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底幽灵     
二战期间,美国和日本曾经在南太平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令人奇怪的是,有艘神秘的潜艇经常跟踪(zōng)两国船舰,但它只远远地观战,从不参加战斗,一旦双方有士兵落水,神秘潜艇就把他们救起来,送到安全的地方。神秘潜艇的速度和反应非常迅速,一旦你发现它,它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美国海军把它称为“幽(yōu)灵潜艇”。二战结束后,很多国家都想获得“幽灵潜艇”的建造技术,于是,纷纷派出舰队、飞机,甚至核潜艇在南太平洋搜索,结果却一无所获。有一次,美国一艘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发现了“幽灵潜艇”,正准备攻击,“幽灵潜艇”却突然从声纳的…  相似文献   

2.
1美元购买4艘潜艇仅仅花1美元就买了4艘潜艇,正常人都会认为这是不真实的,然而这是事实,并且这4艘潜艇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潜艇。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工建造了4艘常规潜艇。首艇“支持者”号于1983年11月开工,1986年12月2日下水,1990年6月9日服役;接着第二艘“隐匿”号、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新知     
世界最小的潜艇世界上体积最小的潜艇最近在澳大利亚问世。这艘被命名为“塞拉菲娜”的潜艇仅有40厘米长,是世界上可自我控制的最小潜艇。这艘潜艇的造价很低,约700美元,却可以潜入水下5000米的深处,随意转动、翻筋斗,执行各种水下探测任务。无人驾驶水下飞机这是一架被称为“鸬鹚”的水下飞机,能够以潜艇为基地进行水下起降活动“。鸬鹚”最关键的设计特点就是它不必靠近潜艇起飞和降落,以保证潜艇的安全。起飞时,潜艇释放“鸬鹚”先让它漂浮到水面,在找到一个合适的发射位置后在固体火箭推进器的帮助下起飞。在降落过程中,使用降落伞先帮…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被美国核潜艇撞沉的日本“爱媛”号渔船,至今仍安静地躺在太平洋夏威夷海域550米深的海床上,变成了一艘浮不起来的“潜艇”,现在“爱媛”号里肯定装满了鱼。美国的这艘把日本人撞得9死12伤,也把森喜朗政权撞得摇摇欲坠的海底幽灵就是“格林维尔”号核潜艇。对核潜艇,你知道多少?核潜艇是一种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海上武器,主要用于反潜、反舰和进攻陆上目标,它是各国海军实力的一个体现。自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问世后,各海军大国都纷纷发展核潜艇。迄今为止,世界上共有5个国家拥有核潜艇,即美国、俄罗斯、英国、法…  相似文献   

5.
潜艇小史     
潜艇的出现和发展是从18世纪末期开始的,当时美国人罗伯特·富尔建造了一艘名叫“虹鱼”的潜艇,上面装有手摇螺旋桨,还有一根可以折叠的桅杆,并装有风帆,使用的武器是水雷。  相似文献   

6.
近日,世界上体积最小的潜艇在澳大利亚问世。这艘被命名为“塞拉菲娜”的潜艇仅有40厘米长,甚至不及一只潜艇模型的体积大,是世界上可自我控制的最小潜艇。这艘潜艇的研制者,是澳大利亚国家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据该研究小组称,这艘潜艇的造价很低,约700美元,却可以潜入水下5000米的深处,自身可以随意转动、翻筋斗,执行各种水下探测任务。“塞拉菲娜”号潜艇将为人类开辟一个海洋探索的新时代,不论是失事船只打捞,还是海底矿藏的勘探,“塞拉菲娜”号都可以找到用武之地。至于军事用途,那就更不用说了。对于那些军事大国来说,凡是遥控航空模…  相似文献   

7.
近日,世界上体积最小的潜艇在澳大利亚问世。这艘被命名为“塞拉菲娜”的潜艇仅有40厘米长,甚至还没有一只潜艇模型的体积大,是世界上可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22日上午,德国军事技术与采购办公室军备部负责人在HDW基尔船厂将世界上第一艘现代非核潜艇命名为U31号。这艘非核潜艇属于212A级潜艇,隶属于德国海军,是当前正在建造的212A级4艘潜艇的第一艘。在经过复杂测试和实验之后,U31号计划在2004年3月30日加入现役。HDW公司开发的212级新式潜艇的主要特征在于无需空气推进系统,它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这样,HDW公司将成为全球第一家批量生产燃料电池推进系统的造船厂。这种燃料电池使用氢气和氧气来发电,允许新式潜艇在水下巡游数周而不必升出水…  相似文献   

9.
潜水艇小史     
一、注目的战绩 潜艇第一次执行作战任务是在1776年。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期间,美国的戴维·布什内尔发明了一艘名叫“海龟”的潜艇,“海龟”号的外形并不像海龟,而形似鹅蛋。“海龟”号潜艇的浮沉装置是艇底的水柜和水泵,艇外挂的炸药桶便是它的攻击武器,它的推进系统是手摇螺旋桨。为偷袭停泊在纽约港的英国军舰,美军阴  相似文献   

