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手语语言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反思传统聋教育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聋校语文教学法———通过手语和汉语互译训练,帮助中高年级聋生提高汉语书面语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本课程的核心理念为:聋童的第一语言是自然手语,聋校语文教学应当从二语习得理论中借鉴方法;明确聋童的汉语学习实质上是从自然手语到书面汉语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严格区分自然手语和汉语这两种不同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发音、听话—看话、拼音等与语音有关的项目在聋校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 ,经过这些语音教学 ,聋生实际获得了怎样的口语能力却是令人怀疑的。聋生通过学习能够以口语与人交际的极为少见。不过 ,聋校的语音教学对于书面语言和手语的运用还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把聋校语音教学的目的调整为促进书面语言和手语的运用 ,教学方式和时间安排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运用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对聋生习得汉语形容词程度范畴的偏误进行了描写与分析,发现聋生在汉语形容词程度范畴使用上存在范畴缺失和误用两大误区,偏误的成因主要发生在形态句法层面。聋生汉语学习中的偏误应该获得统一的解释,应该注重从实际语言现象中寻找规律,这就需要理论语言学家的参与。目前聋生汉语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积累语言事实建立相关语料库、提高聋校教师语言学素养和系统地对自然手语和汉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多元化——聋校教学语言选择的必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语言选择问题向来是聋教育界争论不休的"焦点"话题.目前在聋校教学语言理论领域存在着口语教学法、手语教学法、全面交流法、双语教学法等多家"流派"的争鸣格局,聋校教学语言选择最终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各种教学语言都各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多元化必然是聋校教学语言发展的趋势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聋教育理念上的一种倡导,是聋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聋校中学作文教学是聋校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针对以手语为第一语言,汉语语言为第二语言,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不能有机结合的聋生来说,进行作文训练是发展聋生汉语语言、训练聋生语言和写作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对聋生进行双语教育的最直接的体现,特别是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聋校中学生来说,汉语语言是与正常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聋校双语教学简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双语教学主张把聋人母语和主流社会语言作为聋校教学和交际的语言,使聋人能在聋文化和听文化中成为自由生活的双语平衡者。双语教学是在口语法、全面交流法被认为都不能真正满足聋人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双语教学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聋人,它重视聋人的群体文化;双语教学认为聋人掌握手语可以促进英语的学习。双语教学需要聋人教师参与,需要家长学会手语。双语教学也接受聋童进行听觉言语训练  相似文献   

7.
在聋教育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关于聋教育中言教学方法问题,始终争论不休。手语教学、口语教学、全面交流法和双语教学法,这四种语言教学法理论的实施过程中,应结合聋校实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聋童汉语能力较低,一般认为主要是由聋童的听觉障碍、手语、思维缺陷造成的.其实,聋童汉语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不当,如聋校语言教育缺乏现代语言学理论指导,对聋童汉语学习规律及聋校语文教材编写研究不够,课堂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为提高聋童汉语水平,我国聋人教育应尽快建立现代聋教育哲学观,科学认识聋校语言教学的特性.运用外语教学理论改进语文教学.建立手语课程培训体系,切实提高教师手语水平,逐步实现聋校课堂教学的沟通无障碍.  相似文献   

9.
中国手语的概念及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 ,口语教学原则的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手语的发展 ,也直接影响了聋教的发展。即使在倡导聋校语言多元化、“双语教育”愈来愈被推崇的今天 ,在中国手语的研究中仍然存在概念模糊和称呼混乱现象。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角度论述中国手语、汉语手指语的概念和内涵 ,在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中国手语称呼的唯一性 ,以利于基础理论建设和对中国手语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聋校双语教学是80年代以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聋教育方法,它是在对过去聋校推行的单纯"口语教学法"或"手语教学法"作出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聋教育史实质上是聋校教学语言的发展史。聋教育创始之时至今已经历了几次语言方法的演变,从最初的手语、口语到综合交际法,以及双语双文化法,贯穿始终的还是手语和口语之间的争辩。在这个争辩的历史进程中,米兰会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所提出的纯口语法的决议一度影响了聋教育的发展方向,影响了人们对聋教育方法的选择。然而国内至今没有米兰会议较为全面、客观的阐述,本文从会议缘起、决议、影响等方面回顾这一历史事实,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聋教育史上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为现行聋教育方法的选择提供历史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聋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本研究通过对聋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聋校语文教学现状,为改进聋校语文教学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听课有困难,学习方法有问题.笔者认为,聋校语文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要过好口语和手语等特教基本功关,要认真落实教学要求,要加强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聋校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承担着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聋校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聋生语言能力普遍不强是不争的事实。克服传统缺陷补偿教育观念的羁绊,坚持科学人本理念的引领,实现教学本位的全面、理性回归,应是当下聋校语文教学改革应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部分聋人具有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研究对聋人大学生汉语教学有较大启示.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关系、阅读和写作等方面,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理念、教学方法及其对聋人大学生汉语教学的启发.总结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从手语法,口语法到综合沟通法,聋教育语言沟通法伴随着激烈的急诊走过了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今天,面对国外双语教学法的冲击,我国聋教育该作如何选择?本在描述及分析沟通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创立符合汉民族语言和化特征的聋教育沟通法体系,才是我国聋教育语言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双语教学及其对中国聋校语言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选择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聋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简要介绍了聋校双语教学的特点及国外的一些实践并对其可能对中国聋校语文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听觉障碍儿童随班就读作为融合教育的创新形式,丰富了听觉障碍儿童安置于聋校之单一形式。历经口语教学与手语教学纷争的聋校语言教学模式影响了听觉障碍儿童随班就读的教学模式。综观国内外听觉障碍儿童融合教育的语言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听语教学模式、视话教学模式、手语教学模式与综合语言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些语言教学模式的解析,以期为我国听觉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