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启·新·实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会来说,《出版广角》值得阅读的三个理由是"启""新""实"。"启"——说的是启发、启示,阅读的时候,旁边要放着纸笔,因为总能从中读到灵感,有时候是选题方向的灵动,有时候是行业方向的意动,或者是公司战略的变动。"新"——说的是"新观察""新思路","新观察"栏目的内容越来越多,但质量却不断提升,这也是我最喜欢读的栏目。作为一个出版类杂志,必须要有独立的思考和观点,不仅是为百花齐放提供展示平台,更重要的是引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评论》2010,(10):67-67
《工作、消费、新穷人》/[英]齐格蒙特·鲍曼著/仇子明、李兰译/吉林出版集团/2010 穷人如何成为穷人、被看做穷人,取决于与他们同在的"我们"——既非贫穷也不富有的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如何赞许或者反对这种生活方式,这些"如何"投射了关于我们自身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信息·数字     
正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2014年重点工作。其中提出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报告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要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  相似文献   

4.
正服从组织安排到出版社工作,屈指算来已有12个年头了。经受"书行天下,传承文明"出版人精神的洗礼,耳濡目染书香世界的精彩,出版的情结已经深深扎根我的内心深处,文化激情和出版理性像孪生兄弟如影随形,一直伴随着我的出版生涯。我认为,文化激情造就事业,没有激情,梦想将只能是昙花一现,失去持久的支撑,更难以谈得上去创新;而理性则是夯实出版事业大厦的基础,没有足够理性经营出版工作,也只能是"文人式"的舞文弄墨,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5.
我国数字出版的新情况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数字出版 经历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跨媒体出版"等概念,新型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科技对于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新发展,最终可以用"数字出版"来概括.1.数字出版的内涵与外延"数字出版从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①在这个大范畴下涵盖了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博客、在线音乐、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等多种业务样态.  相似文献   

6.
李建伟 《传媒》2024,(7):21-23
<正>2023年,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在内容创新发展与商业化演变两方面展现出了强有力的发展势头。各平台积极推动内容创作生态的发展,致力于提升内容质量与用户体验,还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了商业合作的可能性。在丰富多样的创作生态中,平台不断突破内容的边界创造出爆款,内容也为平台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养分。2023年上半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就已突破8.48亿,消费需求正变得多样化和专业化,消费者更多元也更加苛刻。而随着社媒平台的不断发展,我们看到内容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内容不仅是各方留住用户的重要生产力,也已经成为激发新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于2 0 0 1年出台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规定中指出 ,出版专业资格是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认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正式出版单位从事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等出版物的编辑、出版、校对  相似文献   

8.
李舫  刘阳 《新闻战线》2011,(6):32-34
《人民日报·文教周刊》自2011年3月18日起,连续推出"聚焦文化消费系列报道",分别就中国电影、小剧场话剧、图书出版、网络文化消费、网络游戏等5个领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深入报道,并配发相关言论。该系列报道以其权威、全面和深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这组报道的策划和采写过程中,记者以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和依...  相似文献   

9.
给人东西最礼貌的方式是双手递过 去,帮助别人的道理也一样,应当是"左 手给予帮助、右手给予尊严"。 曾看过一篇报道:有一年冬天纽约 特别冷,雪很大,政府号召市民出来扫雪 给校车开路。一些家长和没有孩子的家 庭抱怨"这么冷的天就别上学了"。政府 官员说"不行,穷人家的孩子一天只有学 校这顿免费午餐,还指着它熬过冬天"。 "那就让穷人的孩子上学,其他孩子不必 陪着受这个罪"。"不行,穷人的孩子也有 尊严,要让他们在保持尊严的基础上得 到帮助"。 感动之余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每到辞旧迎新之时,便会对这句话有一层更深的体会。时间的河流轻巧地转过一道小弯,2014年就这样渐行渐远,回望我与出版这一年,感觉还是"蛮拼的"。我自进入出版业,一直从事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近年来工作重心都放在出版"走出去"上,深感年年都有新的挑战,需要全力以赴,才能打开新局面。2014年,出版"走出去"有了新课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新舞台,  相似文献   

11.
在总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形势报告会上,柳斌杰同志讲到了出版业发展乏力的三个不足问题, 引起了业界同志的十分关注。这三个不足是消费不足、投资不足、外贸不足(即进出口不足)。在现代社会,一个 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这三驾马车的拉动;一个产业的增长与否,也主要取决于这三项指标的情形。 先说消费不足。在出版业界.讲消费不足,就是讲国民的阅读量或阅读率不足。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2003-2004年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较之1999年,我国国民阅读率下降了7.8个百分点, 为51.7%左右,也就是说,在识字者人群中,一个月最少阅读一本书的人也只有一半的比例。阅读率下降的原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正确的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抓好新闻出版单位"三改一加强",从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将文化产业上升为支柱产业为重点。由此看出,在大力实施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3.
正时代出版(sh600551),全称"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18日,经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核准,安徽出版集团以其所持有的出版、印刷等文化传媒类资产,认购科大创新定向发行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在全国率先以出版业务整体上市,上市公司更名为"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周洁 《出版广角》2018,(6):25-29
2017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全面进入跨界融合新常态,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版企业与泛娱乐、泛文化、泛金融进行深度对接,知识付费不断拓宽数字出版领域.经历行业洗牌的自媒体"二八效应"明显,顺势而为的传统媒体需要继续探索转型之道.出版业仍存在图书去库存有待改善、图书价格保护体系亟待建立等问题,已成常态的复合型书店也需考虑如何在转型中坚守书店本质.数字信息技术和跨界融合发展仍是未来行业风向标,新闻出版业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构建图书全版权运营生态链,继续优化数字新媒体版权保护体系,根据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出版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对出版性质认识的历史轨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出版性质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将出版视为"政治工作",同时又明确出版属于"文化事业"、 "经济事业";到将出版看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再到重新认识到出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属性、产业属性的历史进程.对出版性质的认识是与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认识相适应的.改革开放后基于对出版性质认识而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出版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1.1949年10月.全国新华书店统一 1949年10月3日-19日,根据中共中央"出版工作需要统一集中"的指示,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会议作出<关于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定>,提出新华书店店招统一采用毛泽东主席1948年12月在西柏坡题写的"新华书店"标准字体,店招颜色为红底黄字.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作为2014年的热词,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的概念.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刻影响着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做好新时期的档案工作,不仅要正确认识新形势、主动适应大环境的新常态,而且要以新的思维积极谋划以“新常态”为主要内容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版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期,在整合出版资源,调整出版结构业态中,精品图书的出版被凸显出来。精品图书出版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时代赋予出版工作者的使命。如何做好精品图书出版工作,笔者现结合"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的出版工作做一初探。  相似文献   

19.
吴健敏 《编辑学报》2010,22(2):186-187
每一本好书背后,都会有很多故事.<倾听书海:好书背后的故事>讲述的是编辑的故事.从在炮火中孕育的文化工程<新华字典>讲起,其时间跨度为60年,但重点是改革开放30年中出版的好书的故事.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出版"智囊",读后可以让编辑同人从中汲取养料,更好地掌握编辑工作的规律,进入出版的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20.
唯有首先完善编辑人员的自身素质,同时对现行出版工作中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实行出版部门内部的科学管理,才有可能最终改变出版工作的被动局面,改变出版物质量水平低下的局面。提高出版工作水平、改善出版物质量,并非某一局部、某一出版单位或是出版工作中暂时的事,它实在是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似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