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既包括对汉字的辨识,也包括对汉字的正确书写,即不写错字、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和繁体字。考查方式主要有:Ⅰ卷单选题,Ⅱ卷主观表述题、填空题及作文也有涉及,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
考点解说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高考每年都考。考查的字形主要是常见字、常用字和易混字,重点是易混字(因音近、形近或音义相近而易混淆误用的常见常用字)。如将"瓜熟蒂落"误写为"瓜熟缔落"(2004年湖南卷),将"明信  相似文献   

3.
“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是“天下第二题”。“字形”是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现代汉语常用字”是指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和成语熟语及冷僻字。此题高考每年必考,主要通过辨析别字来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情况?考查内容比较广,考查形式多样。笔者现就2007年高考试题考查情况对此考点作以下分析并谈谈个人对2008年高考字形复习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学语文》2005,(1):3-5
要求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现代汉字的字形”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是汉语运用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试题年年都有对汉字字形的考查(一般是第2题,占3分)。它要求考生能“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见《考试说明》),能辨识词语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同时,又注重对成语、俗语中的音同或音近的别字的考查。为了更好地分析、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先请大家来看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相似文献   

6.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在考查目标上没有变化,要求仍然是着眼于语言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考名词术语。1.识记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从试题看,这一项内容的考查重点不在声调上,范围也以常用字为主。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包括对写作的要求),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2.表达应用D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7.
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是学习汉语的初步基本能力,是《考试说明》多年来对高考考生的一贯要求。这里所说的"正确识记",其隐含信息是:要正确认知汉字,准确驾驭汉字,规范运用汉字,工整书写汉字。正确识记汉字就是要求学生正确地书写汉字,字体端正,不写错字、别字,能辨识字的正误,并对写错的字加以修改。  相似文献   

8.
汉字的书写是较为复杂的,对于汉字字形的考查,不论是对于把汉语做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还是对于汉语作为母语的人来说.都是汉语科目考试中的重点。对于汉字字形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写规范的汉字,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高考除了第一大题考识记汉字字形外.在作中汉字的规范书写也是一个标准。下面我们从学生实际错误着手分析中小学生使用汉字时出现的字形偏误,进而探究出现错误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是"天下第二题"。"字形"是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现代汉语常用字"是指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和成语熟语及冷僻字。此题高考每年必考,主要通过辨析别字来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情况,考查内容比较广,考查形式  相似文献   

10.
陈红斌 《新高考》2007,(10):18-19
"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书写形式。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查能力层级为A级,主要表现在区分形近字、音近(同)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8,(Z3)
领先起跑线本考点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正确书写汉字,包括不写错字、别字,不写繁体字、非规范的简化字。字形识记的考查已沿用了十五年,今年仍是全国各省市命题基础知识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上海卷,全国其他省市试题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字的字形指目前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正确识记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是汉语运用的基本功。一、命题趋向与命题重点字形的考查正在逐步过渡到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主,《现代  相似文献   

13.
字形辨析     
[考点指针] 关于汉字字形的考查,《考试说明》的要求是能够“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高考考查的汉字,一般都是大家熟悉但容易用错的字。造成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意同(近)而误,如2002年考题中把“随声附和”写成“随声附合”;二是形似而误,如2001年考题中将“气概”写成“气慨”。  相似文献   

14.
王勇 《语文天地》2010,(7):14-16
《考试说明》对字形考点的表述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主要考查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等。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相似文献   

15.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主要包括九个考点: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③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⑤辨析修改病句;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⑦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其中①~⑤、⑧在第Ⅰ卷中考,习惯上称为语知考查;⑥、⑦、⑨在第Ⅱ卷中考,习惯上称为语用考查。一、语知复习第一轮复习要“死”。所谓“死”,就是复习要全面、细致、认真,通俗讲就是要“死抠”,尽己所能去掌握每一个考点的内容,然后点点相连,形成一个尽可能严密的语知网络,为语…  相似文献   

16.
不写错别字     
一、说要 “汉字书写正确、字体端正”这条要求包含的内容有:①汉字的形体特点;②汉字的发展源流;③汉字的偏旁部首,④汉字的书写规则,⑤正确使用简化字,不写错别字。从高考的实践看,因受印刷条件的限制,所以考查的重点主要放在“别”字上了。比如:’91卷的“至”(淋漓尽至),’92卷的“布”(布置)、“和”(貌和神离)、“急”(迫不急待);’93卷的“接”(直接了当)、“矛”(名列前矛)、“鹜”(好高鹜远)、“瞭”(眼花瞭乱)、“穿”(穿流不息);’94卷的“直”(仗义直言);’95卷的“迭”(重迭)等。归纳一下,上述别字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二:一是将音同(或音近)形近的相混,如“至”与“致”、“矛”与“茅”、“鹜”与“骛”等,一是不会区分音同(或音近)形异字的差别,如“布”与“部”、“穿”与“川”、“直”与“执”等。为什么会写别字呢?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7.
正确掌握现代汉字的书写是考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掌握的关键在一个“准”字,如果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做题时就失去了判别能力。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对字形考核的要求是: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辨识常见常用的现代汉语字形。2007年高考大纲在字形识别的要求上,加了“常用字”的限制,更明确了考查范围,即考查学生常见常用的易读错、  相似文献   

18.
[考点解说]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正确书写汉字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辨认形式,放在第一卷中考查,单选题型;二是书写形式,放在简答和作文题中考查.有人认为,高考只考查别字,这是一种误解.只能说在辨认形式中没有考错字,而在书写形式中是错别字兼考的.汉字复习的重点是①音近音同字,如“川流不息”中的“川”误写成“穿”.②形似字,如“大巧若拙”中的“拙”误写成“绌”.③不规范简化字,扣把“酒”写成“氿”.④习惯性误写字,如“傢俱”.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的错别字 ,包括两种情况 ,即错字和别字。错字 ,指把这个字的字形写错了 ,书上、字典上没有这个字形。如把“武”写成了“武”。别字 ,指的是该写这个字的时候 ,却写成了那个字。如把“川流不息”写成了“穿流不歇” ,其中的“穿”、“歇”字形虽然没有错误 ,但用错了地方 ,导致词语的意思发生了大变化 ,这就是别字。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几乎每节课都与汉字打交道 ,但为什么还写错别字呢 ?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 ,之所以学生会写错别字 ,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 ,即汉字方面和小学生方面的原因。由于汉字字数比较多 ,结构复杂 ,有些字的构…  相似文献   

20.
第一大题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共三种)的第一大题均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内容的考查。这部分题目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辨识错误读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辨识错别字),正确理解词语意思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包括结构性病句和语义性病句)的能力。采用客观选择题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