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文中指出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在数百年的演变中,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最终完全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说来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思想特点、文化精神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佛教音乐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形式有别,在赞佛、教化、供养、修行等活动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冯小刚的存在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无疑是独特的和极具研究价值的。在众多的阐述视域中,佛教不啻为对其人其作进行深度解读的重要维度,但也是迄今为止尚未被充分重视的维度。2000年以来,冯小刚电影中带有鲜明"佛教意味"的视听艺术创作渐成自觉,至当下已经显现出了不可忽视的风格魅力。而其中,佛教元素的传播和佛教情怀的表达不仅可以成为探讨佛教文化对冯小刚导演艺术影响的重要层面,而且能够由此窥及到当代中国电影文化中多元思想的存在与碰撞。  相似文献   

4.
东汉佛教的传人,无疑影响了之后中国雕塑的发展,石窟雕像、禅林彩塑等如雨后春笋,占了古代中国雕塑的大半壁江山.在不断的历史、文化交融里,"儒、佛、道"最终三教合一,佛教也至此完全被汉化,与本土现实生活相结合,变得世俗化.佛教走入现实生活愈是深入,佛教造像便愈加写实,具有现实主义的情节.这样一来,使习惯了"大象无形"注重写意精神的中国,出现了一批极其写实的雕塑--罗汉雕像.  相似文献   

5.
陈楠 《青年记者》2013,(2):18-19
佛教源于印度,而发扬光大却在中国。自东汉时传入中国,经历多个朝代,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文化。佛教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中的影响都不容忽视,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革新,社会大众了解佛教文化的途径也日益增多。媒体应利用自身功能,促使佛教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媒体技术革新给佛教传播带来的影响1.现代传播技术使佛教获得更好的发展。禅宗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义理,佛教思想亲近世俗的先天属性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了长足发展。随  相似文献   

6.
王飞朋 《图书馆》2017,(11):100-106
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是近代中国最早由居士创办的佛教图书馆,体现了佛教居士在弘法过程中对图书馆这一新兴事物的关注和利用。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在人员不足、经费紧缺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努力实践,依靠劝募、认捐等途径,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在全国范围都较有影响的佛教图书馆。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是上海佛教事业、公益事业和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值得深入考察和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7.
从供养人的形制位置、服饰姿态,可以探究当时人的宗教信仰背景和传统礼制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融变,观察民俗佛教中供养人的历史作用,确定供养人像图在佛教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一菡 《大观周刊》2012,(41):46-46,66
本文通过对佛教的传入及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等进行介绍,阐述汉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演变,通过分析佛寺的建筑特点,展现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中古时代,檀香被用于制作佛教用品,诸如佛像、佛龛、佛塔等供奉用品;焚香、香水、香炉、香珠、佛经书轴、供品盒等佛教法事用品;锡杖、熏衣香等佛教徒日常生活用品。檀香在佛教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佛、菩萨的名号有以檀香命名的;佛经有以檀香命名的;梦见檀香者,与佛有缘;用檀香供养佛塔者,功德无量;檀香甚至可以指代佛教。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檀香是佛教文化的重要承载体;在佛教发展的历程中,檀香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佛、菩萨与信徒之间在精神上沟通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0.
中古时代,檀香被用于制作佛教用品,诸如佛像、佛龛、佛塔等供奉用品;焚香、香水、香炉、香珠、佛经书轴、供品盒等佛教法事用品;锡杖、熏衣香等佛教徒日常生活用品。檀香在佛教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佛、菩萨的名号有以檀香命名的;佛经有以檀香命名的;梦见檀香者,与佛有缘;用檀香供养佛塔者,功德无量;檀香甚至可以指代佛教。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檀香是佛教文化的重要承载体;在佛教发展的历程中,檀香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佛、菩萨与信徒之间在精神上沟通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1.
<正>东方的佛教中心——山东佛教历史地位山东自古就是中国东方重镇,政治、经济、文化都很发达,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也十分兴盛。佛教自东汉初年正式传入中国后,山东就成为佛教的重要活动区域,是中国最早出现佛教图像的区域之一。山东佛教的迅速发展归功于早期的一位名僧朗公。351年,朗公在济南附近建立了山东现存最早的  相似文献   

12.
王威 《大观周刊》2011,(25):128-128,124
寺院是僧人生活的载体,亦是佛教一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是贵州佛教的繁荣鼎盛时期,佛教寺院之兴建亦呈现出繁荣发展之势。此时期,寺院遍布黔中各地。对明清时期贵州佛教寺院及其分布之探究,对于深入、全面地了解贵州佛教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则天受家庭影响而信仰佛教,其日用生活、政治捭阖均援引佛教助势,另一方面佛教亦在武则天的积极支持下,发展至鼎盛局面,特别是佛教中国化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比较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同时在很多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影片中融入了丰富的佛教元素.本文将这种佛教元素分为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探讨影片借助这些佛教元素在价值伦理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点.希望能为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格局、价值建构,特别是与好莱坞电影的话语争夺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佛教美术包含雕塑、壁画、色彩和结构造型等艺术形式,在传入中国后因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与传统绘画相融共通,成为对中国传统绘画影响最大的外来艺术。古代佛教美术以思想文化为媒介,完善了传统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促成中国传统绘画内容形式的主动式改变,给中国传统绘画的衍化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星云大师,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仙女庙镇,国际著名佛教大师,佛光山开山宗长,世界佛光总会会长,临济宗第48代传人,南京大学中华文化学院名誉院长。他12岁礼佛行佛,逐步将佛教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遍全世界。他创建的佛光山和佛陀纪念馆被誉为"人间佛国"。他以"净化人心"为己任,致力弘扬的"人间佛教"被赞为"改革了佛教、改善了人心、改变了社会",他被尊为"一代宗师"。"他将一己化作灯芯,以一生的磨难和努力点燃自身,照亮他人"。他的功绩和精神,被褒奖为"跨越了宗教、超越了台湾、飞越了时空"。他不辞辛劳,积极为两岸交流与合作呼喊奔走,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不懈努力。他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更是江都人民的自豪。  相似文献   

17.
佛教涅槃观源于以“缘起论”改造外教思想,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出中观空宗的涅槃性空思想。《涅槃无名论》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儒道玄文化作了中国化的涅槃性空诠释。其后,《涅槃无名论》注疏则呈现出灌顶天台圆教与别教涅槃说、澄观华严涅槃说、德清禅宗涅槃说等中国佛教宗派化诠释,涅槃思想也呈现出般若“性空”与佛性“妙有”如鸟双翼般地融合在一起的特点,这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佛教经典诠释特色。  相似文献   

18.
1975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1版将佛教图书放在"哲学"下的"无神论、宗教",体系极其简略,只在"B94佛教"下分大藏经、经及经疏、律及律疏、论及论疏、布教仪注、宗派、佛教组织及寺院、教化流行史等8个三级类,教化流行史下又分"B949.9传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的汉传佛教在复兴思潮的影响下,为了弘扬佛教藏书文化,各地寺院的僧侣和居士们进行了诸如刻经、对佛经典籍的分类及目录体系的研究、创办佛教图书馆等活动,使佛教教育文化特别是佛教藏书活动在近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近代佛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印度佛教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促成中国历史上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的第一次大交往。在佛教输入中国的过程,其必然会受到中国本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双向影响和深刻改造,呈现着佛教中国化和化中国的历史面貌。佛教中国化的广度、深度都极为深刻广博,历经了一个逐渐发展、稳步完善、渐进成熟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