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欣 《兰台世界》2017,(8):31-33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的半个多世纪内,电子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重新理解世界的角度。就像过去每次科学技术的巨大突破都会给哲学界添加新视角一样,科技的突破,让哲学家对信息的理解已经从简单的文本含义范围,扩大到了对物质、精神与世界观的理论范围。信息哲学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目前它还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赵万书 《大观周刊》2012,(30):22-22
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契合点这个命题,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方面,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进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体系;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联系体现的尤为突出,反映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方面的契合。  相似文献   

3.
周雯雯 《大观周刊》2012,(20):15-15
马克思的一生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的哲学是批判的哲学,又是超越了批判的哲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精神动力,失去了批判精神,就等于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批判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再此种过程中理解其变革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在中国土壤上生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书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为核心,深入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特征、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毛泽东哲学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力求客观分析毛泽东哲学思想同中国革命实践的关系,从革命实践中说明它的历史地位、贡献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社会丰义建设实际,探讨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和贯彻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最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党的优良传统。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同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胜利。我们出版科研事业要前进,也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近年来,出版科研事业发展很快,从根本上说,是坚持以马克  相似文献   

6.
诚如斯言,方先生一生的学术目标,就是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文化的精华相结合,让中国哲学在新的时代开出更大的慧命。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兴奋点所在,也是他的全部学术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方克立先生是当今中国哲学史界的领军人物兼学术权威。他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致力于哲学史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现代新儒学思潮、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现代走向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由  相似文献   

7.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一直存在不同争论。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哲学方面的文章,说“心与物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而又直面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说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以及对基本内容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有关哲学上的重大原则问题,对此决不能沉默与回避,必须搞清楚。因此,本文就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高晓瑞 《大观周刊》2011,(33):33-33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导向不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在每个时代背景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都被烙印上了很明显的时代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在也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康炜 《大观周刊》2012,(18):16-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途径。无论在前苏联还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都得到了高度重视。但目前,大众化却遇到很多困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3,(S5):127-128
<正>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人和主要开创者,以躬行实践的革命精神和与众不同的理论敏锐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正确道路,赋予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人民性与真理性等鲜明特色。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通过知行结合的实践化、古为今用的本土化、人民至上的大众化和实际运用的应用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性理论转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深深地植根于革命传统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中,成为属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1.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云南省腾冲县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1]8,被誉为"大众哲人".艾思奇1932年初到上海,1937年8月离开上海奔赴延安,在上海生活战斗了近六年的时间.这是艾思奇革命思想从自发到自觉、从激情到理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六年,是其从一名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进步青年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战士重要转折的六年,代表作《大众哲学》正是在上海时期完成的.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同走进艾思奇在上海的战斗生活.  相似文献   

12.
李才辉 《大观周刊》2012,(10):38-39
哲学就是最好的学院精神食粮。但是,有的人认为,哲学即使学好了也没有用,哲学理论学的太多,实际动手能力一塌糊涂,典型的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些想法过于急功近利。哲学缺少功利性,它的崇高之处在正于它的超功利性。面对哲学的危机,我们不得不反思哲学本身,反思这个世界。这就涉及到哲学的基本理论,即哲学观问题。马克思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是不一样的,必须予以区分。为了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追本溯源,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对象,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3.
钟宪章 《兰台世界》2014,(11):63-64
长期以来,任弼时同志勤于思索,不断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根据当时中国的具体革命实际,将两者有效地统一起来,并最终形成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党建思想理论,进而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为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任弼时同志勤于思索,不断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根据当时中国的具体革命实际,将两者有效地统一起来,并最终形成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党建思想理论,进而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为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93年,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也是将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概念提出来的五十周年;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十五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不仅继承而且大大发展和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今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在今天,我们新闻工作者纪念毛泽东同志、学习毛泽东思想,尤其要着重学习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常青的。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而贯串其中的实事求是,则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基本点。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又说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一书是武汉大学陶德磷教授主持的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最终成果,同时也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纪念建党85周年重点图书和迎接党的十七大重点图书。  相似文献   

17.
贾烨羽 《大观周刊》2011,(50):22-22,6
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思想体现为哲学指导经济学研究和对经作济学研究作哲学提升这两方面的统一。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等著作都是经济哲学的典型著作,这些著作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同时。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作出了深刻的超越和预见。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有赖于我们突破学科门类的限制,深刻挖掘其理论内涵,将其运用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付出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党的十四大确定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邓小平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刘婷  谢霄男 《大观周刊》2011,(37):37-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适应了中国已有文化心态的特定需要时才有可能渗入中国语境;另外,这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必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产生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特定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内在地关涉着理论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艾思奇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把哲学学术生涯和革命生涯联系在一起,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反动哲学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