10.
“鹦鹉螺”号是一艘用于海洋考察的法国潜艇。科学家经常乘坐这艘“鹦鹉螺”号潜艇,探索我们星球最神秘的地方——大洋深处。现在让我们一起乘坐“鹦鹉螺”号潜艇,从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的葡萄牙岛附近海面,下潜到深海,进行一次精彩的海底漫游。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2011,(9):18-19
“我们乘坐的这艘潜艇的形状其实和我们手中夹的雪茄烟差不多。它是很长的圆筒形,两端作圆锥状。”  相似文献   

12.
同归于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一艘潜艇袭击了英国的运输舰“奥立尖”号,英舰被炸得四分五裂。正当德国潜艇浮出水面观看自己的战果、庆贺胜利时,突然,英舰上的一辆被炸飞到半空中的坦克  相似文献   

13.
1942年6月4日,日美海军在中途岛附近海域进行了一场大决战。日本4艘航空母舰被全部击沉,与此同时,美国“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也被日舰“飞龙”号击伤。日军共派了13艘潜艇参加中途岛海战,6月5日凌晨,日“伊-168”号潜艇接到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命令,一架水上飞机在中途岛东北方向150海里水面发现了正在拖航的“约克城”号,“伊-168”号艇必须立即赶到那里,将它击沉。6月6日清晨,“伊-168”号艇长田边弥八从望远镜里发现了“约克城”号,他大胆地逼近,穿过美军航空母舰的警戒舰只,朝美航空母舰进行了两次鱼雷齐射,4枚鱼雷全部命中,将“约克城”号…  相似文献   

14.
航空母舰是现代海战中最具威慑力和战斗力的武器。它作战范围广,火力强大,机动性强,被视为20世纪海上的“巨无霸”。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航空母舰发展和运用的全盛时期,当时,交战双方总计有近200艘航空母舰在大洋上游弋。其中最大的一艘是日本海军的超级战舰“信浓”号。然而,这艘船在它的处女航中便遭到了灭顶之灾。“信浓”号是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计划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中的第三艘战舰。1942年6月,由于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大败,航空母舰损失惨重,为解燃眉之急,“信浓”号被改装成航空母舰。该舰长2…  相似文献   

15.
航母趣事     
最短命的航空母舰日本海军于1942年由“大和”型战列舰第三艘舰建造中途改建成的“信浓”号航空母舰被人们称为最短命的航空母舰。“信浓”号航空母舰于1944年11月9日建成并加入联合舰队。其飞行甲板长256米,总功率为15万马力,航速27节,搭载轰炸机18-21架,侦察机6~7架,战斗机18-20架,飞行甲板装甲可防御500公斤炸弹,有127毫米双联防空高射炮8座和25毫米炮145座,排水量为62000吨,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航空母舰。这艘最大的航空母舰在建成后的第19天(11月28日)下午,在3艘驱逐舰的掩护下,从横须贺港启航驶向吴军港,被美国“射水鱼”号潜艇跟踪,4枚鱼雷命中“信浓”号的腹部。第二天中午10时许,这艘花费6年时间建成的巨舰竟在建成后20天的时间内被击沉,成为人类史上寿命最短的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输军需物资的英美船队,常遭到德国潜艇的袭击,损失惨重,盟军统师们大伤脑筋。一位美国海军将领就去请教一位数学家。数学家认为,船队是否被袭击取决于航行中是否与潜艇相遇。一定数量的运输船,编队规模越小,批次就越多,被敌潜艇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假如德军有10艘潜艇,盟军有100艘运输船,分成10批次,每批只有10艘运输船。每次相遇时,双方船只对比是1∶1,因此每艘船都可能遭攻击。假如盟军的100艘运输船同时出航,与10艘敌潜艇相遇,双方船只之比为10∶1,因此每艘运输船被攻击的可能性只有1/10了。盟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  相似文献   

17.
大奇的爸爸是个发明家,每当有了新鲜好玩的发明,都让家里人先享受一下。这一回,他发明的是“家用潜艇”:外形像一辆流线形的轿车,还真能像轿车一样在街道上呜呜地奔跑。但只要一下水,它就会变成一艘雄赳赳气昂昂的小型核动能潜艇!星期天,大奇一家三口乘坐“潜艇汽车”来到河边,  相似文献   

18.
科技短讯     
《今日中学生》2007,(1):77-78
美国最先进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夏威夷”号(SSN—776)完成首航。“夏威夷”号是第三艘“弗吉尼亚”级潜艇,并将在近期内被交付给美国海军使用。“弗吉尼亚”级潜艇能够发射具有极高精确度的“战斧”巡航导弹,从而能够对岸上目标发起攻击;它们还能够对陆地、近岸水域或者其他海上部队进行长期秘密监视活动。除具有攻击与监视能力外,它们还具有反潜、反舰战斗力,为特种部队提供援助,从事雷或雷区地形测绘活动。  相似文献   

19.
“拉达”级柴电潜艇是俄罗斯建造的新一代潜艇,是一种“独特的海洋猎手”,可发动鱼雷、导弹攻击。新型柴电潜艇使用最先进的声纳防护设备和隐形技术方案,在隐形性能方面超过了世界范  相似文献   

20.
一条外形和游姿都十分逼真的机器鱼,实际上是一艘性能独特的无人驾驶柔体潜艇模型。在1999年11月1日结束的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建宏的作品《鱼类运动仿生研究及其柔体潜艇模型》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专家指出,该发明不仅研究了鱼类游动时脊椎的波形,同时也提出了“柔体潜艇”的最新概念,它是中国第一条能在水中自如游动的“机器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