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铭 《科教文汇》2008,(9):162-163
战国人对“性”的认识,不仅仅是对人本身的认识,也包括了整个其他有关于人类生存的自然世界的认识。在战国人对“性”的认识,不是一味抽象地讨论,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验证、归纳与总结。同时在整个体系中既包含了人与物的联系与区别,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通与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生成论的视野中 ,可以获得关于技术自然属性的许多新认识。在属性类别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一种关系属性 ;在基本含义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指技术人为性中的非人为性属性 ;在具体表现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通过人工物与天然物相结合的“物质”和天然内容与人工形式相统一的“关系”(自然规律 )表现出来的。这些新认识对于深入理解技术的辩证本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情感与艺术性本质也许只能用情感和艺术的方法进行体悟、研究和描述,因此,关于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教学目标的认识,便有了与传统研究大异其趣的另一番描述性结论;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环节便有了体验性和情感化的诗意认识;对于教学方式方法便有了“赏析”“批评”“写作”等根植于传统和语文情感艺术本质的全新认知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唐静 《百科知识》2010,(21):47-48
“嫖妓”一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性旅游”却知之甚少。关于“性旅游”的解释是:“旅游或非旅游部门利用其机构和网络安排外地游客以与当地居民的商业性活动为目的的旅游。”  相似文献   

5.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诸如“什么是礼仪”“什么是礼仪教育”“如何开展礼仪教育”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一种缺失了思想理论根基的礼仪教育实践只能是舍本趋末的教条形式,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相似文献   

6.
影响医患关系不协调的原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患者人的整体意义的忽略 ,其认识过程表现为对于医患双方主体的不对等 ;通过“主体间性”分析了医患沟通具有一个“嵌合”的环节 ,揭示出医患关系的本体定位必须具备“为人”的基本指向。  相似文献   

7.
徐国彬 《金秋科苑》2012,(22):35-38
一、认识是如何来的 一是来源于亲身体验(经验);二是理论和逻辑推论,如西方人有了某种认识(公理)再按阿里斯多德的“逻辑学”推论出“定理”;三是“大师”的论述:如东方人被告知“人之初、性本善、性像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是孔孟之道。是孔孟大师的论述,然后再按易经、阴阳、五行、八卦去解说。  相似文献   

8.
徐国彬 《今日科苑》2012,(22):35-38
一、认识是如何来的 一是来源于亲身体验(经验);二是理论和逻辑推论,如西方人有了某种认识(公理)再按阿里斯多德的“逻辑学”推论出“定理”;三是“大师”的论述:如东方人被告知“人之初、性本善、性像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是孔孟之道。是孔孟大师的论述,然后再按易经、阴阳、五行、八卦去解说。  相似文献   

9.
杨艳 《科教文汇》2008,(10):32-32
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设置了“空间与图形”教学领域,它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应用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一些分子生物专家多次提到中医药和基因技术存在的密切联系。这些专家认为,中西医在思维观上不一样。西药是直接作用于生物病变部位,而中药是通过人体机体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但事实上,两者是非常科学的。西医药是从分子生物学的水平来认识问题,即与单分子有关。而中药则从分子集合方面来认识问题,因此与细胞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有关,中医研究的是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11.
游晓鱼 《今日科苑》2004,(11):56-56
多年来,“中药副作用少”的说法,使人们对某些中草药的肾毒性缺少足够的认识和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比利时医生首先发现,相当数量的“肥妞”、“胖嫂”在无所禁忌地服用减肥中药后发生急性肾衰,由此提出了“中药肾病”的概念。近几年,因滥服中草药导致肾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日趋增多。专家为此呼吁:必须提高人们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丁雪  杨忠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150-156
微创新产生于互联网行业,是帮助企业跨越“创新者困境”的有效策略。然而现有对于微创新的研究大多从理论分析出发聚焦微创新的概念与特性研究,对于微创新是如何帮助企业走出“创新者困境”的问题缺乏探讨。因此,本研究以微创新视角为切入点,结合互联网典型企业的核心产品——腾讯微信的案例,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通过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对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微创新的两个类型,即前摄性微创新与回应性微创新,并基于此探讨不同阶段两类腾讯微信是如何对两类微创新进行组合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本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加强对微创新的认识,在实践上对企业走出创新困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党报党性和人民性问题的认识和讨论前后大致有三次,分别是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基于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人民性的含意也不尽相同,在实践中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从历史上看,前两次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后一次则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鉴于意义本身的含混和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在新闻学中最好不要引入“人民性”概念。  相似文献   

14.
古人敬天,畏天,认为天是具有某种意志的神秘主体,故有“天意”、“天命”之说。因为“天”对于古人是神秘的,不知天有多高,天有多大,更不知天有何物。今人对于天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现在人们知道,广义的“天”可以包括整个宇宙,狭义的“天”不过就是地球周围的大气层。  相似文献   

15.
白桦 《世界发明》2011,(3):27-28
2010年的“3Q大战”让更多网民认识了一个名字——周鸿祎。“对于小的草根创业企业来讲,做大格局的改变并不现实,所以我认为比较现实的就是微创新,我理解的对于商业模式的改变也是微创新。”  相似文献   

16.
吕力 《未来与发展》2009,30(8):10-13
管理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文化密切相关,在这个意义上,管理实践一定是“本土”的,本土管理实践的“本土性”与人类学所关注的人类行为与文化的普同性、相对性以及文化的适应问题等有较大的关联。建立和发展“管理人类学”这一交叉学科,将有助于深入认识当代本土管理实践.加深和拓宽对目前学界高度关注的“中国式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饮食与药从来关系密切。说起中国传统医药的来历,中医先生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神农氏在“尝百草”(研究有什么东西可以吃)的时候遇到了许多“毒”,这里的“毒”应作药来理解,可见药是与可以吃的东西一起进入人类的生活中的,所以,中医说“药食同源”是非常正确的。西方国家早期虽然也用植物药物治病,但是,他们的药来自于化学品,与食物好像有好些距离。不过两者同样关乎民生,又多经口而入,所以,很多国家都有个类似FDA的机构统一管理药品与食品的审批。这也可以算是药、食相联系的证明吧。  相似文献   

18.
从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来看,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通过国家科技远景的设定和实现,对学习型政府的构造过程。这种功能正是规划与计划最为重要的“过程意义”。然而,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和政府部门对于规划意义的认识较多地停留在其对于国家或区域科技、经济带动等效果层面,往往忽视了“过程”这一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组织学习理论的视野,围绕学习型政府构建的核心问题,探究规划对于学习型政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未来与发展》作为中国未来研究会的会刊,与中国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改革开放历程同步,走过了她20周年的历程。对于未来,人们从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未来充满未知数,充满不确定性,深奥莫测;其实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另一些人,他们认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两种不同的认识,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未来观。哲学上把前一些人的认识观称之为“宿命论者”;而将后者称之为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者。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和胡塞尔都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事物和事物的本质存在着差异,另外,也认为这种差异同时指出了认识这种差异的“条件”的心智能力,但是,他们对于心智“如何”表达认识这种差异的“条件”和不同事物的差异的能力,却有很大的差别,德里达指出了胡塞尔现象学中存在的两种危险,分析了这两种危险所导致的结果,正是这两种危险阻止了现象学作为作出哲学结论的哲学入门,但是德里达也并没有摆脱哲学的终极目的,而现象学与超验论假定都是极其丰富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