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民主、宽松的氛围,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尝试,让学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1 自主选择探究内容自主、可选择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假设、无拘无束地探究。例如,在教《耳朵的科学》一课时,我提出:“关于耳朵的科学,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有的说:“想知道耳朵有哪些器官?”有的说:“想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有的说:“耳朵各部分有什么作用?”还有的说:“动物的耳朵和人的耳朵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提的问题自由研究,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到探究中去了。  相似文献   

2.
猜想假设是一种创新思维形式,是科学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原动力。牛顿说:没有大胆的推测就不能有伟大的发现。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把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统一起来,适时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大胆猜想假设,并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信息予以验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民主、宽松的氛围,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尝试,让学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做研究,按胡适博士的说法,要做3件事:一、大胆假设,二、小心求证,三、拿证据来。材料在证明假设时固然重要,但材料的重要性更在于:如果没有事实作为思考的基础,假设也很难出来。倘若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也要竖持假设,那就只能是傻大胆了。搞汉语研究,需要大量的例证,没有例证的支持,理论和规律就立不住。王力先生说,例不十,法不立,就是这个意思。这个道理不用再讲了,要讲的中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毅力,树立团队协作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毅力,树立团队协作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认识自己     
【活动目标】1.通过一系列假设,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是与众不同的。2.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3.通过写有关自我的小诗,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坚定信心,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活动过程】一、导入你,是什么?会什么?想要什么?能够做什么?了解自己是人生的第一课!决定一个人层次、境界、地位的高低,全在于大脑中的那个“我”。认识自己,扮演自己,实践自己,即是成功;不认识自己,想扮演他人,即是失败。无知,会让你痛苦地走一辈子冤枉路,自知,是人生的第一步!二、我是与众不同的通过一系列假设,即使面对相同的假设,每个学生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现象之一:假民主为追求所谓的“教学民主”和“师生合作”,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撤掉了讲台,合并了课桌,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发言不必举手,可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美其名曰:大胆放手、自由探究。试想这样的课堂还有何效益可言。其实,民主不能沦为迁就,自主不能视为自由,尊重不能等同放纵,必要的课堂常规是不能缺少的。斯苗儿老师曾说“:让学生学会约束自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项内容,但需要教师在自由与限制之间把握分寸,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现象之二:空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0.
韩亚 《考试周刊》2008,(47):177-178
当前新课标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愉快而有效地学习。探究学习第一步就是猜想发现问题。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和假设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跃的成分,诱发学生猜想和探索是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猜想和主动探究呢?下面我就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是想象的大师,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象,也许什么发明创造就会在不经意间诞生了,也许我们的学生就有可能成为语言大师……  相似文献   

13.
张天成 《成才之路》2009,(26):49-50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做实验,用实验方法去验证一些化学理论、物质的性质等。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大胆猜想和假设一些有可能产生的结论,然后根据猜想和查阅资料等手段去自主探究。排除一些不可能的假设,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你问幼儿:“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做什么?”那么,很多幼儿可能会这样回答:“唱歌,跳舞,做游戏!”其实音乐活动和游戏活动是相通的,即都可以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大胆创造,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愉悦。如何才能让幼儿和音乐一起玩起来,在音乐活动中玩得开心且有所收获呢?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精神享受。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以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大胆想像、敢于创新,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在科学课堂上,不妨给学生来点"兴奋剂",让学生在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中积极投入到实验探究中去。  相似文献   

16.
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并没有按教材编排的顺序去教学,不是按部就班做完一个实验,再做另一个实验,而是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同时做几个实验:拨动皮筋、敲击鼓面,拨动尺子,使它们发声,并注意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  相似文献   

17.
教学在不断改革与发展。老师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我们在传授知识之余也开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取知识。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还只是对假设的验证。实践告诉我们,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才是科学研究问题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大胆探索,让他们的思维尽情驰骋,个性尽情飞扬。笔者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了小学生的个性,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1 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首先就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主动地去学习 ,自由地思索、想象、选择和作出决定。例如 ,为了巩固对磁铁性质的认识 ,教学中提供了磁铁和玩具小车 ,让学生设计“磁控小车”。首先教师通过游戏营造一种热烈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 ,自由地思考 ,大胆的设计实验 ,相互讨论 ,自行探究。通过大胆尝试 ,同学们较快的得出并设计完成了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作为“动力”磁控小车…  相似文献   

20.
借口和方法     
你若不想做,会找一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找一个方法!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事,做很多的决定,说很多的话,找很多的理由。毕竟我们还没有自由到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的地步,日子是你的,生活却给了忙碌多么无懈可击的理由!谁让我们活在一个解释的世界里面,人人都在寻求答案。当事实摆在面前,做还是不做?做怎么样的决定并不难,难的是这样决定了之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