书生前往京城赴考,考试前做了个梦,梦里出现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书生在城墙上种白菜;第二个场景:书生大晴天撑着一把伞;第三个场景:书生和心爱的表妹睡在一张床上,但书生却背对着她。梦醒了,书生对这个奇怪的梦实在不解,于就找客栈外的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听完他的叙述,叹了口气说:“我看你还是回去吧,这回肯定考不上了。”书生不明白。  相似文献   

6.
明红 《四川档案》2004,(1):16-18
“最可爱的人”至今仍令我荡气回肠——魏巍。在中国当代学史上,像魏巍这样以一篇章而名扬天下,历经数十年而声名不衰的作家,堪称独一无二。他50年代初写的朝鲜战场长篇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以空前的头版头条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受到了高  相似文献   

7.
作家浩然针对一些人把文学当作发财之路、将圣洁的文学殿堂搞得乌七八糟的现状,对晕头转向的业余作者说:“我劝你学一点愚昧的‘傻气’……对文学事业的理想目标,要自信,咬住青山不放松!”浩然亦是这样的“傻”人,曾坦言:“现在好多作家搞推销,把作品变成商品,我学不来,干脆不学。”  相似文献   

8.
美女十宗罪     
有这么一则笑话:一位准父亲在打电话向亲友报告他当爸爸的喜讯,忽然一美女经过,这位准爸爸的眼球不会转动了,说话语无论次:“生了!生了!”他高声喊,“我儿子给我生了一个老婆!”你看,美女一出现,男人就乱阵脚,甚至当着美女说瞎话;三千年前,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希腊斯巴达王麦纳劳斯的爱妻海伦后、两国恶战十年。最后,希腊人使用“木马计”,攻克了特洛伊城,夺回了海伦。又是因为美女,男人还会爆发战争;美女可能妨碍交通,美女可能影响健康,美女经济是扰乱市场经济;美女作家是倡导身体写作的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美女蛇”是毒过任何一种子选手真正的蛇的。无怪科有人说:“要想活得久,还要老婆丑。”更有学贯中西的林语堂老先生说:“每一件坏事里都包含一个女人。”这女人十有八九是美女。  相似文献   

9.
从2003年出版余光中先生第一本书算起,我与余先生的合作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前的一天,我接到南京作家冯亦同先生的电话,他向我转递了一个信息,余光中先生有意在江苏文艺社出版一本散文集。余先生是海内外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化名人,在大陆一向不乏出版者,他选择江苏文艺社出版作品,理由十分简单,就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古都南京曾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样,仅仅因  相似文献   

10.
满怀青春激情、满脑子的壮志凌云、满载信心的勇往直前之时,我校广播站发下招聘通知,于是我就像“正寻找水的鱼”———满怀信心地去“应聘”。面对那正规而肃静的氛围,面对那陌生而严肃的裁判员,面对众多而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一向“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我还是有点紧张,听着递进式一个个的名字,却怎样也专不下心去听、记别人的介绍词。这样的心态仿佛是自私的———只顾自己;仿佛是难忍的———注重结果;仿佛又是勇敢的———追求进步。终于点到自己的名字,很激动而又故作自然地站起;很想快步而又有意放慢地走过去;很想心平气和却…  相似文献   

11.
作为身在基层部队业余通讯员,摸索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写稿路子,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等报刊发表稿件近百篇,被上级评为优秀通讯员,还先后加入了襄樊市新闻协会和河南省作家协会。我的实践体会是,根据自身特点,在写作上做到坚持三个结合,三个为主。一、上下结合,以下为主“上”,就是在上级指示、文件、会议中找题目,这样的好处是站得高、看得远,从中可取得重要的新闻题8和线索;“下”,就是深入基层,调查采访,寻找素材,这些材料新鲜、具体、生动。这样上下结合,不仅是新闻的直接来源,也是基层报道人员搞好…  相似文献   

12.
这是前两年的事。一次,著名老作家管桦的大儿子鲍河扬(原作鲍柯扬,中年作家)来我家串门,聊天中,谈到了他的人生经历。他说:“我真倒霉,不幸的事儿都叫我赶上了。”他说到“文革”时因反“四人帮”而被关进监狱,吃了不少苦;后来,家庭生活又不幸……我说:“这对一般人来说,确实是不幸的,但对你这样一个立志搞文学  相似文献   

