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由外而内:北大学术传统的融入与传承1959年,周先慎教授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填报了奔赴新疆工作的第一志愿。孰料,命运却给了这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一份意外惊喜,他被分配去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直至晚年回忆起此事,周先生仍觉得不可思议:"我是服从组织分配才跨进北京大学大门的,没有经过争取,没有经过奋斗,应了一句俗语‘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不是机缘是什么"。按照周先生分析,机缘背后的原因或是:这一年北大文科由四年制改为五  相似文献   

2.
《职业圈》2008,(33):170-170
朱寿民,男,浙汀绍兴人,1925年10月出生于中医世家。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专修生化营养和食品制造。1951年作为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在学习期间先后师从生化营养学家罗登义教授(浙江大学)和林国镐教授(上海医学院),毕业后从事生化营养教学并着重于生化流行病学和膳食对疾病防治的研究。1951年起执教于浙江医学院(后改名浙江医科大学)任生物化学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现合并为浙江大学。  相似文献   

3.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人民画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当代中国与世界:中印智库云论坛"举行。本次云论坛的主题为"携手促进中印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驻孟买总领事唐国才、"新南亚论坛"创始人苏廷德拉·库尔卡尼围绕主题致辞。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印度著名汉学家狄伯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副院长陈利君,印度全球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普拉松·夏尔玛,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马加力,印度《自由新闻报》顾问编辑巴斯卡,中国南亚学会原会长、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士海等中外专家参加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西方文化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问谢和耐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教授谢和耐 (JacquesGemet)先生于 1 92 1年 1 2月诞生于当时的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 ,青少年时代在阿尔及尔接受正规教育。 1 942年反法西斯战争开始 ,投笔从戎 ,1 945年回巴黎 ,入巴黎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学习汉语 ;1 948年毕业于法国高等实验学院。 1 949— 1 950年间为法兰西远东学院的成员 ,1 951年进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在 1 955— 1 976年间 ,曾先后任高等实验学院的研究导师、巴黎大学文学院教授、巴黎七大教授 ,1 975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主持“中国社会和文化史”讲座 ;1 976年出任享有…  相似文献   

5.
受《中国名城》杂志社委托,周武忠教授于2009年4月26日下午专程来到北京林业大学,拜访九十二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园林植物学家陈俊愉教授,并以名花、名城为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平台系统发布会于2014年3月28日在北京举行。该数据库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10年10月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委托而承担的大型项目,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是张西平教授和李雪涛教授。2013年10月22日,"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项目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并由全  相似文献   

7.
《职业圈》2010,(2):224-224
包芸,女,1960年3月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当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学习空气动力学专业。1981年毕业后考上研究生,从师国内著名学者罗时均教授,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讲师。1989年7月去美国南加州大学宇航工程系作博士后,在美国三年,1992年回国,同年受聘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副教授。1999年调入中山大学力学系。2006年被聘为教授。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屈原学会、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圆明园学院主办的"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八届年会"于2000年8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给本次大会发来贺信.林庚教授、季羡林教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褚斌杰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校长曲德林教授、以及来自内地近三十个省市的楚辞学者,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专家、学者共150余人出席了这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研究》2002,(4):174-176
由中国屈原学会、宁波大学、南通师范学院联合主办,宁波大学承办的2002年宁波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九届年会,于2002年6月12日至16日在中国浙江宁波大学召开,包括中国屈原学会会长褚斌杰教授、傅璇琮教授、岗聪繁教授、张正明教授、陈怡良教授等著名学者在内的来自中国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一百多位楚辞专家出席了这次盛会.与会学者提交了80多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楚辞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63年7月,我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外文局所属的《中国报道》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一干就是35年,直到退休。可以说,我把自己的青春、热情、梦想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它,它也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一生的至爱和快乐!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屈原学会、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圆明园学院主办的“2 0 0 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八届年会”于2 0 0 0年 8月 2 1日至 2 4日在北京召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给本次大会发来贺信。林庚教授、季羡林教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褚斌杰教授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校长曲德林教授、以及来自内地近三十个省市的楚辞学者 ,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专家、学者共1 50余人出席了这次学术研讨会。世纪之交的这次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探讨在过去一个世…  相似文献   

12.
徐烈简介     
《职业圈》2010,(23):12-12
男,1942年10月生,浙江建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留校任校。197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其中1989-1990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进修。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麻省理工史隆学院的教授和博士彼得一圣吉与他的团队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导师佛睿斯特教授的系统动力学基础上研究推出的一种新型管理理论体系,旨在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活出生命意义和实现共同愿望。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那么,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呢?  相似文献   

14.
《职业圈》2008,(33):174-174
徐烈,男,1942年10月生,浙江建德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留校任校。197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其中1989~1990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进修。现任上海交大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制冷学会“一专”委员、中国运动保健品协会特邀会员和专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电工学会、造船学会、真空学会、热物理工程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5.
正高国藩(1932-)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旋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即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诗学受教于郭沫若先生,并从事文艺创作。其俗文化学研究受教于郑振铎先生,红学受教于俞平伯先生。1979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  相似文献   

16.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主席、耶鲁大学教授,美国知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他1945年出生于洛杉矶,1968年结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1973年获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学界名流     
乐黛云先生1931年生,贵州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8.
上图 盛成 1899年生,江苏仪征人。北京语言学院教授,从事法国语言文学、马来——波利尼西亚文化的教学与研究;1985年荣获法兰西共和国军团骑士勋章。他是一位集诗人、文学家、翻译家、语言学家于一身的文化学者。一 】 g 上图 盛 成1899年生,江苏 仪征人。北京语言学院教授,从事法 国语言文学、马来——波利尼西亚 文化的教学与研究;1985年荣获法 …  相似文献   

19.
李勤 《对外大传播》2011,(10):61-61
裴敏欣(Minxin Pei),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美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1998年裴敏欣作为首位进入美国“政策圈”智库的华人学者,到卡内基主持中国项目。在加入卡内基基金会之前,1992年到1998年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系。  相似文献   

20.
<正>石定栩教授,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领军学者,著名语言学家,担任Lingua Sinica杂志主编,并任《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等七家语言学专业杂志的编委。石定栩教授祖籍湖南湘潭,出身书香门第,其父为石声汉教授,中国农史学家、农业教育家和植物生理学专家、中国农史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石定栩于1948年6月出生,1951年2月随父去位于陕西的西北农学院居住,后随叔父去上海生活。1968年从上海中学毕业后去农场工作,1971年至1972年在上海教育学院英语教师培训班学习,19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