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科教大事:NATURE最新内容精选封面故事:80万年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束缚在南极Vostok和EPICADomeC冰芯中的气泡,提供了过去65万年间大气二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种工厂和交通工具向大气中排放了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我们的地球正在不断变暖,从而引发旱涝灾害、气候异常,这个事实让世界各国都很惊恐,大家希望通过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来遏制全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大家常遇到的气体。可是,你知道它们都有什么用处吗? 有机化学中的碳酸气二氧化碳又叫碳酸气,存在于大气里。据估计:大气里的二氧化碳竟达2万3干多亿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好象是一种一无用处的东西,我们都把它当作废料呼出体外。每个人每昼夜就要呼出1.3公斤二氧化碳,人类每年呼出到大气里的二氧化碳就有十多亿吨之多。动物和植物也都通过呼吸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食物发  相似文献   

4.
一、全球变暖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地球大气中释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地球上的碳循环调节系统无法全部吸收。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在至少40万年的时间里一直比较稳定,保持着百万分之280的水平。可是工业时代开始以后,这个数字已经跳到了百万分之360,而且还在继续升高,因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可以存在好几个世纪。如果今后50年我们能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到目前水平  相似文献   

5.
非生物成因天然气主要指源于地球深处的原始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或在地球深处经无机反应合成的烃类气体。通常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是沉积物中的生命有机质被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期的热演化过程转化而成。这些有机质中的碳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吸收二氧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大气甲烷研究的各个方向,包括:甲烷含量的历年变化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甲烷在大气气候和环境中的作用,甲烷的源和汇,甲烷含量的时空分布,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甲烷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彭文 《百科知识》2005,(6X):40-40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氢含量很高,而其流失速度却远低于现在。这一成果改变了人们对地球大气演化的传统观点,也可能修改地球生命诞生的学说。多年以来科学界一直认为,地球诞生之初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甲烷为主,而氢的含量很少,就如同火星或金星的大气。而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早期地球大气中氢的浓度可能高达40%,  相似文献   

8.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1,(28):32-33
目前,除去工业、汽车排放等人类活动,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约有30%来源于农业.温室气体包括甲烷、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这些气体进入大气后会导致气候变暖,从而造成灾害频发.甲烷是位于二氧化碳之后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率为20%,其中稻田排放的甲烷约占人为甲烷排放总量的11%.另外,稻田还是氧化亚氮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氧化亚氮是第三大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率为6% ~ 8%.这些数据表明,水稻或多或少与气候变暖有关,但是以水稻产生的温室气体分量来看,又未必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毛庆  柳汀 《今日科苑》2014,(3):32-33
<正>距今1.45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是地球发展史上的最热和最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当时南北极的年平均气温超过14℃。白垩纪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是如何变化的?恐龙灭绝是否跟当时的大气二氧化碳变化相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  相似文献   

10.
温室效应近年来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加强了温室效应。经计算,燃烧1吨煤会产生大约4吨二氧化碳。90年代,每年约有60多亿吨碳被烧掉,向大气中输入的二氧化碳约250亿吨。1957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15PPm,现在则高达(?)PPm。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目前已经超过背景值33%。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特别小组)1996年的报告,到2100年,全球变暖幅度将在1℃~3.5℃之间,平均升高2℃,海平面上升值在15厘米~90厘米之间,平均升高为48厘米,将有900万人会受到海平面上  相似文献   

11.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在过去的46亿年里慢慢演化着,并且日益受到人类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在不断增加,致使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以每小时100万吨以上的速率被海洋吸收,在吸收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释放出氢离子,使得海水的pH值下降。海水应为弱碱性,海洋表层水的pH值约为8.2。但到2012年,海水表层pH值降低了0.1。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因此,除了全球变暖,海洋酸化被称为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另一重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森林作为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光合作用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起着净化大气、减缓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快速增加的作用。然而,1977年瑞典气象学家博林和美国生态学家伍德维尔撰文指出,全球森林,尤其是热带林的破坏正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净排放二氧化碳,成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结果震惊了科学界,也  相似文献   

14.
贝贝 《今日科苑》2006,(10):38-39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一)全球气候变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珠峰地区冰川明显退缩。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一氧化二氮(N_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_(1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  相似文献   

15.
基于激光光谱吸收的原理,研究了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系统设计,开展了实验室环境下水汽、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对甲烷测量结果的交叉干扰,给出了实验数据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实验证明激光甲烷传感器具有测量准确,稳定性高,抗气体交叉干扰等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发表最新研究报告说,对非洲化石的分析表明,在约3350万年前南极冰盖开始形成时,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一个明显的下降期。这是首次有直接证据证实南极冰盖形成与二氧化碳浓度及其温室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一、大气污染的基本情况 大气是一种混合气体,我们当今世界所见到的大气主要是由氮(N_2)和氧(O_2)组成,另外还包括有许多微量气体: 惰性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等; 对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气体:水汽(H_2O)、臭氧(O_3)、二氧化碳(CO_2); 其它微量气体:甲烷(CH_4)、氨(NH_3)、硫化氢(H_2S)、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碳(N_2O,NO,N_2),…… 大气气溶胶:凝结核、尘埃、云和雾的粒子等。 许多气体在大气中的量虽然不多,但却有其特殊的作用,它的含量的变化会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生产影响。例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的紫外辐射,使地面的生物免受紫外辐射的伤害,这是地球上生命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又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很强的  相似文献   

18.
英国和加拿大两国科学家称,在人类开始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大气前,地球正在进入一个半永久性的冰河纪,然而可能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冰期将延迟至至少1万年后到来。  相似文献   

19.
杨冬 《百科知识》2023,(20):8-12
<正>今天,人们对氧气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如果把时钟拨回到几十亿年前,回到生命刚刚在地球上立足的时代,我们会发现那时地球上根本没有氧气,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虽然地球上没有氧气,但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氧元素。在衰老恒星的演化过程中,恒星核心通过核聚变合成了氧,所以宇宙中氧的含量还是比较丰富的,仅次于氢和氦。  相似文献   

20.
王麟 《科学中国》2006,(4):61-63
随着“京都议定书”生效,如何减排温室气体成为各个缔约国的首要任务,而二氧化碳俨然成为全民公敌!其实。温室效应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地球远在200万年以前的冰河期,即反复交替着10万年的冰河期与1万年的间冰期。从最近42万年的大气二氧化碳变化量来看,在冰河期为180ppm,在间冰期为280ppm,由于温室效应的不同,从而影响地球气温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