13.
邓拓身上有太多貌似矛盾的地方:作为常年撰写最高党报社论的“专业户”,晚期却频频在杂文发力,打造出杂文品牌“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作为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部长,他的口头禅却是“为政不为官”“不当新闻官”;作为《人民日报》总编辑,本该最讲政治,却在1957年被毛泽东痛批:“过去说是书生办报,现在应该说是死人办报.”1958年的南宁会议上,再次被毛泽东批评:“我说他是教授办报、书生办报,又说过死人办报.”即便在被批“书生办报”后,邓拓却刻了一枚图章:“书生习气不可无”.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0月26日晚,我像往常一样点开“人民网”,不料,这样一行文字赫然跃入我的眼帘:《人民日报社社长许中田同志因病逝世》。随手又点开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中国人民日报社社长许中田逝世》的字眼亦刺疼了我的眼睛。他———中国报业协会主席、人民日报社社长许中田,作为新当选的党的十六大代表,却未能参加这次历史性盛会,就在会议召开前夕的10月24日,因心脏病突发,倒在了办公室里,阖然离开了人世。泪水,禁不住充满了我的眼眶,许中田同志在商丘的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他的笑容,仿佛就在眼前;他的声音,似乎…  相似文献   

15.
田家英曾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跟随毛泽东18个年头。他不仅才学深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还当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文史老师,一度备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而且为人坦诚刚直,曾自喻“京兆书生”,并自吟《京兆书生》诗一首:“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  相似文献   

16.
在南极的冰雪中,在北极的荒原上,在中国南海的热风里,在塔克拉玛干的大漠深处……从海外异域到神州大地,都曾留下他采访的足迹。他是一位“老总”———在人民日报副总编的位子上一干就是16年半,他认为“总编辑”就应该总是在做编辑;他又是一位“老记”———总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在《东西南北中》、《大江东去》的大型系列报道采访中,在人大、政协“两会”的会场内外,在悉尼和盐湖城奥运会的赛场上,都有他不倦的身影。他就是《我在现场》一书的作者李仁臣。他认为当“老总”和当“老记”并不矛盾,主张“红笔蓝笔”兼…  相似文献   

17.
谢顾问:自参加了军报函授中心,我踏上了业余写作之路,经过两年的努力,也登过一些“豆腐块”。可有人对我讲:“业余写作成不了大器,不如趁早学点技术更实惠。”因此,我迷惑了:果真如此吗?请帮我澄清为盼。55179部队杨华杨华同志:你所选择的业余写作之路是没有错的,不要一听到风言风语就耳朵根子发软。据我所知,有些年轻人,在写作上重“专职”轻“业余”。其实,细想想,哪有不经“业余”就一下子进入“专职”的?“业余”和“专职”只是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且密不可分。“业余”是成才的第一步,是打基础的阶段,只…  相似文献   

18.
1991年4月,我参加江苏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期间,私下从淮阴市(现淮安市)朋友那里得到这样一个信息: 沐阳县沂涛乡少数农民定期集会,演唱自己编写的反“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说唱鼓词,鼓词内容有矛头直指乡村干部吃喝挥霍和贪污腐败的这样四句独白:“长的是鳝鱼扁的是鳖,干部个个都爱吃,口口都吃农民肉,个个都喝农民血”;若一个村的干部到老百姓门上收提留款,农民便聚集其他村村民前来声援助威,有组织地开展“抗上交”。  相似文献   

19.
我多次说过:“一个教育者,哪怕一辈子只把一个学生培养成杰出的人,那么这位教育者也可以成为教育家。”以前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莎莉文———一位美国的教育家,正是在她的教育培养下,又聋又哑又盲的海伦·凯勒成为饮誉全球的作家。而现在,我说这话的时候,我还想着另一个人———周弘。现在就说周弘是“教育家”可能有些夸张,但他是一位教育专家,这是无可置疑的。手中这本《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便足以证明,周弘这样的教育专家的确比一些没有半点实践只有晦涩论著的“教育专家”更名副其实。周弘当然不只是培…  相似文献   

20.
一踏入高中日书房,见正中挂着一幅行云流水般的横幅”学贵有恒”。对此,我可谓是“局中人解局中意”,我明白,横幅上的短短四个字,勾勒出了高中日十年来在新闻写作道路上艰难跋涉的曲折途径,也折射出了他那惊人的毅力和耐力,那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意志……“十年磨一剑,今朝从头说”,高中日的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这我知道,每一个从事过新闻工作的都有几本“苦难经”,然而令我们吃惊的是,高中日在业余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长达五年的时间内,没有上过一篇稿子。其间,虽然他无数次地心灰意冷过,但却一次也没有撂下过笔。让我们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